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4169e+09
1703416900 两位投资大师都按照自己的标准开发了自己的个性化投资系统。尽管他们的方法大不相同,但他们的系统都是根据12个评价要素建立起来的(表6–1)。
1703416901
1703416902 表6–1 投资大师的12个评价要素
1703416903
1703416904
1703416905
1703416906
1703416907
1703416908
1703416909
1703416910
1703416911
1703416912
1703416913 ① sins of omission,基督教七宗罪之一,指不做该做的事情。—译者注
1703416914
1703416915 聆听市场
1703416916
1703416917 索罗斯的投资行动以提出一种假设为开端。他在量子基金的一个职员回忆说:“乔治过去总是说,‘先投资,再调查’。”他的方法是首先做出假设,然后投入少量资金来检验假设,看看他的估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1703416918
1703416919 索罗斯检验假设以确定自己的假设是否有效,或者自己选择的时机是否恰当。
1703416920
1703416921 一旦他投出了问路石,他会“聆听市场”以决定下一步怎么做。如果他的测试让他赚了钱,那么市场是在对他说他是正确的,他会进一步买入(或卖空)以建立他的头寸。
1703416922
1703416923 如果他赔了钱,那么市场是在对他说他错了,他会彻底退出。他可能会在以后再次检验同样的假设,也可能会修改或彻底抛弃这个假设。
1703416924
1703416925 当我将索罗斯的方法解释给一个朋友听时,他的反应是:“你这么做的话会破产!”
1703416926
1703416927 如果你在一次又一次的测试中赔了大钱,你确实会破产。
1703416928
1703416929 毕竟,每个人都可以对未来做出假设。实际上,我们所有人都一直在做假设。
1703416930
1703416931 如果索罗斯的假设不是比随意猜测高明得多的话,他也会一直赔钱而不是赚钱。
1703416932
1703416933 但索罗斯只会检验那些值得检验的假设。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深刻地理解市场和市场参与者,以及看似不相关的不同事件间很少有人注意到的联系。正是这种理解深度促使其采取果断的行动,并获得了“击垮英格兰银行的人”的称号。
1703416934
1703416935 “联邦银行大权在握”
1703416936
1703416937 1987年,英国成为欧洲汇率机制(ERM)的成员国之一。被俗称为“蛇形浮动体系”的ERM由一组共同市场货币组成,以德国马克为支柱。
1703416938
1703416939 在英镑与德国马克挂钩后,投资者们开始相信英镑与德国马克一样可靠。但由于英镑利率相对较高,资本开始流向英镑资产。在反身性自我实现作用下,对英镑的需求膨胀帮助它实现了以马克为目标货币的稳定,也为它后来的贬值埋下了伏笔。
1703416940
1703416941 随后,柏林墙被推倒,苏联宣告解体,德国重新统一,而ERM,用索罗斯的话说,“进入了一种动态不平衡状态”。
1703416942
1703416943 德国马克成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共同货币,引发了德国联邦银行和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之间一场激烈的斗争。
1703416944
1703416945 斗争焦点是民主德国马克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汇率兑换成联邦德国马克。已经几乎一钱不值的民主德国马克升值到了4民主德国马克兑换1联邦德国马克的程度。
1703416946
1703416947 但考虑到“民主德国人”将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首次投票,着眼于本党大选前景的科尔希望民主德国马克进一步升值。但对德国联邦银行来说,这样做的经济和货币效应是令人恐惧的。民主德国经济举步维艰,即便在4∶1的汇率下,购买它的工厂和企业是否值得都是有争议的。如果民主德国马克再升值,东部的所有东西必将换取更多的联邦德国马克,这将使联邦德国为民主德国的经济西方化投入巨额资金,并使联邦德国民众的福利向东扩展最终形成更加沉重的支出负担。民主德国马克币值越高,说服私人企业去东部投资就越难。
1703416948
1703416949 德国联邦银行认为,民主德国马克升值到4∶1之上,将导致政府支出的大幅提高、赤字剧增、东部的高失业率,以及最危险的通货膨胀的爆发。
[ 上一页 ]  [ :1.703416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