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501466
1703501467
企业上市都要进行辅导,作为企业老大及管理层你可以不知道上市制度,你也可以对公司治理懵懵懂懂,但是绝对不允许你忽略了企业上市环境的复杂以及即将到来的战争的残酷。
1703501468
1703501469
自从报送了企业上市的申请材料,陈总就一直在小心应付这样的事情,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还不惜血本请了专门的财经公关公司自始至终一路保驾护航。
1703501470
1703501471
就算是这样,那也是百密难免一疏,防不胜防。这也难怪,企业在明处,敌人在暗处,老祖宗早就教导我们: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1703501472
1703501473
就在陈总上市审核的当天上午,在宣布企业审核通过没过十分钟,审核人员就赶紧把中介机构的人叫过去,说有人举报他们招股说明书里面提到的市场占有率第一是假的,高山公司才是第一。
1703501474
1703501475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好像背后被谁砍了一刀,脊梁骨上都是汗。这也太悬了,要是这封举报信早三个小时送过来,别说企业能够通过审核了,恐怕连审核的机会都没了。
1703501476
1703501477
这是哪家快递服务公司,服务真是不错。
1703501478
1703501479
三个小时,生死时速。三个小时前和三个小时后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1703501480
1703501481
M公司现在已经通过审核了,除非你有天大的理由和本事能把死人从棺材里拖出来,不然棺材盖一盖就成了定论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封举报信的能量显然不能推翻目前的结果,只是M公司还需要费一些周折。
1703501482
1703501483
什么事情都是要讲道理的,不能别人说我不是第一我就真的不是第一了,企业上市要夹着尾巴做人,可是也不能任人宰割,我这个第一可是有充足的理由和依据的。
1703501484
1703501485
花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中介机构挑灯夜战搜肠刮肚终于是攒足了解释的理由,审核人员见结局已无法改变那就干脆送你一程,也就没有再去深入追究,举报的事情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1703501486
1703501487
难道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高山公司上次没把M公司搞死现在又要再搞一次,可是陈总心里想企业现在的确是没有什么把柄在别人手里了。
1703501488
1703501489
捣乱,还需要理由吗?
1703501490
1703501491
陈总问项目负责人是谁举报的,难道还是那该死的高山公司?
1703501492
1703501493
电话那头显然也乱了方寸,有些不耐烦:“我也不知道,我做项目十多年也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情,赶紧买机票明天一早飞北京吧!”
1703501494
1703501495
【二次举报上市推迟】
1703501496
1703501497
谢天谢地,飞机没有晚点。
1703501498
1703501499
最早的航班,陈总和项目负责人一路小跑到了监管部门,找到负责审核这个项目的审核人员。
1703501500
1703501501
如果中国允许个人持有枪支弹药,说不定审核人员早就手里托着双管猎枪等着他们了。
1703501502
1703501503
审核人员的脸在经历了多种颜色的交织变换之后已经无法准确形容了,还没等陈总他们张口说话,就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显然刚被领导批评的审核人员只能将怒气传导到下一站了。审核人员心里还在想:要是老子有枪,老子真想崩了你。
1703501504
1703501505
骂完了,平静了,审核人员最后问负责人:你们招股意向书到底修改了什么内容?
1703501506
1703501507
负责人仔细想了想,好像没有修改什么,都是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做的。
1703501508
1703501509
审核人员的火气一下子又上来了:“如果你想不起来你犯了什么错误那就回去想想你这个项目还要不要做了,你们这个企业还不要上市了?”
1703501510
1703501511
见事态如此严重,几个脑袋立即发动迅速运转,仔细想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1703501512
1703501513
第一个取得初步进展的是财务总监,他一拍大腿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以前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我们还披露了一个签署了合作意向的合同,后来觉得这个合同签署的内容可能会有变化,就决定暂时不披露这个合同了。
1703501514
1703501515
项目负责人也好像一下子想起来了,赶紧补充说:“我们判断该合同仅是一个意向合同,对发行人的生产经营没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没有披露该合同,也没有在披露文件里向投资者提示。”
[
上一页 ]
[ :1.70350146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