1703320384
毛泽东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1703320385
1703320386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称康有为是“进步的中国人”。毛泽东并没有全盘否定康有为的大同目标,只是说康有为找不到实现的办法。
1703320387
1703320388
与康有为其他著作不同,《大同书》不再以某种经典诠释的面目出现,而是直接向世人宣布他的政治理想。康氏的学生梁启超曾说,康有为“经世之怀抱在《大同》”。
1703320389
1703320390
也许是顾虑这个理想在当时过于超前,难为世人理解的缘故,《大同书》完成之后,在康有为生前并未发表。直到1935年,康有为去世后八年,才由他的弟子安排在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1703320391
1703320392
康有为在二十一万字的《大同书》中说,人类之所以吃苦,是因为受到国界、等级、肤色、性别、家庭等“九界”的网罗束缚。“吾救苦之道,即在破除九界而已。”
1703320393
1703320394
在破除“九界”的构想中,康有为最看重的是破除国界,他称此为“大同之先驱”。
1703320395
1703320396
他认为,由于国界的存在,国与国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斗不已,甚至发生残酷的战争,“人人尽私其国而攻夺人之国,不尽夺人之国而不止也。”令人类生活在恐怖战乱之中,民死沟壑,肝脑涂地。他说:“夫以有国对立,兵争之惨如此,人民之涂炭如彼,此其最彰明较著矣……虽有仁人义士,不得不各私其国。故其心志所注,识见议论皆为国所限。以争地杀人为合大义,以灭国屠人为有大功,勒鼎刻碑,铸象作史,大号于天下,后世以自夸弦,不知其为屠伯民贼也。养成争心,养成私心,于是偏狭残忍之论视为宜然。”
1703320397
1703320398
“今欲救生民之惨祸,致太平之乐利,求大同之公益,其必先自破国界、去国义始矣。此仁人君子所当日夜焦心敝舌以图之者,除破国界外,更无救民之义矣。”
1703320399
1703320400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国者,人民团体之最高级也……非公法所可抑,非虚义所能动也……欲骤去国而‘天下为公’,必不可得之数也。”
1703320401
1703320402
但是,康有为还是有信心的。“然则欲與兵而去国天下为一,大地大同,岂非仁人结想之虚愿哉?然观今之势,虽国义不能骤去,兵争不能遽弭、而以公理言之,人心观之,大势所趋,将来所至,有必讫于大同而后已者,但需以年岁,行以曲折尔。”
1703320403
1703320404
康氏举出远古至今的国家变迁史证明大同说之必行之后,替人类的将来设想了联合邦国的过渡体制。在联合邦国之中,因各国仍有各自主权,所以“不设总统,但设议员”,并有议长,责任是促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各方面的交流,为大同作准备。如“凡关税之出入,当渐求其平,不得限制他国及一国垄断”。又如“各国货币、纸币渐归于一”。
1703320405
1703320406
过了近百年,到1999年,康有为的理想即将部分地在欧洲实现。康氏地下有知,亦当欣慰了。
1703320407
1703320408
在历史上,欧洲曾经是民族国家对抗与冲突、大国轮流称雄至为激烈的地区。远的如拿破仑的战争不提了,近的如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从欧洲掀起并以欧洲为主要战场的。国与国之间打得天昏地暗。正如康有为所说:人民涂炭。
1703320409
1703320410
然而近几十年来,欧洲在经济逐渐一体化的推动下,走上了“破国界”的征程。
1703320411
1703320412
二战之后,欧洲在金融货币方面采用布雷顿森林体系。1957年,由法、德、意、荷、比、卢六国发起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
1703320413
1703320414
1969年12月欧共体海牙会议决定,把成立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作为一个共同目标。
1703320415
1703320416
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创建“欧洲货币单位”,亦称“埃居”(ECU)。这种货币单位(账面和结算货币)之内的每一种成分货币所占比重根据各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在欧共体内部所占贸易额的大小确定。
1703320417
1703320418
1989年4月,欧共体批准《德洛尔报告》,决定从1990年起,分三阶段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
1703320419
1703320420
1991年12月,欧共体通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一个囊括欧共体十二国、人口三点四亿的欧盟诞生,欧洲一体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1703320421
1703320422
1994年1月,欧洲经货联盟第二阶段启动,要求各成员国实现经济、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统一,力争达到进入第三阶段的四项经济要求(通货膨胀率不超过百分之一点五,预算赤字不超过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等等)。
1703320423
1703320424
1995年12月,欧盟马德里会议决定,未来欧洲单一货币名为欧元,于1999年1月启动,届时将取代“埃居”。会议并决定于1999年1月1日开始经货联盟第三阶段。届时,将实现资金、企业、商品和劳动力在欧元国家内部免签证自由流动。
1703320425
1703320426
1998年3月25日,欧盟委员会根据各国经济报告,提出头批搭乘欧元头班车的国家名单: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葡萄牙、奥地利、芬兰和爱尔兰,共十一个国家。愿意和能够参加欧元的国家有十五个,但这 十一个国家首先符合《马约》的标准。
1703320427
1703320428
1998年7月,欧洲中央银行按计划成立,将负责发行和管理欧元,确保货币稳定和正常运作。一欧元等于一欧洲货币单位。将在1998年12月31日确定欧元同各国货币的比价。目前一欧洲货币单位等于六点六三九五七法郎。
1703320429
1703320430
而此时,欧洲议会也早已存在了。
1703320431
1703320432
欧元列车马上就要开动,欧洲一体化迅速发展。可以说,这是人类在20世纪创造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人类迈向大同的最大胆的尝试。
1703320433
[
上一页 ]
[ :1.70332038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