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476945e+09
1703476945
1703476946 2008年共有36家股票上涨,成为这轮超级熊市里难得一见的风景。涨幅前10的公司分别是,ST盐湖以426%的涨幅排名第一,其余分别是ST中福(410%),ST三安(111.4%),鱼跃医疗(69.4%),东方雨虹(65.6%),界龙实业(62.9%),隆平高科(49%),登海种业(32.8%),敦煌种业(32.7%),川大智胜(31.9%)。3家ST公司跻身涨幅榜前三名,主要原因在于长时间停牌重组和统计方式问题。比如ST盐湖从2007年7月20日开始停牌,2008年3月11日复牌,股价从停牌前的4.8元当日飙升至30.2元,也由此诞生了教授“股神”任淮秀,以2008年底收盘价25.25元计算,对应停牌前的4.8元,涨幅为426%。ST中福是从2006年6月暂停上市,2008年4月恢复上市,股价从停牌前的0.68元上涨至8.6元,2008年收盘于2.67元。ST三安从2007年4月暂停上市,2008年7月复牌,股价从5.42元上涨至13.89元,年底收盘于9.55元。严格算,以上3家ST公司并不能真正代表2008年的涨幅榜前3名。鱼跃医疗、东方雨虹和川大智胜之所以排名靠前,部分原因在于这是3家在2008年上市的次新股,没有经历2008年的全年下跌。鱼跃医疗于2008年4月上市,东方雨虹于2008年9月上市,川大智胜于2008年6月上市,不过和同时期大盘指数相比,这3家公司的股价还是远远跑赢大盘,而且实现了正收益,也算相当难得。在排行榜上真正算得上异军突起的,还数界龙实业、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和敦煌种业这4家公司,这4家公司既没有像ST公司那样停牌重组,也没有像2008年的次新股那样只经历部分时段的熊市,而是完整熬过了2008年的大熊市,股价实现正收益。
1703476947
1703476948 4家公司中有3家属于农业板块,分别是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和敦煌种业。农业公司的主要涨幅均在2008年4月初到5月中旬完成,比如隆平高科的股价从14元上涨到47元,涨幅236%;登海种业的股价从13元上涨到30元,涨幅130%。催发这些公司股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是当时东南亚大米涨价,一些资金也因此借题发挥而大幅炒作。不过,在东南亚大米危机之后,这些公司的股价虽然也出现大幅回落,但是2008年全年依然实现上涨,除了上半年的投机炒作之外,其股价也有一定的支撑基础。其中的重要因素在于,国家近年来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日渐加重,在国内内需不振的背景下,更是将刺激农村内需视为拉动中国经济的突破口之一。所以,大部分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而业绩下滑时,农业类公司依然保持了不错的增长势头。以排行榜上的3家公司来看,2008年前三季度,隆平高科的主营收入同比增长72%,净利润同比增长116%。登海种业的主营收入同比增长57%,净利润同比增长696%。敦煌种业的主营收入同比增长40%,净利润同比增长30%。和以上3家农业股相比,界龙实业的上涨则显得更为诡异,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彩印包装装潢,2008年的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8%。正是这样一家平淡无奇的公司,却在2008年实现了62.9%的涨幅,原因主要在于该公司的迪斯尼概念,在上海迪斯尼可能的落户地,该公司拥有300亩左右土地,有可能给公司带来不菲的土地重估价值。在过去几年内,界龙实业已经凭借迪斯尼概念有过几轮炒作,该公司前10大股东没有一家机构投资者,股价炒作几乎全是游资所为。更有意思的是,尽管界龙实业的大股东都在大幅减持股票,但游资对这家公司一直兴趣不减。虽然界龙实业在2008年逆势上涨,但对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而言,并没有太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703476949
1703476950 以行业看,2008年跌幅居前的行业为有色金属(-78%)、运输物流(-71%)、钢铁(-70%)、煤炭石油(-69%)、汽车(-68%)、旅游(-67%)、机械(-66%)等。跌幅较小的行业板块为电力设备(-42.7%)、医药(-46%)、农林牧渔(-47%)等。从不同的行业板块走势不难看出,虽然2008年全年的走势基本上都是恐慌性杀跌,但其中还是呈现了一定的理性,跌幅居前和跌幅较小的行业,基本上体现了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对于2009年的投资思路,意识到这一点同样重要。
1703476951
1703476952 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大多数公司的股价最终都会呈现均值回归的规律,那些在2008年超跌的股票,也许反而会在2009年有所表现。比如受益于4万亿元内需计划的钢铁和机械等,这些都是2008年的超跌行业。反之,那些在2008年表现相对坚挺的公司,如果在2009年没有坚实的业绩保障,其股价势必会在新的一年内出现补跌。
1703476953
1703476954 对于投资者而言,失望的2008年毕竟已经成为历史,更重要的是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以此应对2009年乃至更长远的投资。
1703476955
1703476956 (2009.01.12)
1703476957
1703476958
1703476959
1703476960
1703476961
1703476962
1703476963
1703476964 投资改变生活 [:1703475842]
1703476965 投资改变生活 No.2 公司篇:从黑马到白马
1703476966
1703476967 投资改变生活 [:1703475843]
1703476968 银行股全景图
1703476969
1703476970 一些优质银行股的前景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悲观。
1703476971
1703476972 银行股的估值从来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和前段时间外资银行纷纷减持中国银行股相反,最近一段时间,瑞银集团则在A股市场狂买大蓝筹,其中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10家银行股。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投资者如果经过冷静分析,或许会发现,一些优质银行股的前景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悲观。
1703476973
1703476974 工商银行:“市值第一”的挑战
1703476975
1703476976 工商银行作为国内最大的银行,在配合“4万亿”项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其较低的贷存比也决定了其“以量补价”的空间更甚于其他银行。
1703476977
1703476978 工商银行(601398)不仅是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同时也是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股。在金融危机的重新洗牌下,欧美国家的老牌银行股大幅缩水,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囊括了全球银行股的市值前三名。当然,金融危机给工行带来的并不只是“市值第一”这项虚名,更多的还是给这家大银行的压力和挑战。
1703476979
1703476980 在本轮银行股的反弹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那就是规模越大的银行反弹幅度越小,规模越小的银行反弹幅度越大。如果将14家上市银行股分成三类——国有大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其中城市商业银行更受投资者追捧。而国有大银行涨幅明显滞后,以工商银行为例,从2008年9月最低价3.13元至今年2月20日的3.83元,反弹幅度仅为22%,远低于同期大盘同期36%的涨幅。
1703476981
1703476982 投资者对大银行股的担忧在于,它们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具体而言,在降息通道下,大银行的息差缩窄程度更严重,在“保增长”的要求下,大银行会承担更多的政府角色,从而也承担更多的不良资产。这样担忧显然不无道理,不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能多少还是有些恐慌过度。
1703476983
1703476984 以净息差缩窄为例,工商银行还是具备相当的缓冲能力。首先,工商银行的贷存比(贷款占存款的比例)在银行股中最低,仅为54%,较低的贷存比水平,意味着公司对降息的敏感性最低,息差缩窄给公司带来的冲击,或许并没有外界预计的那么悲观。其次,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有1万亿元左右的债券资产,而且只有不到15%的债券需要在1年内重新定价,在降息周期下,“久期”较长的债券资产是抵御降息的良好资产。
1703476985
1703476986 另外,随着银行新增贷款在1月份创下天量,“以量补价”成为国内银行的普遍做法,希望能以更多的贷款数量来弥补息差缩窄带来的不利影响。工商银行作为国内最大的银行,在配合“4万亿”项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其较低的贷存比也决定了其“以量补价”的空间更甚于其他银行。今年1月份,工商银行新增贷款创下了2500亿元的巨量,其中600亿元左右配合国家建设项目,比如电网、铁路、公路等,另外还有1300亿元属于票据贴现。至少就目前来看,工商银行的巨额贷款投向还看不到引发大规模不良资产的迹象:一是因为国家建设项目的风险相对较低,同时也有稳定的回报;二是2500亿元的新增贷款中有一半属于票据贴现,属于典型的低风险、低回报品种,低于贷款利率,高于存放央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至于风险程度相对较高的中小企业,工商银行的贷款比重只有5%左右,而且大部分为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的比重只有1%,所以不良率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2008年第三季度,工商银行的不良率为2.37%,和去年上半年相比尚处于下降通道,拨备覆盖率略显不足,只有104%。
1703476987
1703476988 从估值角度看,截至2月20日收盘,工商银行的市净率水平为2.2倍,在14家银行股中仍处于较高水平。不过银行股的估值从来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和前段时间外资银行纷纷减持中国银行股相反,最近一段时间,瑞银集团则在A股市场狂买大蓝筹,其中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10家银行股。
1703476989
1703476990 建设银行:抢占“4万亿”
1703476991
1703476992 在各大银行对政府“4万亿”项目的竞争中,建设银行有可能从中受惠最多。
1703476993
1703476994 建设银行历史上就以基建项目融资见长,在过去几年内,建行对基建项目的贷款增速保持在20%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全部贷款的增速。在4万亿元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建设银行在基建项目融资上的优势将得以体现,从2009年1月份的新增贷款中已经可以窥见一斑。
[ 上一页 ]  [ :1.7034769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