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324257
1703324258
这篇文章主要是秋风阐述自己的观点,顺带回答袁伟时提出的一些批评。
1703324259
1703324260
秋风认为,周制与秦制是两个不同传统。“周制传统代表着自由的、宪政的传统,儒家则在坚守这个传统。”从尧舜到春秋,治理架构是封建制,“儒家的宪政主义正是来自于对封建制的宪政主义的记忆和重申”。周公平定管叔 、蔡叔策动的殷遗民叛乱之后,制礼变法,使君王摆脱血亲关系的束缚,将“亲亲”向“尊尊”转变,让君臣关系代替血缘上的兄弟、叔侄关系,由此周人突破了亲缘关系,构建出以契约性君臣关系为基础的理性治理架构,这是中国文明的跃进。西周“宗法”的要旨就在于此。
1703324261
1703324262
秋风说,《尚书》中的《微子之命》、《蔡仲之命》等文件,就是西周君臣之间订立的契约文书。“周制的封建的君臣关系乃是一种契约性关系”,君臣之间的权利义务是相互的。《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的“臣一主二”的谚语,表明了假如君王没有履行对臣的义务,臣可以解除君臣契约,与他人订立君臣契约。
1703324263
1703324264
封建治理的规则体系就是礼。人的一切活动都在礼的约束之下,礼的规则约束所有人,包括平等约束君臣。因此,在礼治之下,人是平等的。封建时代的人是自由的。正是这种自由催生了后来的百家争鸣。战国时虽然封建制崩溃 ,王权制已出现,但封建传统还深厚,新型的王权还没有掌握控制人参与思想的控制术,战国时人们享有的自由还是封建的自由,当时中国类似欧洲十七、十八世纪的开明专制。
1703324265
1703324266
秋风说,孔子主张以封建制对抗君主专制,他的核心政治主张是“复礼” 。孔子看到当时封建制松动,君臣关系开始变化为命令服从关系。他对此不满,因此提出复礼,要求君臣还是要恢复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不能形成君只有权利而无义务,臣只有义务而无权利的局面。孔子还意识到礼也有不平等的一面,因此提出仁。仁的含义是人们平等地相互对待。“这样,经由孔子,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人人应当平等地享有自由和平等的现代观念。”至于孔子杀少正卯,那是苟子编造的谣言。孔子并没有讨伐异端之意。
1703324267
1703324268
秋风说,孔子开创了公民社会。孔子与弟子组成的社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社团。孔子时代,政府只是雏形,战国时代才形成政府。孔子以后,儒生组成的公民社团成为限制政府权力,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要力量。
1703324269
1703324270
秋风说,秦以后的历史就是抱持着恢复封建理想的儒生反对秦制的历史。体现在制度上,就是建立士大夫与皇权的共治体制。董仲舒所策动的汉武时代及以后的“复古更化”,“就是一场宪政主义革命”,结果是建立了共治体制。从董仲舒——汉武时代到晚清,正常状态下的治理架构均为“共治体制” ,尽管其间发生过一些波折。士大夫组成的士人政府与皇权间出现分立。士大夫一直试图对皇权进行控制和约束,两者之间经常冲突。相对于秦制的皇权绝对专制,共治体制具有一定程度的宪政性质。这是真正的中国传统,中国精神 。
1703324271
1703324272
2011年8月11日,《南方周末》第31版发表易中天的文章《儒家的限政只能是徒劳——再与秋风先生商榷》,批评秋风的儒家限政说。
1703324273
1703324274
易中天说,秋风看好的汉武帝恰恰是个皇权主义者。汉武帝采取很多措施集中央之权于皇帝,比如在宫廷之内另设政府叫内朝,权倾中外,架空外朝(政府),以便乾纲独断。后世的集权、专制、独裁即由此开始。这样一个人怎么能搞宪政?董仲舒明确主张中央集权和舆论一律,力主把“邪辟之说”消灭干净,用国家意识形态一统天下。这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才有了文字狱。这是宪政还是专政?汉武帝和董仲舒谈不上“对秦制发动了一次根本性改造”。汉承秦制倒是历史上的共识。至于天意,皇帝愿意听你的,你就是代天 立言;不愿意昕你的,就是妖言惑众。
1703324275
1703324276
易中天说,就君臣关系而言,春秋时期的大夫,与君主的关系是非亲即友 ,是帮忙的;秦汉以后的官员,与皇帝的关系是非奴即仆,是打工的。秋风所谓的“君臣共治”乃是一相情愿的想象。郡县制的核心是中央集权,皇帝拥有绝对的治权,但他做不到把天下所有事情都管起来,这就要雇人打工,于是有了各级官员。正如清朝满族官员见了皇帝自称奴才那样,君臣关系是主仆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宪政有多少可能?把君臣关系变成主仆关系的是谁?是董仲舒,因为他提出了三纲五常。君为臣纲这个东西一出来,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儒生抗衡皇权的可能,世界上哪有网眼抗衡网绳的?因此就是要服从、顺 从。可以说,董仲舒摧残了儒生的精神和灵魂。当然,这些官员也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把皇权当成命根子。皇权是皮,官员是毛。没了皇权,怎么捞钱?因此,维护皇权是官员们第一要务。
1703324277
1703324278
易中天的结论是,限制皇权是指望皇帝自觉,是一相情愿:以气节对抗强权,是得不偿失;用忠诚换取限政,是南辗北辙。因为你越是忠,就越得顺;越是顺,就越会助长皇权。结果是“风波亭”,是“袁崇焕”,是儒家得寸,皇权进尺。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1703324279
1703324280
易中天认为,对于中国历史上愈演愈烈的专制独裁,儒家既“有所阻拦”,也“推波助澜”,可谓“功过参半”。因此,独尊儒术,不如博采众家。道家讲自由比儒家多,墨家讲平等比儒家多,孟子讲尊严也比孔子透彻。不必一叶障目,只在儒家这一棵树前守株待兔,应当放眼整个中华传统,发掘“尊严和自由”的资源。
1703324281
1703324282
2011年8月11日,《南方周末》第28版还发表了清华大学教授秦晖的文章《“改朝换代”与君主和平立宪的可能》,批评秋风的儒家宪政论是无 根之说。秦晖说:“秋风先生最近说儒家是主张‘封建’的,而‘封建’就包含有‘宪政’,中国传统是尊奉儒家的,因此除了秦始皇时的短暂例外,在秦以前和汉武帝以后似乎从来就有‘宪政’。他这个论证链条除了古儒(注意不是汉武帝之后的法儒)主张‘封建’大致不错,其他几个环节都靠不住。即使在英国,‘封建’本身也并不是宪政(包括安茹王朝时那个大宪章,现在被渲染得很神,其实它与近代宪政并没有逻辑关系),否则都铎式王权、英国革命与光荣革命都无法理解了。而‘汉承秦制’后的中国,实际上搞的也不是古儒 主张的那一套,不是‘封建’,当然更不是宪政。不过秋风先生的意思如果是说长期‘封建’传统下比较有可能向宪政和平过渡,那倒是真的。但遗憾的是,中国并不具备这个条件。”
1703324283
1703324284
1703324285
1703324286
1703324288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 第二部分 专题讨论
1703324289
1703324290
何迪:我们关注马立诚的文章大概有两年了。他连续发表有关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系列文章,对当前的一些思潮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对我们很有启发。我觉得,他的文章为大学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讨论的基础。所以,博源基金会 跟立诚商量,能不能把这些文章合集,再经过进一步加工,出一本小册子。今天,我们把大家请来,希望大家对马立诚的研究发表评论,奉献真知灼见。参加今天会议的有马立诚、雷颐、李楯、秦晓、鲁利玲、高全喜、许幸润、郑也夫、竹立家、章立凡、杨继绳、唐欣。
1703324291
1703324292
首先,请马立诚对中国当代社会思潮作一个总体性介绍,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和相同的意见都可以发表。我们的目的是,为关注这方面问题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更加广泛的视角,对当下的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1703324293
1703324294
1703324295
1703324296
1703324298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 马立诚:八大社会思潮的基本脉络
1703324299
1703324300
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跟朋友们相聚,把我的研究心得向大家报告一下 ,欢迎各位朋友指正。今天这个时候,美国正在发生占领华尔街运动,全世界左翼思想正在上升,半个月之前,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该校东亚所所长郑永年也跟我讲,中国左翼力量也在上升。当下我们是处在这么一个时段。
1703324301
1703324302
今天时间比较紧,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一个小时讲完,每种思潮也就是六七分钟,就讲讲关键点吧。当今中国的八种社会思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邓小平思想、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
1703324303
1703324304
总体来看,当今中国社会这些思潮有两个特点。第一,都具有比较浓厚的问题意识,这是秦晓提出来的一个概括,确实如此。中国社会这30多年来的转型,一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另一方面产生了很多问题。这八种思潮问世,都是要对症下药,要解决中国这些问题,因此它的问题意识很强。第二,八种思潮与西方思潮联系比较紧密。自由主义思潮不用说,百年来起起伏伏。社会主义思潮传到中国演变成为四种:从斯大林模式演变过来的毛泽东模式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还有一个就是新左派的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理论框架,也是从西方来的。再看保守主义,我觉得保守主义的本义,是保存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且用现代精神来阐释本民族文化精髓这么一种主张。一些新儒家比较贴近保守主义。保守主义并不拒绝自由和民主。现在有人说老左派也是保守主义,我个人觉得不妥 ,因为老左派保守的是毛泽东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批孔,这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悖逆。还有,主张渐进就是保守主义吗?未必,比如中国官员大部分主张渐进,如果说他们趋于保守可以,但是说官员就是保守主义者,就未必准确。我觉得保守主义者应该是更加注重保守中国的伦理、道德、审美、语言,而不是保守皇权制度、太监制度、凌迟制度、裹小脚风俗。从这一点来看 ,海外新儒家和某些国内新儒家更贴近保守主义,因为这些新儒家赞成自由和民主。这是八种思潮的特点。
1703324305
1703324306
下面介绍一下八种思潮。
[
上一页 ]
[ :1.70332425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