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517746
1703517747
有些衍生工具已经存在了几百年,比如远期合约。但金融衍生工具真正快速发展,不过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事情。今日之金融衍生工具所涉及的基础金融资产的价值,远远超过世界GDP[2]的规模,这是多种新旧因素交会的结果。
1703517748
1703517749
首先是规避风险的需求。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如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风险不会自动消失。有了风险,要么自己承担,要么转嫁给别人,这就需要转移的机制和渠道。金融衍生工具正是转移风险,让别人承担的渠道。转移风险就是把风险从承受力低的人转移到承受力高的人,从认为风险高的人转移到认为风险低的人。
1703517750
1703517751
自己觉得有风险,就转移给别人,难道别人不知道有风险?为什么相信别人会“就范”?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承受风险的能力不同,比如富人和穷人在承受食品价格上涨方面的能力就有明显的差别。因此,不同的人看待风险的态度也不同。你认为风险大,可有人还觉得风险不够呢。就如买股票,你觉得一只股票价格翻了一番,风险太大了,该立即获利离场,而有些人却认为上涨正未有穷期,正发愁买不到。你正好把股票卖给这样的人,转移你的风险,让他来承受,遂了你的心愿。还有的人愿意买入高风险金融合约,这是因为需要和手里已经持有的其他合约进行风险对冲(hedge)[3]。
1703517752
1703517753
金融工具是精心设计出来的,供人们转移、规避风险的工具。金融衍生工具体现的是风险管理的思想。它们最初的设计者都是深谙人心和人性,并能深刻洞察市场风险的业内人士和专家,比如复杂的金融期权和期货合约,就是由数学家、经济学家、金融衍生业从业者共同参与设计出来的。好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主要的贡献领域,就是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定价。
1703517754
1703517755
其次是因为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liberalization)[4]浪潮的推动。“二战”结束后,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进程不断加快。贸易的背面是金融,贸易自由化必然要求金融的自由化,于是,利率自由化、金融机构业务的交叉渗透和无边界、取消外汇管制、汇率自由浮动、资本自由流动,成为大势所趋。有了金融自由化,资金才有可能在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之间流动。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就涉及不同国家货币、金融机构的互动,金融自由化是金融衍生工具快速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703517756
1703517757
最后就是新技术革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是世界性的,无数的投资者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他们要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获利,就必须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稍纵即逝的机会,只有强大的互联网技术才能支撑这样的市场。以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和通信技术革命,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安全、高效运转,提供了必要且坚实的技术基础。没有新技术革命的这些成果,数学家和经济学家们的智慧,尽管能构思出金融衍生工具,也只能是无米之炊。
1703517758
1703517759
套期保值者(hedger)
1703517760
1703517761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中,有一部分参与者并不想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获利,而是想规避、转移他们生产经营过程中实实在在的风险,他们进入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目的不是财产增值,而只是保值,或者锁定(保持)企业的利润。这些人被称为套期保值者。
1703517762
1703517763
套期保值者包括生产者、中间商、库存商、金融机构以及消费者。如果生产者很担心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侵蚀其保底的利润,可以利用远期或者期货合约来锁定原材料的价格,从而消除价格变动的风险。
1703517764
1703517765
套期保值的通常做法就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同时进行方向相反的操作。在现货市场上买进,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同样标的的合约,或者在现货市场卖出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买进同样标的的合约,对此,我后面将会详细论述。
1703517766
1703517767
投机者(speculator)
1703517768
1703517769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中,一部分参与者是投机者,他们是那些希望靠正确预测价格变动获利的人,是自认为比别人聪明的人(非贬义),也是喜欢风险的人。这跟多数人不同。后者只想躲避风险,投机者却是主动亲近风险,承担风险,并乐在其中。
1703517770
1703517771
投机者进入市场,不是为了规避生产经营的风险,因为他们不从事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活动风险过低,不够刺激。他们是来探险的,是在刀刃上嗜血的人。
1703517772
1703517773
有些投机者是长线交易者,经常持有衍生工具合约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只有当价格变动达到对他们明显有利的程度时,才买进或者卖出合约。
1703517774
1703517775
一些投机者是短线交易者,他们持有合约通常不超过一天,也就是不过夜。这是更纯粹的投机者。
1703517776
1703517777
还有一部分投机者,被称为“抢帽子交易者”(scalper),他们一天就要交易数次,期望从微小的价格变化中获利。
1703517778
1703517779
世人常诟病投机。其实,所有人在本质上都是投机者,都在期待对自己有利的机会出现,并准备抓住机会。
1703517780
1703517781
所有的投资活动本质上都是投机。投机说穿了就是低买高卖,是所有人的行事准则。不但投资活动都是投机,就是日常生活,也脱离不开投机。小商贩们把鸡蛋从一个地方倒卖到另一个地方,赚取差价,他们是低买高卖者;买股票的人是低买高卖者;做国际贸易的人从一些国家买进货物,到另一些国家卖出,是低买高卖者;中小学生刻苦学习,付出时间和脑力,梦想进入理想的中学和大学,是低买高卖者;花高学费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觉得教育是一种投资,将来会收回成本并有净收益,他们是低买高卖者;谈恋爱的人要付出金钱和等待,他们是为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冒险投资,是低买高卖者;佛教里的出家人苦读修行,是期待来世有回报,是低买高卖者。再说得极端点,帮助别人,做好事的人,最深层的心理也不过是期望将来在自己有需要时,别人也能帮到自己,同样是一种投机行为。
1703517782
1703517783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不但是投机,而且是最纯粹的投机活动,因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经常允许“卖空”。[5]卖空,就是把自己并不拥有的“东西”卖掉。卖空的、自己不拥有的东西,是从经纪商借来的,跟从银行贷款一样,它是一种负债,将来要还。
1703517784
1703517785
如果卖空者预计股票价格要下跌,就可先从经纪商处借股票,然后以目前看是高价的价格卖出去,如果到期时,股票价格真的下跌了,再以下跌后的价格买回来,还给经纪商,赚取买卖的差价。
1703517786
1703517787
问题是,世上没有神仙,价格有可能下跌,就有可能上涨,如果上涨,卖空者就会亏损,“偷鸡不成蚀把米”,可见,卖空是有很大风险的。
1703517788
1703517789
投机成功,不但要看运气、知识、技巧、经验和勇气,还要遵守“纪律”。投机者必须给自己立下规矩,如止损或者止赢的底线,不能恋战,而要速战速决。爱幻想的人,感情用事的人,不适合做投机。
1703517790
1703517791
投机成功者往往能获得高回报,那是因为失败的人太多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功者收获的是全部失败者的损失。因为投机是零和博弈,你赚的恰好是别人亏的。
1703517792
1703517793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是零和博弈,赌博也是零和博弈,于是,很多人把金融衍生工具视同赌博。这是大错特错。虽然性质类似于赌博,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和赌博有本质上的不同。赌博的风险是人为的,不是本来客观存在的,而是无事生非、无中生有“捏造”出来的,本来不需要规避的,而金融衍生工具所要规避的风险,却是生产经营中客观的、实实在在的,不解决不行。金融衍生工具无论怎样投机,最终总是有消除风险,促进生产经营稳定运转的作用。赌博则纯粹是游戏。当然,博彩业也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和政府税收。美国拉斯韦加斯(Las Vegas)的赌场,中国澳门的博彩业,还是这些地方的经济支柱。
1703517794
1703517795
套利者(arbitrager)
[
上一页 ]
[ :1.70351774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