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517047
1900年,巴黎大学毕业生巴舍利耶(Louis Bachelier,1870~1946)提交了一篇名为“投机理论”的博士论文,差点因为老师们看不懂而无法毕业,这很像马科维茨[2]。但他无意间奠定了被称为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有人把他称作金融学里的梵高[3](天才但不得志)。
1703517048
1703517049
巴舍利耶认为,股票价格是随机游走的:股票价格在每个时点上,向上和向下的概率是一样的,期望利润是零。市场仅仅遵循一个定律:概率定律。这话,真是字字千金。
1703517050
1703517051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统计学教授肯德尔(Maurice Kendell,1907~1983)在1953年发表的一篇名为“经济的时间序列分析”(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time series)的论文中写道,“股价运动在本质上是随机的,那些长远看来似乎是故意的波动,仅仅是一种经济学布朗运动[4]而已。但经济学家——我忍不住同情他们——却毫无疑问地会强烈抵制这样的结论”。
1703517052
1703517053
沃金(Holbrook Working,1895~1985)第一次解释了随机游走:投资者的逐利行为最终将消除股价任何可以预测的波动,最后的唯一均衡结果是随机游走。现有价格是对未来价格的最佳预测。他说,如果某个人的出发点是假设股票投机是一个公平游戏,期望收益为零,他其实就已经把投机价格的变化想象成随机游走了。
1703517054
1703517055
考尔斯(Aferd Cowles)也对股价可以预测这一观点予以有力反驳:如果股市可以预测,那为什么会出现1929年华尔街大股灾[5]呢?如果投资顾问能成功预测股市,为什么自己不投资而把赚钱机会介绍给别人呢?
1703517056
1703517057
考尔斯分析了1929~1944年15年内专家们所做的6 904次预测,结果表明,预测专家们看好与看淡的比率为4∶1,而实际上在此期间股市下跌了一半,考尔斯由此得出股市不可预测的结论。
1703517058
1703517059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
1703517060
1703517061
随机游走理论后来发展成为有效市场假说。
1703517062
1703517063
尤金·法马(Eugene Fama)[6]是有效市场假说的主要提出者。1965年他在发表于《商业》(Journal of Business)杂志上的《股票市场价格行为》(The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Prices)一文中写道,他对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个股行为的经验研究数据支持了随机游走。价格随机游走能充分描述价格行为,证券投资的收益是正态分布[7]的。研究股价序列的历史不能提高投资者收益。法马的意思是,根据股票的历史数据无法预测未来的股价。后来这篇文章被广泛引用,是有效市场假说的最经典文献。
1703517064
1703517065
1970年,法马在《金融学报》(Journal of Finance)上发表了《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证回归》一文,正式系统地提出了有效资本市场假说。
1703517066
1703517067
有效市场假说获得多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同,比如保罗·A·萨缪尔森[8],他充分肯定了沃金、考尔斯、肯德尔等的随机游走理论,还说,随机游走不但不表明金融市场没有按照经济规律运行,反而证明它运行得太好了!
1703517068
1703517069
萨缪尔森有关有效市场假说的经典解释是:如果市场正常运作,那么所有关于资产的公共信息(以及某些情况下的私下信息)将立即传导到它的价格内。如果价格变化似乎随机且因此而不可预见,这是因为投资者起作用了,所有的套利机会都被最大限度地利用了。
1703517070
1703517071
只要现行的价格反映了所有有用的信息,这时候市场就叫有效的。按照有效市场假说,股票市场是有效市场。
1703517072
1703517073
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
1703517074
1703517075
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是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即每个人都是在给定的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
1703517076
1703517077
而股市非常接近于经济学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市场上有无数多的人,认为股票价格将向上的人永远和认为股票价格将向下的人,数量相等。当认为股价高估的人数大于认为股价低估的人数时,部分卖家会找不到与之交易的买家。供给量大于需求量,股价下跌,股价高估的人减少,认为股价低估的人增加,股价变动到能让二者相等时为止。
1703517078
1703517079
因为,第一,完全竞争的市场信息是充分的,如果有这样的差距,就会被所有人知道;第二,投资者是理性的,是想赚钱的,不会不理这样的机会,而且会立即行动。于是,套利活动会迅速进行,让价格瞬间回到人数相等的状态。一旦回到这样的状态,股价就是平稳的。这就是亚当·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的作用。
1703517080
1703517081
也可以这样解释,或许股市中有一些不理性的人,但这些不理性的人之间的行为会互相抵销,非理性的人对市场的影响将因为这种抵销而趋于消失。所以,全体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是理性的。
1703517082
1703517083
有人也许说,股市可能是被操纵的,有人具有信息优势,或者有内幕信息。是的,会有这种情况,所以在规范的证券市场中,利用信息优势牟利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上市公司如果不披露信息,也是要受到处罚的。不能把股市中的不规范行为当作某种常态。否则,一切理论都没有意义。理论说的是一个在给定条件下的趋势。
1703517084
1703517085
有效市场假说的意义
1703517086
1703517087
生活中有效市场的例子很多。
1703517088
1703517089
《世说新语》[9]里说,王戎[10]7岁时,和小伙伴玩耍,小伙伴都跑到路边的李子树上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有人问为什么,王戎说:“树在道路旁边,而果实很多,这李子必然是苦的。”王戎的想法类似于相信“市场有效”。
1703517090
1703517091
如果有人告诉你,在2014年,纽约或者北京市中心的一套公寓仅售1 000美元或者1 000元人民币。你会相信吗?应该不会。你会问,为什么这么便宜,居然别人不买?大家都是傻瓜,就等我来占这个大便宜?
1703517092
1703517093
这些道理在股市里也一样。如果你觉得一只股票很便宜,为什么别人不买,单单轮到你呢?你与别人有什么区别呢?更聪明,更有智慧吗?肯定不是,在千百万人参与的市场上,大家都是一样的。
1703517094
1703517095
有效市场假说告诉人们,必须尊重市场,而不能自以为是,以为可以战胜市场,即使你是经济学家、金融专家、科学家,在股市里,你也没有任何优越之处。实际上,很多经济学家在市场里是赔钱的,比如我后边会提到的金融学大师级人物费雪,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科尔斯。
1703517096
[
上一页 ]
[ :1.70351704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