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417184
如果管理层不变,我愿意购买这家企业吗?
1703417185
1703417186
他只愿意投资于一家“由他欣赏和信任的诚实胜任的管理者领导”的企业。
1703417187
1703417188
他希望管理者正直、诚实、坦率,能把坏消息告诉股东,而不是掩盖和粉饰坏消息。“我们希望管理者们对我们说实话,也对他们自己说实话,后者更加重要。”
1703417189
1703417190
他喜欢有成本意识的节俭的管理者。
1703417191
1703417192
它有超常的净资产回报率吗?
1703417193
1703417194
它的净资产回报率越高,它的收益再投资的利润就越多。它的净资产回报率越高,它的价值增长就越快。
1703417195
1703417196
我对它的价格满意吗?
1703417197
1703417198
他只有在足够“安全余地”的时候才会投资,只有在企业的市价低于他对企业的估价时才会投资。如果一家企业符合他的其他全部标准,但价格太高,他会放弃这家企业。
1703417199
1703417200
先投资,再调查
1703417201
1703417202
巴菲特在完成整个评估过程之前不会投出一毛钱。索罗斯则常常采用一种截然相反的策略:“先投资,再调查。”
1703417203
1703417204
这看起来似乎很疯狂。但它部分是个性问题。
1703417205
1703417206
例如,我在投资的时候遵循的是“格雷厄姆–巴菲特”方式。但在实际购买我正考虑购买的股票之前,我就是没有那种投入的感觉。只有在真的下注之后,我才会认真起来。
1703417207
1703417208
其次,索罗斯是一个试图“解读市场大脑”的交易者。所以,实际入市有时候正是调查的一部分。
1703417209
1703417210
索罗斯说:“我想买3亿美元的债券,所以我得先卖掉5 000万美元的债券。”
1703417211
1703417212
“你想买3亿美元的债券?”马克斯(索罗斯的学生之一)提醒索罗斯。
1703417213
1703417214
“是的,”索罗斯回答说,“但我想先看看市场的反应”。
1703417215
1703417216
如果证券很容易卖掉,你就会知道市场中有很多买家。但如果它们很难卖掉,或者只能降价出售,市场是在告诉你能把价格推高的购买力不存在。
1703417217
1703417218
一个正考虑是否该往货架上添加一种新产品的店主可能会遵循同样的程序。在购入大量存货之前,他会通过供应少量的这种产品来检验市场。只有在这批货很受欢迎的情况下,他才会大量订货。
1703417219
1703417220
涨的时候多买,还是跌的时候多买
1703417221
1703417222
如果可口可乐的股票在巴菲特开始购买后下跌了,巴菲特会怎么做?如果他认为5.22美元是个划算的价格,那么3.75美元的价格显然更加划算,因此他可能进一步大量买入。
1703417223
1703417224
索罗斯的方法恰恰相反。如果他购入的某种资产的价格下跌了,市场是在告诉他他错了,因此他会撤退。如果价格上涨,他会买入更多,因为市场证实了他的假设。
1703417225
1703417226
这两种策略尽管截然相反,但与巴菲特和索罗斯各自的个性化投资系统是完美相符的。
1703417227
1703417228
巴菲特的目标是以低于企业真实价值的价格买入一家高质量的企业。由于股价对企业价值没有任何影响,根据巴菲特所说,股价的下跌仅仅意味着他能得到更大的价格折扣,更大的“安全余地”。
1703417229
1703417230
索罗斯的目标是从“市场先生”的情绪变化中盈利。他的购买策略是先用少量资本检验他的假设。下一步行动取决于“市场先生”是否会证实他的假设。如果他认为这笔投资只是时机问题,他可能会再次检验。
1703417231
1703417232
索罗斯和巴菲特的购买策略与他们的独特投资哲学是统一的—就像他们对杠杆的使用一样。
1703417233
[
上一页 ]
[ :1.70341718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