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454330
1703454331
面对如此强大的外敌,桓温被迫起用由流民组成的北府兵。对付外敌之余,北府兵也要当个官、发点财,这是很正常的想法。
1703454332
1703454333
就是这个看似正常的想法拉开了士族高门衰亡的序幕:
1703454334
1703454335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就是靠北府兵崛起的“匹夫”;
1703454336
1703454337
——萧齐开国皇帝依靠三齐流民才得以称帝;
1703454338
1703454339
——萧梁开国皇帝萧衍则以秦雍流民为根基起兵灭齐;
1703454340
1703454341
——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本人就是地地道道的土匪出身。
1703454342
1703454343
草莽英雄确实有可能在军事上消灭所有对手,不过,要想成为真正的皇帝还必须建立控制帝国的制度。只靠武力不靠制度的人不是皇帝,是土匪,宋、齐、梁、陈四代皇帝确实只是土匪,不是皇帝。
1703454344
1703454345
在他们眼里,士族高门不但不让出财富,还经常与皇帝叫板,致使东晋“王纲弛紊,朝权国命,递归台辅,君道虽存,主威久谢”。既然如此,就要选出一批新人——同样出身于草莽的寒门素族,也就是封建官僚。
1703454346
1703454347
寒门素族,就一定是好人吗?
1703454348
1703454349
虽然大家都有钱、有权,封建官僚却有着与士族高门截然不同的财富获取逻辑。坞堡历经数百年风霜,士族高门虽然没有直接创造财富,但确保门阀的历程同样要面对强者的竞争,必须不停创造、积累;流民依靠武力起家,需要迅速获得财富,当然不会选择创造,既然有这么多社会财富存量,抢来就是了。刘宋一朝,无论官家铸币还是信贷,都是皇族和封建官僚掠夺财富的利器,官商更是垄断了南朝所有赚钱的行业,民间经济遭到一次空前洗劫。
1703454350
1703454351
封建官僚必须彻底打破现有社会财富分配格局才能达到目的,他们不需要妥协,对毁灭社会财富也毫无顾忌。靠当官发财的本质从来都是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存量,只要抢劫财富的成本低于创造财富,封建官僚就一定会选择抢劫。
1703454352
1703454353
《廿二史札记》这样评价南朝皇帝:“至宋、齐、梁、陈诸君,则无论贤否,皆威福自己,不肯假权于大臣。”疑天下而欲专天下之心,昭然若揭!结果,刘宋皇帝抢红了眼,连自己的父亲、叔父、兄弟、子侄都一并杀掉,顺带抢劫了所有的封疆大吏。在封建官僚洗劫了民间财富之后,皇族再次洗劫整个统治集团。
1703454354
1703454355
宗室和封建官僚本是皇权的根基,南朝皇帝不按规矩出牌,也就失去了统治的根基。于是,刘宋、萧齐、萧梁、陈朝交替命短。
1703454356
1703454357
魏晋南北朝,中国曾在封建集权和封建分权之间犹疑。
1703454358
1703454359
很遗憾,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封建官僚取代了士族高门,西汉年间“皇权—封建官僚—小农”的社会框架终于在南朝定型。
1703454360
1703454361
究竟应该怎样评判这种变化,很遗憾,我无法回答。
1703454362
1703454363
1703454364
1703454365
1703454367
中国是部金融史:透过金融读懂三千年 第九章 大隋悲歌(隋朝)
1703454368
1703454369
大隋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科举制缔造了相对清明的封建官僚制度;在全境范围内再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国家的统一也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隋文帝、隋炀帝坚持执行重商政策。除了最后几年,隋代国家富强、民众富裕,之前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与之比肩……
1703454370
1703454371
1703454372
1703454373
1703454375
中国是部金融史:透过金融读懂三千年 壮哉盛隋
1703454376
1703454377
各郡均有如此多的粮食,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关中大旱,隋文帝宫殿中的粮食居然不够吃,只得率领文武百官一起逃奔洛阳(一说出关中就食),后世也有人将隋文帝讥讽为“逐粮天子”。
1703454378
1703454379
侯景之乱后,江南士族高门衰微,北方士族的中坚——关陇士族元气仍在。从血统上讲,关陇士族并非累世为官,也不以儒术传家,他们属于起自西汉末年的豪强,五胡乱华后依附北方异族。公元581年,关陇士族出身的杨坚废黜了北周皇帝,自立为帝,国号“隋”;公元589年,隋帝国攻破南陈王朝京城建康,生俘南陈皇帝陈叔宝及满朝文武。
[
上一页 ]
[ :1.703454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