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356533e+09
1703356533 [17]NRH, p.5.
1703356534
1703356535 [18]我说“基本上”,因为甘阳在书中并没有对施特劳斯的观点表示过什么异议或批评,而利用施特劳斯的观点来批评罗尔斯,则是甘阳的诠释,因为这两位哲学家生前并没有进行过任何哲学对话。
1703356536
1703356537 [19]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页60。在罗尔斯的语境下,“权利对于善的优先性”(the priority of the right over the good)译为“正当对于‘好’的优先性”会较为妥当。“权利本位的自由主义”(right-based liberalism)这说法应是德沃金最早提出来诠释罗尔斯的《正义论》的,相对于“以目标为本位”(goal-based)及“以义务为本位”(duty-based)的理论。但正如我在第五、六节的讨论中指出,德沃金的诠释大有问题。我想罗尔斯会说他的理论是“以某种理想的道德人的观念为本位”(conception of ideal moral person)的政治建构主义(political constructivism)理论。Dworkin,“☆e Original Position”,in Reading Rawls,ed.Norman Daniel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 38.
1703356538
1703356539 [20]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页72。令人困惑的是,甘阳虽然认同施特劳斯对自由主义做出的批评,但在社会政治问题上却十分同情自由左翼的立场。这两者如何能够兼容,甘阳在书中并没具体讨论。见页148-149。
1703356540
1703356541 [21]同上书,页142。
1703356542
1703356543 [22]NRH,p.3.
1703356544
1703356545 [23]Kenneth Deutsch and Walter Soffer,“Introduction”,in The Crisis of Liberal Democracy: A Straussian Perspective,p. 1.
1703356546
1703356547 [24]当然,这两个层次要处理的问题可以相当不同。但由于本章关心的是证成宽容背后的道德理由,而这些理由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作者在这里多谢于兴中和周濂提出做出这个区分的必要。
1703356548
1703356549 [25]例如康德的自律伦理学,罗尔斯的道德建构主义便既反对虚无主义,又不接受实质的道德实在论(substantive moral realism)。对于这点的讨论,可参考Christine Korsgaard,The Sources of Normativ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p.35-36。石元康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价值主观主义及怀疑主义是自由主义强调的中立性论旨(neutrality thesis)的必要条件。《政治自由主义之中立性原则及其证成》,载刘擎、关小春编,《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性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页4。
1703356550
1703356551 [26]甘阳指出,施特劳斯视西方现代性和自由主义是同义词。《政治哲人施特劳斯》,页5。
1703356552
1703356553 [27]施特劳斯虽然极力反对历史主义,但我想他不能否认,他一生的工作,其实是在苦思如何回应现代性特有的危机。
1703356554
1703356555 [28]这个区分参考自Holmes,The Anatomy of Antiliberalism,p.xiv。
1703356556
1703356557 [29]例如Donald Crosby便区分出政治、道德、知识论、宇宙及存在主义等不同种类的虚无主义。The Specter of the Absurd: Sources and Criticisms of Modern Nihilis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8),pp.8-36.
1703356558
1703356559 [30]NRH,p.4.施特劳斯在用“虚无主义”一词时,有时也指我们没有能力知道任何的道德知识,这便近于知识论上的价值怀疑主义了。“世间没有客观的道德知识”和“我们没有能力知道这些知识”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命题。但细加比较,我认为他的意思是指前者,而这也合乎他对实证主义及历史主义的批评。
1703356560
1703356561 [31]NRH,p.6.
1703356562
1703356563 [32]NRH,p.21.
1703356564
1703356565 [33]NRH,p.18.但一个相对主义可以反驳说,从“所有思想价值的有效性均受限于某一时代或某一文化”,推导不出“除了自由选择之外别无根据”这个结论。相对主义反对世间有任何超越于历史时空的普遍的永恒价值,但却不必因此说,所有价值的标准最后只能化约到个人的任意选择,因为这些标准可以来自于个人所属的文化、传统等。施特劳斯常常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两者等同起来,似乎看不到这两者的根本分别。
1703356566
1703356567 [34]NRH,p.42.
1703356568
1703356569 [35]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页62。引文中施特劳斯的原文,见NRH,pp.5—6。这里须留意,甘阳不仅接受施特劳斯的判断,还补充说这就是密尔及罗尔斯所持的自由主义立场。
1703356570
1703356571 [36]NRH,p.5.
1703356572
1703356573 [37]甘阳也有类似说法,例如他说:“自由主义宣称其目的是一视同仁地尊重所有的宗教、所有种族、所有性别、所有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哲人施特劳斯》,页65。
1703356574
1703356575 [38]NRH,p.5.
1703356576
1703356577 [39]多谢邓小虎向作者提出这个观点。
1703356578
1703356579 [40]John Horton,“Toleration as a Virtue”,in Toleration:An Elusive Virtue, ed. David Heyd (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6),p. 28; Susan Mendus,Toleration and the Limits of Liberalism(London: Macmillan,1989),Chap.1;Peter Nicholson,“Toleration as a Moral Ideal”,in Aspects of Toleration:Philosophical Studies,ed.John Horton and Susan Mendus(London:Methuen,1985),pp. 160-162.当然,这个界定本身不是没有争议,例如所谓合理的理由的性质及如何证成、干预的形式及程度、双方权力关系的大小,都可以有不同理解。尽管如此,这个对宽容的基本定义,还是被广泛接受的。
1703356580
1703356581 [41]多谢卢杰雄向作者提出这个观点。
1703356582
[ 上一页 ]  [ :1.7033565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