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448828
1703448829
1703448830
图9-9 人口老龄化资料来源:联合国人口发展报告,引自2007年世界能源展望。
1703448831
1703448832
因此,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的双重调整将成为中国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增长的基本限制因素。那么,这里的结论就是:劳动力增长的放缓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大致预测,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的减少将在未来20年里使经济增长率下降2个百分点。
1703448833
1703448834
由此可以看出,人口的双重压力留给城市化的时间窗口为10~20年,所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在这个时间区间里加速推进,从而充分利用劳动力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所产生的经济增长的策动力。毕竟20年之后,中国的人口优势将会结束,那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减速将不可避免(见图9-10)。
1703448835
1703448836
1703448837
1703448838
1703448839
图9-10 中国人口变化趋势及预测资料来源:2008年联合国世界人口发展展望数据库。
1703448840
1703448841
2.城市化是吸收过剩储蓄的重要渠道。
1703448842
1703448843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就是高储蓄率。几十年来,中国的储蓄率一直保持在40%的水平上,而且自2003年以来又呈现显著增长态势,甚至超过50%。
1703448844
1703448845
从宏观平衡角度看,储蓄与投资的差额等于经常账户收支,过剩的储蓄如果在本土投资中不被吸收,就成为流出的剩余储蓄。
1703448846
1703448847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化提供了吸收这些储蓄的一条重要出路。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空间依然很大,未来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意味着与之相关的国内投资将会增加,而且城市功能的完善也将需要大量的资金。
1703448848
1703448849
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大致判断,未来中国周期性超额储蓄的释放过程将会与城市化过程密切相关。
1703448850
1703448851
3.城市化将促进技术创新与扩散,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1703448852
1703448853
一般意义上,城市化将从两个层次推动一国长期经济增长:
1703448854
1703448855
·首先,城市化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根本上提高经济长期增长的能力;
1703448856
1703448857
·其次,城市而非农村是使用和推广先进技术的重要区域。因此,从各国历史经验看,几乎所有的技术突破和技术推广都是发生在城市,而不是农村(见图9-11)。
1703448858
1703448859
1703448860
1703448861
1703448862
图9-11 城市化水平(X轴)与专利数量、科研投入的相关性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1703448863
1703448864
具体而言,城市化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1703448865
1703448866
1. 从创新投入水平看,一国或区域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张都会明显带来更多的创新投入,从而推动新技术的产生;
1703448867
1703448868
2. 从创新的效率水平看,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城市集群在专业化、信息网络、人力资本、交易效率等各方面的优势使技术创新更容易产生,也更容易扩散。
1703448869
1703448870
此外,城市提供了将技术用于生产性领域的基本条件。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只在将技术用于商业生产和市场竞争,用于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数量时,技术才有生产性效应,否则,新技术和新发明将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在传统的农村和农业社会,市场之间相互分割,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生产,也不可能采用先进技术,同时,分散的农村社区也没有技术推广所必需的大量资金和风险承担能力。因此,只有现代化的城市才可能提供使用技术的阵地,也只有城市里发达的金融市场才能为技术推广提供资金融通和风险分散、转移。
1703448871
1703448872
综合以上三个供给层面的因素,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在过去的几十年,城市化通过将大量劳动力从农村低附加值行业转移到城市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服务,从而在劳动力供给、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方面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我们也可以预期,在未来的几十年,城市化更应该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策动力。据估算,在过去的30年里,如果对中国增长的贡献加以度量,那么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劳动投入贡献率为26%,而真实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则为22%。根据我们以上的讨论,城市化将通过对资本、劳动投入、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而成为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1703448873
1703448874
(二)从需求层面看城市化对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
1703448875
1703448876
1. 城市化是扩大消费需求的着力点。
1703448877
[
上一页 ]
[ :1.70344882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