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393585e+09
1703393585 “苏格兰各银行把闲置的现金存在它们的伦敦代办处;这些代办处又把它存在英格兰银行。这种情形使苏格兰各银行在这个金额限度内拥有对英格兰银行的金属贮藏的支配权。在有对外的支付时,它随时都可供人提取。”
1703393586
1703393587 这个制度被1845年的法令打乱了。
1703393588
1703393589 “由于针对苏格兰的1845年法令,近来发生了英格兰银行金币的大量流出,以便应付苏格兰境内只是可能发生但也许永远不会发生的需求…… 从那时候起,就始终有一个巨大的金额保留在苏格兰,而且有另一个相当可观的金额不断地往返于伦敦和苏格兰之间。如果某一时期一个苏格兰银行家认为对他的银行券的需求将要增加,那么,就会有一箱子黄金从伦敦运来;这个时期一过去,同一个箱子常常是原封不动地又运回伦敦。”(《经济学家》1847年10月23日)
1703393590
1703393591 〔而银行法之父,银行家赛米尔·琼斯·劳埃德,也就是奥弗斯顿勋爵,对于这一切又说了些什么呢?
1703393592
1703393593 他早在1848年就向上院商业危机调查委员会一再说到,“因缺少充足的资本而引起的货币紧迫和高利息率,不能用增发银行券的办法来缓和”(第1514号),可是,1847年10月25日政府准许增发银行券的一个指令,就已经足以减轻了危机的尖锐程度。
1703393594
1703393595 他仍然坚持认为,“高利息率和工厂工业不振,是用于工商业目的的物质资本已经减少的必然结果。”(第1604号)
1703393596
1703393597 但数月来工厂工业不振,正好是表现为物质商品资本过剩而堆在货栈内卖不出去,而且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物质生产资本全部或半数已闲置不用,为的是不致有更多的卖不出去的商品资本生产出来。
1703393598
1703393599 他还向1857年银行委员会说:
1703393600
1703393601 “只要严格地一丝不苟地遵循1844年法令的原则,一切事情就都会有条不紊,非常顺利,货币制度就很可靠,不可动摇,国家的繁荣就不成问题,公众对1844年法令的信心就日益增强。如果委员会还要为这个法令所根据的原理的可靠性,以及它所保证的有益结果的可靠性,去寻找进一步的实际的证据,那么,切实而充分的回答就是:看看周围吧;看看我国现在的营业状况吧,看看人民的满足心情吧;看看社会各阶级的富裕和繁荣吧;这样做了之后,委员会就能作出决断:它是否要阻止继续执行这个取得了这样多成果的法令。”(《银行委员会》,1857年第4189号)
1703393602
1703393603 对于奥弗斯顿7月14日在委员会面前唱出的这首颂歌,回答的是同年11月12日一封给银行董事会的信中所唱的反调。政府为了挽救当时尚可挽救的事情,在这封信里决定暂停执行这个能创造奇迹的1844年法令。——弗·恩格斯〕
1703393604
1703393605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柏林版第150页及以下几页。
1703393606
1703393607 (2) 第1版中是“货币”,马克思的手稿中是“金”。——编者注
1703393608
1703393609
1703393610
1703393611
1703393612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卷) [:1703388448]
1703393613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卷) 第三十五章 贵金属和汇兑率
1703393614
1703393615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卷) [:1703388449]
1703393616 Ⅰ.金贮藏的变动
1703393617
1703393618 关于紧迫时期银行券的贮藏,应当指出,社会最原始状态下不安定时期出现过的贮藏贵金属的现象,在这里重新出现了。1844年法令的效果之所以令人注意,是因为它想把国内一切现有的贵金属转化为流通手段;它企图把金的流出和流通手段的收缩,金的流入和流通手段的膨胀等同起来。但实施这个法令的经验证明,情况正好相反。除了我们下面就要说到的惟一的例外,英格兰银行的流通券数额,自1844年以来,从未达到它有权发行的最高限额。另一方面,1857年的危机又证明,这个最高限额在一定情况下是不够的。从1857年11月13日至30日,流通中超过这个最高限额的银行券,每日平均达488830镑(《银行法》,1858年第Ⅺ页)。当时,法定的最高限额为14475000镑加上银行地库内贮藏的金属总额。
1703393619
1703393620 关于贵金属的流出和流入,必须指出:
1703393621
1703393622 第一,要区别以下两方面的情况:一方面,金属在不产金银的区域内流来流去,另一方面,金银从它们的产地流入其他各国,以及这个追加额分配在这些国家之间。
1703393623
1703393624 在俄国、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金矿发生影响以前,从19世纪初以来,供给一直只够补偿铸币的磨损,满足对奢侈品的通常需求,以及对亚洲的银的输出。
1703393625
1703393626 但是,从那个时期以来,首先,随着美洲和欧洲对亚洲的贸易的增长,对亚洲的银的输出大大地增加了。从欧洲输出的银,大部分是用追加的金来补偿的。其次,一部分新输入的金,为国内的货币流通所吸收。据估计,到1857年为止,英国的国内流通中增加的金大约已有3000万镑。(1)再次,自1844年以来,欧洲和北美所有中央银行的金属准备的平均水平都提高了。国内货币流通的增加,同时导致以下的结果:在恐慌以后,在随之而来的消沉时期,银行准备金已经由于大量金铸币从国内流通中被排出并停滞下来,而更快地增加起来。最后,自从新金矿发现以来,用于奢侈品的贵金属的消费,由于财富的增加而增加了。
1703393627
1703393628 第二,贵金属在不产金银的各国中间不断流来流去;同一个国家不断地把金银输入,又同样不断地把金银输出。因为这种只是摆来摆去并且往往平行的运动,大部分会互相中和,所以只有占优势的朝这一个方向或那一个方向的运动,才能最后决定流出还是流入。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在考虑这种现象的结果时,就忽视了这两种运动的经常性和整个说来并行的进程。人们总只是这样理解,好像贵金属的输入过多和输出过多,只是商品输入和输出对比关系的结果和表现,其实它同时还是和商品交易无关的贵金属本身输入和输出对比关系的表现。
1703393629
1703393630 第三,输入超过输出以及相反的现象,大体说来,可以用中央银行的金属准备的增加或减少来测量。这个尺度准确到什么程度,当然首先取决于整个银行业务已集中到什么程度。因为所谓国家银行的贵金属贮藏在什么程度上代表一国的金属贮藏,就是取决于这一点。但是,假定情况真是这样,这个尺度也并不准确,因为在一定情况下,追加的输入可以由于国内的流通或用于制造奢侈品的金银的增加而被吸收掉;其次,因为没有追加的输入,也会为了国内的流通而取出金铸币,这样,虽然没有同时增加输出,金属贮藏仍会减少。
1703393631
1703393632 第四,如果减少的运动持续很长时间,以致减少竟表现为运动的趋势,并且银行的金属准备下降到显著地低于中等水平,几乎达到这个准备的平均最低限度,那么,金属的输出就会采取流出(drain)的形式。而这个平均最低限度多少是任意规定的,因为它是由有关银行券等等的兑现保证的立法在不同情况下分别规定的。关于这种流出在英国能够达到的数量界限,纽马奇在《银行法》(1857年)的证词(第1494号)中曾说:
1703393633
1703393634 “按经验判断,对外贸易的任何一种变动所引起的金属流出,都未必能超过300万镑或400万镑。”
[ 上一页 ]  [ :1.7033935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