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393299e+09
1703393299
1703393300 把危机时期的国内恐慌撇开不说,我们说到货币量,总只是指金属即世界货币。查普曼却恰好把这排除在外;他只提到2300万镑银行券。
1703393301
1703393302 同一个查普曼还说:
1703393303
1703393304 (第5218号)“货币市场紊乱〔1847年4月以及后来的10月〕的最初原因,无疑是由于当年异乎寻常的大量进口需要大量货币来调节汇兑率。”
1703393305
1703393306 第一,世界市场货币的这个贮藏,当时已经减少到最低限度。第二,它同时还是信用货币即银行券兑现的保证。这样,它就把两种完全不同的职能结合在一起了。但是,这两种职能都是由货币的性质引起的,因为现实的货币总是世界市场货币,并且信用货币总是建立在世界市场货币的基础上。
1703393307
1703393308 1847年,如果不是暂停执行1844年的银行法,“票据交换所的业务一定已经不能进行了”。(第5221号)
1703393309
1703393310 查普曼对于日益迫近的危机毕竟是有一点感觉的:
1703393311
1703393312 (第5236号)“货币市场上会出现某种情况(并且现在离这种情况已不很远),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很难到手,人们必须求助于银行。”
1703393313
1703393314 (第5239号)“至于谈到我们在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一即1847年10月19日、20日、22日从银行提出的金额,如果我们能够在下星期三把这些汇票收回,那我们就会感到太满意了;恐慌一过,货币就会立即流回我们手里。”
1703393315
1703393316 但是,星期二,10月23日,银行法暂停执行,危机就被制止了。
1703393317
1703393318 查普曼相信(第5274号),同时涌向伦敦的汇票,有1亿镑到1.2亿镑。各地区的地方汇票,还不包括在内。
1703393319
1703393320 (第5287号)1856年10月,公众手中的银行券的数额,已经增加到21155000镑,但要获得货币还是非常困难,尽管公众手中有这么多货币,但我们无法得到。”
1703393321
1703393322 这是由于货币紧迫引起的恐惧所致。东方银行曾一度(1856年3月)处于这种紧迫状态中。
1703393323
1703393324 (第5290号)恐慌一过,“一切靠利息得到利润的银行家,都立即开始使用他们的货币”。
1703393325
1703393326 (第5302号)查普曼认为,银行准备金减少时所以引起不安,并不是因为对存款有恐惧心理,而是因为一切有可能要突然支付巨额货币的人都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们在货币市场紧迫的时候,会被迫向银行寻求最后的支援;但是,“如果银行只有一笔很小的准备金,它就不会高兴接待我们,而是相反”。
1703393327
1703393328 准备金作为实有的量是怎样消失的,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银行家为了他们当前的营业需要,持有一笔最低限额的准备金,一部分保存在自己身边,一部分保存在英格兰银行。票据经纪人持有“国内闲置的银行货币”,但没有准备金。英格兰银行对于存款负债,除了以公共存款等作保证外,只有以银行家和其他人的准备金作保证,它可以把这个准备金减低到最低点,比如说,200万镑。所以,在这200万镑纸币之外,除了金属贮藏,在货币紧迫时期(并且货币紧迫会减少准备金,因为为兑换流出的金属而流入的银行券必须报废),这全部欺诈活动绝对没有任何其他准备,因此,每一次因金的流出而引起的金属贮藏的减少,都会加深危机。
1703393329
1703393330 (第5306号)“如果没有货币用来结清票据交换所的差额,那么,除了大家凑到一起并用第一流的票据(向国库、斯密—佩恩公司等签发的票据)来支付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第5307号)“所以,如果政府不能供给你们流通手段,你们就要为自己创造一种流通手段吗?——我们有什么办法?公众进来,从我们手里取走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没有了。”——(第5308号)“所以,你们在伦敦做的事情,不过是人们每天在曼彻斯特做的事情吗?——是的。”
1703393331
1703393332 对凯利(伯明翰的阿特伍德派分子)关于奥弗斯顿的资本观念所提的问题,查普曼的回答真是妙极了:
1703393333
1703393334 (第5315号)“有人向这个委员会作证说,在像1847年那样的紧迫时期,人们不是追求货币,而是追求资本;您对此有什么意见?——我不懂您的意思;我们只经营货币;我不懂您说的究竟是什么。”——(第5316号)“如果您把它〈商业资本〉理解为一个人在他的营业中属于自己所有的货币量,如果您把这叫作资本,那么,在大多数场合,这不过是他以公众给他的信用作中介而在他的营业中使用的货币的极小部分。”——也就是以查普曼之流作中介。
1703393335
1703393336 (第5339号)“是缺少财富使我们暂时停止兑现的吗?——根本不是;……我们并不缺少财富;但我们是在一种极其人为的制度下活动,以致在我们非常迫切需要流通手段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情况妨碍我们去获得流通手段。全国的商业活动应当因此停顿吗?我们应当堵塞营业的一切门路吗?”——(第5338号)“如果有人提出问题说,我们应当维持兑现还是应当维持国内产业,我知道我应当放弃二者中的哪一个。”
1703393337
1703393338 至于贮藏银行券“以加剧紧迫状态并从中得利”(第5358号),他说,这很容易做到。只要有三家大银行就足够了。
1703393339
1703393340 (第5383号)“您这位熟悉我国首都各大营业的人,想必知道,资本家利用这种危机,从那些被作为牺牲品的人的破产中获得大量利润,不是吗?——这是毋庸置疑的。”
1703393341
1703393342 虽然查普曼先生的“从牺牲者的破产中获得大量利润”的企图,最终在商业上遭到失败,但我们仍然可以相信他说的这些话。因为,当他的同事葛尼说,营业上每一次变动都对那些熟悉内情的人有利时,查普曼却说:
1703393343
1703393344 “社会的一部分不熟悉另一部分;例如,向大陆出口工业品或从大陆进口原料的工厂主,一点也不熟悉那些做金条生意的人的情况。”(第5046号)
1703393345
1703393346 终于有一天,葛尼和查普曼本人因不“熟悉内情”而遭到了可耻的破产。
1703393347
1703393348 我们在上面已经看到,银行券的发行并不是在一切场合都意味着资本的贷放。图克向上院商业危机委员会(1848年)提出的下述证词不过证明,资本的贷放即使是通过银行发行新券的办法来实行,也不一定就是流通的银行券的数量的增加。
[ 上一页 ]  [ :1.70339329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