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467353
王亚伟辞职了,留下了基金业迄今为止难以复制的业绩。离开所热爱的行业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他得到很多,但付出了更多。他的离职对大多数人来说,更多的是惊讶与惋惜,对两只基金的投资者来说,更多的是感激与迷惘。5月9日晚,在王亚伟欢送会上,看到这些平日里理性、内敛的基金经理们相拥而泣,与王亚伟共事17年的我自然也无限感慨。在竞争激烈的基金经理岗位上拼搏多年后,离开对任何一个基金经理来讲是迟早的事。只是那一天到来时,仍让人难以接受。
1703467354
1703467355
王亚伟的成功是中国基金发展的时代产物,他的离职标志着一个明星基金经理时代的结束。他14年所创造的成绩将载入中国基金史册,成为年轻基金经理们努力学习的楷模。
1703467356
1703467357
1703467358
1703467359
1703467361
基金长青 第十八章 如何寻找成长股
1703467362
1703467363
大部分投资人终其一生,依靠有限的几只股票长时间持有,就可为自己或者后代打下成为巨富的基础。这些机会存在的地方,不见得必须在大恐慌底部的特定一天买股票……投资人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分辨提供绝佳投资机会的少数公司,以及数量众多但未来只能略微成功的或彻底失败的公司。
1703467364
1703467365
——菲利普·A·费雪
1703467366
1703467367
1703467368
1703467369
1703467370
基金长青 任何一个投资者,不管其是否承认,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拥有自己的投资理念。基于基本面的投资理念,主要分为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两大流派,均起源于美国。美国充满活力的经济、长期上涨的股市为价值投资、成长投资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涌现出格雷厄姆这样的价值投资理念的大师和菲利普·A·费雪这样的成长投资理念的大师。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相信,中国也同样会为价值投资理念和成长投资理念提供广阔的天地。对15年来基金所投资股票的回报进行统计,我们发现A股长期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股票也多是长期持续成长股,如万科A、云南白药、苏宁电器等。以万科A为例,2007年10月底,股价复权后涨幅超过1 796倍(以发行面值1元计算),同期深证成指的涨幅仅18倍。如果投资者能寻找到这类成长股并长期持有,也能像费雪所说的那样获得巨额回报。
1703467371
1703467372
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理念的兴起
1703467373
1703467374
谈起价值投资理念与成长投资理念的兴起,让我们先回顾美国股市当时的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之前,美国股票市场秩序非常混乱,投机盛行,做庄猖獗,庄家与上市公司甚至与政府勾结在一起操纵股价,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
1703467375
1703467376
在这种投资环境下,投资者不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上市公司本身。他们的“研究工作”大多是打听庄家动向或上市公司的内幕消息。与此相对应,许多技术分析理论应运而生,技术分析并不研究上市公司本身,而是研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走势。随着证券市场逐步完善,投资者发现这种脱离“基本面”的研究很多时候并没有太大价值。证券本质上是获取未来现金流的贴现价值的凭证,它的价值应该由未来现金流决定。
1703467377
1703467378
1934年,格雷厄姆和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出版,开启了价值投资新时代。《证券分析》被誉为投资者的《圣经》。有人这样盛赞道:“他为选股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而在此之前,选股与赌博这门伪科学毫无区别。投资业没有他就如同共产主义没有了马克思——原则性将不复存在。”格雷厄姆明确了“投资”的定义,区分了投资与投机。他提到“投资是一种通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有指望保本并能获得满意收益的行为。不满足这些条件的行为就被称为投机”。格雷厄姆反对投机所带来的罪恶,主张投资者们的注意力不要放在市场行情上,而要把股票看作企业的份额,它的价值始终应和整个企业的价值相呼应。格雷厄姆致力于寻找和选择那些便宜得几乎没有风险的公司的股票,将此视为“安全边际”,当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时投资;并讲述了著名的关于“市场先生”的寓言,相信市场最终会反映股票的内在价值。
1703467379
1703467380
格雷厄姆的名著《证券分析》是在“大萧条”时期问世的,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当时大量企业倒闭,格雷厄姆本人也差一点破产,因此格雷厄姆非常注重企业的清算价值,对“安全边际”的标准非常严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经典意义的价值投资方法的缺陷也逐渐显现。
1703467381
1703467382
“二战”结束后,伴随着经济复苏,美国股市强劲回升。1959年,菲利普·A·费雪[25]出版了名著《怎样选择成长股》,开创了成长型投资理念。费雪自己也身体力行,从40年代开始,对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成长型企业进行了长达30年的投资,获得了以数十倍计的惊人业绩。“成长股”随着该书畅销成为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名词,成长型投资从此成为与价值型投资并列的主流投资理念之一。巴菲特说:“我有15%像费雪,85%像格雷厄姆……尽管格雷厄姆和费雪的投资方法不同,但他们在投资界缺一不可。”
1703467383
1703467384
现在看,费雪以增长为导向的投资方法,是价值投资的变种和分支[26]。他认为,投资者在经济大势的预测上不应花费过多精力,而更应该集中精力选择能够使自己以最小的代价和风险来获得最大收益的公司。为了寻找这些成长股,费雪提出了15个要点[27]。他认为,一家公司如果能够符合其中相当多的要点,就可以称之为成长股。这15个要点如下:
1703467385
1703467386
1.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充分的市场潜力,至少几年内营业额能否大幅成长?
1703467387
1703467388
1703467389
1703467390
2.为了进一步提高总体销售水平、发现新的产品增长点,管理层是不是决心继续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
1703467391
1703467392
3.和公司规模相比,公司的研究发展努力有多大效果?
1703467393
1703467394
4.公司有没有高人一等的销售组织?
1703467395
1703467396
5.公司利润率高不高?
1703467397
1703467398
6.公司做了什么事来维持或改善利润率?
1703467399
1703467400
7.公司的劳资和人事关系是不是很好?
1703467401
1703467402
8.公司的高级主管关系很好吗?
[
上一页 ]
[ :1.7034673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