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477888e+09
1703477888
1703477889 按照公司的扩张计划,在2008年奥运会到来时,王府井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将达到30家左右,较之目前扩大一倍。在门店扩张上,今年的最大动作是即将收购北京长安商场。8月31日,王府井发布公告称,将以3.1亿元的现金收购北京长安商场,长安商场地处长安街沿线,营业面积2万平方米,2005年主营收入将近6亿元,净利润2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72万元,相当于王府井上半年净利润的18%。长安商场纳入王府井的版图之后,将成为公司在北京的第4家门店,也将成为重要的利润来源。
1703477890
1703477891 今年6月6日,王府井发布公告称,计划转让王府井大厦(建设中)15%的股权,公司现持有王府井大厦60%的股权,另外40%的股权为外资动力国际投资公司所有,该大厦预计于2007年投入使用,王府井计划在该大厦内新开一家主力门店,转让后,王府井持有大厦45%的股权,还能够满足该门店运营所需营业面积。同时,此次股权转让预计能为公司带来2.25亿元的现金流入,以及1亿元左右的利润。公司剩余占有的王府井大厦45%的权益对应的物业为沿王府井商业街一侧的面积,而且将与北京市百货大楼打通,这样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在王府井大街的竞争力。
1703477892
1703477893 王府井除了经营商场之外,还涉足房地产开发,不过业绩并不理想,今年上半年,公司旗下的北京宏业房地产开发公司亏损1150万元,占公司净利润的-15%。对于经营传统零售业的王府井而言,房地产开发显然并非公司强项,今后是否会将房地产资产剥离出去,值得投资者关注。另外,公司还持有北京地区伊藤洋华堂40%的股权和7-11连锁公司25%的股权,不过,这两块业务并没有给王府井带来投资收益,而是连续几年处于亏损状态。
1703477894
1703477895 由于历史原因,王府井的股权结构较为复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治理。今年6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北控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北控投资拟以10亿元收购原控股股东京联发持有的1.95亿国有股(占比49.52%)以及北控管理公司持有的242万流通股(占比0.61%)。公司的股权转让手续完成之后,将进入股改程序,公司已经披露的股改方案为每10股送30元现金。
1703477896
1703477897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华平投资、凯雷集团等海外投资者有可能入股王府井,有消息称,战略投资者有意以1.8亿美元收购王府井1亿股股权(约25%的股权),外资入股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治理结构,更直观的感受则是对公司股价的刺激。
1703477898
1703477899 (2006.09.11)
1703477900
1703477901
1703477902
1703477903
1703477904 投资改变生活 [:1703475851]
1703477905 投资改变生活 沈阳机床:老工业的复兴
1703477906
1703477907 如果大股东占款等问题能够在今年得到顺利解决,反过来会形成公司的利好。
1703477908
1703477909 6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并且对重大装备制造强化政策支持。振兴装备制造业被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受此影响,股市中的工程机械板块大幅上扬,而作为工程装备的母机,机床行业也将从中获益匪浅——无论挖金子的人是否能发财,卖铁锹的必定稳赚不赔。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潮中,机床行业就是那个卖铁锹的人。目前我国A股市场中从事机床行业的上市公司有4家——G沈机(000410)、G秦发展(000837)、交大科技(600806)和青海华鼎(600243),其中沈阳机床居于龙头地位。
1703477910
1703477911 机床是生产机械设备的主要加工工具,被称为工程装备的工作母机。由于我国机床行业较早对外开放,而且产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全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连续多年亏损。在过去几年内,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快速增长,机床行业开始走出低谷,从2000年开始,国内机床业结束了连续多年的亏损,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长。更为重要的是,机床业作为国防科技和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其战略地位被重新认识。在行业的复苏轨迹中,沈阳机床作为龙头企业,复苏的势头更是远远超出平均水平,2005年,公司实现43.5亿元的主营收入,同比增长40%,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91%。
1703477912
1703477913 机床的下游需求主要来自普通机械、汽车和军工行业。普通机械行业虽然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市场需求有所放缓,但是我国目前处于重化工业时期,机械装备投资不会在短时期内骤然降温,而且,从国务院刚刚出台的意见中可以看出,大型装备制造集团未来更将得到政策支持,机械行业对机床的需求仍然旺盛;汽车行业对机床的需求目前已经超过普通机械行业,虽然我国的汽车整体产能过剩,但是汽车行业对机床的需求主要来自汽车零部件,而我国对汽车零部件的投资还远远不足,而且,在汽车全球化生产体系中,零部件生产正处在向中国转移的过程,对机床的需求还将逐步提高;军工行业的需求主要来自国家对国防开支的投入,以及一些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从军工板块最近在股市的火热表现,不难看出这一行业的发展空间。
1703477914
1703477915 在旺盛的下游需求刺激下,沈阳机床的排产已近饱满,现有生产厂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2006年至2007年,沈阳机床将搬迁到数控机床产业园,数控机床产业园是辽宁省面向“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沈阳机床整体搬迁之后,将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改造,扩大产能,规划目标是2008年的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相比去年43.5亿元的收入几近翻番。
1703477916
1703477917 在产能大幅扩张的同时,公司还同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公司目前的产品以传统的普通机床为主,而国际潮流早已经转向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先进实用,取代普通机床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数控机床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得到相应的财税、信贷等政策支持,沈阳机床作为国内数控机床的研发和制造基地,必将得到一系列政策扶持。而且,数控机床的毛利大大高于普通车床,沈阳机床的年报显示,普通车床的毛利不足8%,而数控机床的毛利高达29%,数控化比例提高之后,沈阳机床的利润也会随之大增。今年1至3月份,公司的数控机床产量为2775台,和去年的1810台相比增长了53.32%,目前已是国内数控机床的龙头,在国际市场也有了一定市场份额。
1703477918
1703477919 沈阳机床的大股东占款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截至去年年底,大股东沈阳机床集团占用上市公司资金6.5亿元。今年2月份,上市公司拟订了三种解决方案,其中一种方案是,工商银行曾经在2005年9月将上市公司4.67亿元的借款剥离给长城资产经营公司,沈阳机床集团计划收购该部分债权,用以抵消对上市公司的占款。如果今年9月份该方案没能实施,将会采取另外两种备选方案——大股东以资抵债,或者将对世界银行6.56亿元贷款的债务转移给集团公司。
1703477920
1703477921 沈阳机床的资产负债率一直较高,潜在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2005年,公司负债总额达41.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9%,过高的负债同时还带来了高额的财务费用,2004年和2005年,公司的财务费用高达1亿元左右。负债过高的问题属于历史遗留,如果大股东占款等问题能够在今年得到顺利解决,反过来会形成公司的利好。
1703477922
1703477923 (2006.07.10)
1703477924
1703477925
1703477926
1703477927
1703477928 投资改变生活 [:1703475852]
1703477929 投资改变生活 金宇集团:蓝耳机遇
1703477930
1703477931 蓝耳病的暴发给金宇集团带来难得的市场机遇。
1703477932
1703477933 200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蓝耳病导致大量生猪死亡,直接助推了猪肉价格飞涨。不过,对于一些生产动物疫苗的公司而言,蓝耳病的暴发却意味着难得的市场机遇,比如金宇集团(600201)。
1703477934
1703477935 金宇集团原为内蒙古一家生产羊绒的企业,随着传统业务逐年萎缩以至亏损,公司将重点转移至生物制药,目前已是国内第二大动物疫苗生产企业,规模仅次于中牧股份(600195)。金宇集团的疫苗涉及猪、牛、羊、禽、兔、犬等六大类60多个品种,其中口蹄疫疫苗是最主要品种,收入占公司生物制药总收入的80%以上。公司是我国五大口蹄疫疫苗生产企业之一,年产能24亿毫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2005年,金宇集团的子公司由于卷入假疫苗风波,一度对公司经营造成重挫,从2006年开始,公司业绩开始恢复增长,2007年蓝耳病的蔓延,更使业绩呈现暴发式增长。2007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同比增长32%,达到3.2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04%,达到7100万元,每股收益0.25元。
1703477936
1703477937 蓝耳病的防治工作主要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因此,蓝耳疫苗对金宇集团2007年的业绩贡献其实尚不足半年,真正的看点还在2008年。由于猪肉价格飞涨甚至影响到CPI水平,加之最近几年连续暴发动物疫病,比如2004年的禽流感,2005年的口蹄疫,2007年的蓝耳病,因此,2007年下半年,国务院专门就此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对列入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所需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中央财政对不同地区给予差别补助。
[ 上一页 ]  [ :1.7034778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