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466653
全球股市大幅震荡,踏上“寻底”路途。市场焦点也从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逐步转向担忧实体经济衰退。10月24日,欧佩克宣布石油减产,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不涨反跌,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将陷入严重衰退深信不疑。当天,全球市场再次暴跌,美国三大指数均下跌超过3%,富时100指数和DAX指数均下跌5%左右。亚太股市更加惨烈。恒生指数暴跌1 142.11点,跌幅8.3%;日经225指数暴跌9.6%创5年半新低;澳大利亚股市创近4年低点;韩国股市暴跌10.6%创2005年5月以来新低,当周创下史上单周最大跌幅。上证综指报收1 839.62点,创2006年11月以来收盘新低。28日,上证综指跌至1 664.93点历史底部,同日,日经225指数也创下6 994.9点大底部。
1703466654
1703466655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贪婪的华尔街将智慧发挥到极致后发现陷入了高杠杆深渊,在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冲击下元气大伤,“去杠杆化”和“现金为王”成为逃生秘籍。金融领域“去杠杆化”蔓延至实体经济,信贷收缩使实体经济受损。资金链断裂使企业家停止采购、加速销售,回笼资金准备过冬。普通家庭纷纷减少开支修复家庭“资产负债表”。随后,经济景气指数下降,实体企业大面积亏损、破产,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已经来临。
1703466656
1703466657
2009年初,正值各公司密集公布财务报表时期,各种利空不断传来。1月16日,花旗集团公布2008年第四季度亏损82.9亿美元,这已是花旗连续5个季度报亏。同日,花旗集团宣布重组为花旗公司和花旗控股两部分,前者专注于全球传统银行业务,后者持有集团高风险资产和较难管理的高风险业务,标志着全球最大银行因金融危机冲击而正式解体。2月10日,瑞银集团宣布全年亏损170亿美元。3月2日,AIG公布2008年第四季度亏损617亿美元,创下美国公司历史上最大单季亏损纪录。4月30日,克莱斯勒汽车宣告申请破产保护。6月1日,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并重组……
1703466658
1703466659
再赴美利坚
1703466660
1703466661
市场大幅下跌对全球资产管理业的冲击是巨大的,也引发了业内有关投资理念、风险控制、监管和未来发展趋势等一系列深刻思考。为了亲身了解美国市场情况,2009年3月,我带领基金经理再次拜访了美国一些著名的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就金融危机对美国资产管理业和投资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考察和研究。
1703466662
1703466663
在旧金山,我们先后拜访了富国银行集团(Wells Fargo)、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的高管及基金经理。在波士顿和纽约,我们陆续拜访了道富(State Street)、惠灵顿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索罗斯基金(Soros Fund Management)、瑞德、高盛、奥本海默基金(Oppenheimer Funds)、帆船资本(Galleon Capital)[21]、Brookside Capital[22]等的CEO或主要负责人(投资总监、基金经理或首席经济学家)。
1703466664
1703466665
他们对全球经济、资产管理业普遍悲观,认为这次金融危机重创资产管理业,也是有史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影响重大而深远。不少基金经理认识到加强宏观策略研究、风险控制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性,对买入并长期持有、不择时的传统做法提出质疑,也指出股票深度下跌中简单地基于市盈率、市净率的传统价值投资方法存在较大风险。美国经济去杠杆化还远未完成,个人消费、房地产没有稳定下来,失业率还在攀升。他们对中国的重视程度比以往大大增强,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将中国列为重要一极;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中国的政策变化成为影响全球资本市场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1703466666
1703466667
资产管理业遭重创
1703466668
1703466669
2008年,全球各类资产总体缩水50万亿美元,约为全球一年名义GDP的总额。根据美联储公布的2008年底数据,美国国民总资产从2007年末的77万亿美元缩水至2008年末的65.7万亿美元,剔除通胀因素后的人均净资产水平下跌18.7%。
1703466670
1703466671
标普500指数遭遇70年来最大跌幅,美国股票型共同基金以平均39%的净值损失收场,表现最差的基金、由明星基金经理比尔·米勒(Bill Miller)执掌的美盛机会信托基金(Legg Mason Opportunity Trust)净损失率超过66%。共同基金规模明显缩水,从2007年底的12万亿美元减少至9.6万亿美元,缩水约20%;2009年1月进一步减至9.4万亿美元。2008年,投资者赎回约3 200亿美元。
1703466672
1703466673
对冲基金也没有能够完全对冲风险,而是遭受了重创。据Hennessee Group报道,2008年对冲基金的平均回报率是-19.2%,为Hannessee Group 1987年开始跟踪对冲基金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远远超过第二差的2002年(当年回报率-2.89%)。交易能源和原材料对冲基金(平均回报率-36.93%)、固定收益可转换套利对冲基金(平均回报率-34.61%)损失较大,拖累整个对冲基金的表现。表现较好的是专门卖空的对冲基金,平均回报率28.25%。2008年对冲基金的平均回报率好于股票型共同基金的平均回报率(-39%),但距离客户的预期相差太远,对冲基金仍遭受大量赎回。2008年底,受业绩亏损和赎回的影响,对冲基金管理规模由2007底的2万亿美元缩水至约1万亿美元,1 471只对冲基金倒闭,比2005年创下的848只对冲基金倒闭纪录还高70%。基金的基金(FoF)平均回报率-19.97%,主要是它们的投资对象——对冲基金大幅下跌,而且部分基金的基金还受到了“麦道夫欺诈案”的拖累。
1703466674
1703466675
著名基金公司规模大缩水
1703466676
1703466677
在危机冲击下,各家著名基金公司的资产规模大幅缩水。
1703466678
1703466679
富达基金规模缩水23%至1.11万亿美元。其中,股票基金净赎回342亿美元,规模降至5 026亿美元,只有36%的股票基金业绩超过同行,而在2007年72%的股票基金业绩超过同行。虽然与2007年相比,富达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与业内同行相比,表现还不算太差。道富环球(SSgA)资产管理规模缩水27%,从1.98万亿美元降至1.44万亿美元;美盛(Legg Mason)因著名基金经理比尔·米勒掌管的旗舰基金业绩重挫导致大量赎回,缩水30%,从9 985亿美元降至6 982亿美元;联博(Alliance Bernstein)也因重仓金融股业绩不佳,规模从8 000亿美元降至4 620亿美元,减少42%;富兰克林资源公司(Franklin Resources,其负责运营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规模从6 437亿美元降至4 162亿美元,减少35%;景顺(Invesco)从5 001亿美元降至3 572亿美元,减少28.6%;普信(T. Rowe Price)从4 000亿美元降至2 763亿美元,减少31%。
1703466680
1703466681
对冲基金多半不公开业绩,根据各方信息,不少著名对冲基金表现不佳。著名对冲基金Citadel的两只主要基金肯辛顿(Kensington)和惠灵顿(Wellington)的回报率为-53%;都锋投资(Tudor Investment)的Raptor全球股票基金回报率为-20%;摩尔资本管理公司(Moore Capital Management)的新兴市场基金回报率为-17.6%;佩里合伙人(Perry Partners)的基金回报率为-28.36%;Maverick Capital的基金回报率为-26.2%。
1703466682
1703466683
著名资产管理公司遭遇如此重大的损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整个行业缺乏前瞻性的思考,没有预见到金融危机会如此严重。股票型共同基金受共同基金传统投资理念不择时、不做空的束缚,满仓充分投资,缺乏应对大熊市的风险防范意识。对冲基金许多过去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其实经不起极端情况的压力测试,遇上“黑天鹅”完全失效;而且很多策略已经非常拥挤、流动性也不佳,在去杠杆化、市场流动性收紧时难以出逃。
1703466684
1703466685
明星基金经理业绩惨不忍睹
1703466686
1703466687
金融危机对明星基金经理和著名基金的冲击也同样巨大。
1703466688
1703466689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回报率为-32%,为30多年来最差的业绩。富达基金的旗舰基金,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曾经执掌过的麦哲伦基金(规模 190亿美元),回报率为-49.66%,落后标普 500指数10个百分点以上,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倒数2%,也是该基金过去10年来最差的业绩表现。
1703466690
1703466691
著名价值投资基金经理戴维·卓曼(David Dreman)管理的卓曼高回报权益基金(Dreman High Return Equity Fund,规模23亿美元)回报率为-45.50%,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倒数5%;著名基金经理罗伯特·金斯勒(Robert Gensler)管理的普信环球股票基金(T.Rowe Price Global Stock Fund)回报率为-53.66%,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倒数2%。
1703466692
1703466693
富兰克林邓普顿著名新兴市场基金经理马克·莫比尔斯(Mark Mobius)的新兴市场基金回报率为-52.82%,在同类基金中排名36%。在他管理的其他基金中,邓普顿俄罗斯和东欧基金的回报率为-76.33%;邓普顿拉丁美洲基金的回报率为-50.64%,在同类基金中排名28%。虽然相对排名尚可,但仍给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失。
1703466694
1703466695
美盛的明星基金经理比尔·米勒在这次金融风暴中的失误可谓经典案例。米勒执掌的美盛价值信托基金(Legg Mason Value Trust)在1991~2005年的15年间年年跑赢标普500指数,这一成就让其他任何一位基金经理都难以望其项背,为他打造了这个时代最出色基金经理的声誉。美盛价值信托基金也由此成为公司的旗舰基金。
1703466696
1703466697
当住房市场危机开始影响金融市场时,米勒认为机会来了。他从自己烂熟于心的股票中挑选了AIG、贝尔斯登、房地美、花旗银行等。当这些股票快速下跌时,他认为投资者反应过度了,还在大量买进,最终严重超配金融股。他本以为这次危机是一次大好的赚钱机会,但没想到市场溃败。他低估了市场,低估了危机的严重性。虽然15年来他孤注一掷地与大众反向操作的决定都是明智的,但这一次却栽了。这也让类似米勒这样因为总能领先市场一步而被奉为偶像的反向操作派大受打击。这次重创给米勒和其他价值投资者带来了教训,“某只股票或许看上去便宜得不可思议,但有时那是有充分理由的。”
1703466698
1703466699
2008年,美盛价值信托基金回报率为-55.05%,落后标普500指数16.14个百分点,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倒数3%,投资者大量赎回。据晨星公司统计,2007年,美盛价值信托基金的规模为165亿美元;2008年,因亏损加赎回只剩下43亿美元。2008年的巨幅损失让美盛价值信托基金的优秀业绩记录作古,据晨星统计,该基金在同类基金的最近一年、三年、五年、十年期业绩排名上均排在最末档。米勒执掌的另一只基金——美盛机会信托基金 2008年的净损失率更是高达66%,在全美股票型共同基金中排名垫底。2008年9月,巴尔的摩警察及消防人员退休基金董事会宣布解除米勒对其22亿美元规模养老金的管理权。积累这样的声誉需要15年,而要毁掉它,几个月就够了。
1703466700
1703466701
这些著名基金经理的业绩惨不忍睹,原因是多方面的:(1)这次金融危机是一次百年一遇的“黑天鹅”事件,超出了人们正常的判断力范畴;一些明星基金经理过于依赖过去的成功经验,容易过度自信,在新的形势下判断失误。(2)许多成功的价值型投资基金经理其实属于“乐观”型价值投资者,本质上是赌破产不会发生,他们持有当前市净率看似很低的金融股,但当这些金融机构濒临破产时,账上的净资产几乎损失殆尽,真实的市净率趋向于无穷大。(3)过去的成功使明星基金经理在公司内部拥有较高地位并笼罩着美丽的光环,也使他们较难受到必要的风险管理制约,在危机下越赌越大,例如比尔·米勒的基金相对于基准大幅超配金融股,已经承担了行业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在下跌初期不但没有调整反而继续补仓,没有任何止损和制约机制,最终巨亏。(4)美国人往往有浓厚的本土优越感,对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事务缺乏关注,美国基金业的资产也绝大多数只投资于本国资本市场;明星基金经理大多是时代产物,他们拥挤在美国本土基金业里激烈竞争,很多人缺乏全球视野,缺乏对不同资产类别的知识宽度和灵活把握度,从而在已经深刻变革的市场中遭受巨大打击。
1703466702
[
上一页 ]
[ :1.7034666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