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38566e+09
1703385660 1934年4月10日,广昌战役爆发,顾作霖与博古一起亲临前线指挥,在战局最危急的时候,顾作霖突然口吐鲜血,倒在了地上。激战了18天之后,苏区的北大门广昌失守。5月28日,顾作霖因抢救无效牺牲。
1703385661
1703385662 在红军长征前,顾作霖被仓促地掩埋在苏区的土地上,而他的坟墓至今也没有找到。
1703385663
1703385664 在首站不胜的情况下,毛泽东主张不能与强敌打阵地战,而一旦遭遇阵地战,则必须速战速决,绝不能拖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再而衰,三而竭”。但是,广昌保卫战却违背了这一宗旨,它是一场久拖不决的消耗战。顾作霖的牺牲是英勇的、壮烈的,但事实证明,打仗不能仅凭一腔热血,如果是那样,付出的代价也只能是热血。
1703385665
1703385666 年轻的总书记博古上任伊始,便跃跃欲试地要打一场大仗、硬仗,打一场正规战,以此显示自己的领导魄力和指挥能力,而其结果却是葬送了中央苏区。
1703385667
1703385668 而当时的毛泽东没有权力,不能参加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的政治局常委会。毛泽东只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但是,当时的军委只是一个形式,毛泽东只能眼睁睁看着红军走向绝境。
1703385669
1703385670 广昌保卫战失利,苏区北大门洞开,大势已去,红军只能选择长征。
1703385671
1703385672 而长征一开始,红军所陷入的,正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天上敌机轰炸,行动意图完全暴露在敌人火力下的最不利的局面。而在突破了三道封锁线之后,红军终于倒在了第四道封锁线上——这便是湘江战役。
1703385673
1703385674 指挥红军的李德,是一个在巴伐利亚领导城市暴动的德国人。他后来在《中国纪事》中这样回忆说:“当红军刚刚到达广西北部的全州,准备从这里渡过湘江时,通过情报得知,蒋介石的三个师也刚刚到达这里,准备堵截红军。”于是,李德决定,红军应该放弃立即渡江,而从全州南部绕过去,然后再渡过湘江。
1703385675
1703385676 在独自观察了全州的地形之后,毛泽东强烈反对李德的建议,他主张趁敌人兵力不足、立足未稳,一举拿下全州,立即在此渡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他的主张被“三人团”拒绝之后,毛泽东抱着一线希望,要求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集体投票表决红军这次最关键的行动。
1703385677
1703385678 然而,李德回忆说:
1703385679
1703385680 洛甫和王稼祥支持他(毛泽东)的意见,最后在军事委员会中进行表决,表决结果票数相等。朱德、周恩来和博古同意我的意见,朱德作为会议主席,他的一票起了决定作用。
1703385681
1703385682 就这样,毛泽东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而犹豫不决、拖延时间,这对红军的命运是灭顶性的。正是因为红军部队绕道用了两天多的时间,战斗时机完全丧失了。而等红军到达湘江边时,后面的追兵已经赶上,桂军从侧翼向红军发起进攻,而对岸的湘军则以密集的火力朝向红军。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湘江变成了一条红河。
1703385683
1703385684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1703385685
1703385686 湘江一战,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减员到了3万人。
1703385687
1703385688 闽西子弟兵在湘江战役中担任了前锋的角色,两万将士大部牺牲。
1703385689
1703385690 在毛泽东的动员下,闽西有4万人参加了红军,他们在长征开始时负责断后,而在湘江战役中又充当了前锋,故牺牲极为惨烈。新中国成立后授衔,龙岩却只出了两位将军,而这两位将军终生没有回乡。他们说:所有的人都牺牲了,自己活着回去,无颜面见闽西父老。
1703385691
1703385692 湘江战役失利,红军和中国革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央红军的主力已经在湘江战役中被消灭得差不多了。
1703385693
1703385694 而这时,博古、李德提出的主张却是拉着这支疲惫不堪的破败队伍冲向湘西,继续跳蒋介石挖好的陷阱。
1703385695
1703385696 在《中国纪事》中,李德这样写道:当自己阐述这个主张的时候,毛泽东“粗暴且怒不可遏地”打断了他。毛泽东愤怒地而坚定地说:“从今天起,红军绝不能再跟你们走,红军必须跟我走!”
1703385697
1703385698 所谓跟毛泽东走,也就是向西,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冲去,而不是向北,向敌人强大的核心区去。
1703385699
1703385700 博古和李德反对毛泽东的主张,他们认为:贵州既没有红军,也没有根据地,那个地方是我们根本不熟悉的,我们连苗民的语言都不懂,去贵州,等于把命运交给了未知。而毛泽东的回答很简单:去湘西等于去送死,而选择未知总比送死要好。我们固然不熟悉贵州和苗民,但那个地方恰恰也是蒋介石所不熟悉的。
1703385701
1703385702 教条主义之所以导致革命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所遵循的那些教条恰是蒋介石充分了解和掌握的。而要想跳出蒋介石的“围剿”,首先就必须从自身的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就必须做出超常的动作,必须使思想冲破牢笼,向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前进。
1703385703
1703385704 毛泽东当时这样愤怒地说:“事实证明,你们能想到的,蒋介石都想到了,现在你们该想一想,什么是蒋介石想不到的!”
1703385705
1703385706 李德说,拍案而起的毛泽东震慑了大家,像洛甫和王稼祥一样,周恩来也完全倒向了毛泽东一边,“本来连政治局常委也不是的毛泽东左右了政治局,他的意见就是这样被接受了”。
1703385707
1703385708 多年之后,李德还说:“毛泽东把他的意见凌驾于党和红军之上,这是对党和红军的组织系统的公然破坏,是对共产国际的不敬。”
1703385709
[ 上一页 ]  [ :1.7033856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