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527565e+09
1703527565
1703527566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
1703527567
1703527568 亚里士多德经过思考后认为,在生产用以交换的商品中,所包含的工作量应该相等。他成了第一个把劳动和价值联系起来的人。
1703527569
1703527570 到17世纪中叶,英国人威廉·配第也强调了这一观点。他的广泛被人引用的一句话就是:“假如有人从秘鲁地下获得一盎司银并带到伦敦来,他所用的时间和他生产一蒲式耳谷物所需要的时间相等,那么前者便是后者的价格。”
1703527571
1703527572 作为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把用劳动来决定价值的想法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并建立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理论范畴。他在《国富论》中写道:
1703527573
1703527574 一切物的真实价格,即欲得此物的真实费用,亦即获得此物的辛勤劳动。一切物,对于已得此物但愿以之交换他物者,真正值得多少呢,那等于因占有其物而能自己省免转加在别人身上辛苦勤劳。自身做成的货物,固由自身劳动而得;以货币或货物购得的物品,亦由劳动购买。此等货币或货物,使我们能免除相当的劳役。它们含有一定量劳动的价值,依此价值,我们可与其他在想象上含有同量价值的物品交换。劳动是第一价格,是原始的购买货币。世间一切财富,原来都由劳动购买,非由金银。所以,一物对于已有此物但愿以之交换新物者,所值恰等于这物所能购买的劳动量。
1703527575
1703527576 不是每个人都认真学习和相信经济规律,也不是每个人都理解和赞同市场经济。有些能说会道的“愤青”会把自己对市场经济的恶语中伤升华为某种哲学。
1703527577
1703527578 这里介绍一下马克思的理论,他几乎否定了一切之前的经济学理论,并宣称掌握了人类的真理,他把他的理论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但在对价值的认识上,马克思又继承了劳动价值的观点,并总揽其大成,进行辨析、取舍和完善,终于使之风靡世界,并在一个历史阶段中成为许多国家主导的理论思想。
1703527579
1703527580 马克思说:“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又说,价值是劳动的“物化”,是劳动的“结晶”。
1703527581
1703527582 他给出了一个价值的定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1703527583
1703527584 既然价值由劳动决定,那么劳动就应该是可以计量的。劳动怎么计量呢?马克思认为劳动量即劳动的质和劳动的量的计量并不困难,他说:“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作尺度。”也就是说,他找到了计量劳动的工具和计量单位,这就是时间和时间单位。以此看法为核心,他建立起他的劳动价值论。
1703527585
1703527586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体系包括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价值规律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等四大理论,劳动价值理论是整个体系的根基,其他三大理论都是从这个根基生长出来的。
1703527587
1703527588 既然价值的本体是劳动,劳动的计量工具是时间,时间的单位是工作日、小时、分、秒。按他的说法,我们就可以根据一个人的劳动时间直接来度量他的劳动成果(物)的价值大小了。以此推论,那么劳动时间越长,价值就应该越大,劳动时间越少,价值也就越小。
1703527589
1703527590 表面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没有问题,都能够说得通,但要用在实际解释人类的价值认知的现实时就显得混乱和矛盾,几乎经不起认真的推敲。
1703527591
1703527592 首先,这有悖常识。
1703527593
1703527594 制作同样一件东西,花费时间越长,不见得价值越大,相反,花费时间越少,也不见得价值越小,有时还相反。
1703527595
1703527596 并不是所有的物的效用都是劳动创造的,或者说,世界上绝大部分物的效用不是劳动创造的,而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比如,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里的水产品、矿产品,大陆上的森林、河流、土壤,地壳中的各类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等等,这些对人类生存有用的东西,即它们的效用都不是人类创造的。
1703527597
1703527598 用商品包含的社会劳动量来认定价值的高低,世界上大量物品的价值就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比如,出土文物、古董、艺术品,等等。它们都没有多少人类劳动包含在里面,有的甚至一点都没有,但只要它们被人用于交换,就有了极高的价值,有些相对于普通商品来说,可以达到天文数字。
1703527599
1703527600 其次,对劳动的本质认识不清。
1703527601
1703527602 劳动不独不能为物增加效用,还能破坏或减少效用。
1703527603
1703527604 众所周知,就人的纯生理意义上的劳动来讲,也并不都是正面的,还有负面的。社会中还存在大量低效的、无效的和破坏性的劳动,并且这个量绝不是一般的小数目。比如侵略战争、人为破坏、偷盗、抢劫、杀人、放火等有意的犯罪活动;还有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无端肇事、意外事故等;还有低效或无效的劳动,像长官意志造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当然还有以更光明正大的理由做的恶行,等等。这些全部都可以冠以“劳动”名称的所作所为,其实都被劳动价值论者忽视了。
1703527605
1703527606 最后,这种想法不合乎逻辑。
1703527607
1703527608 劳动本身的度量可以用时间来做单位,但劳动产物的度量却不能用时间来做单位。
1703527609
1703527610 举例来说,一个叫小马的工人工作了10小时,老板付给了他100元,他的劳动本身的价值就是V=D/U=100元/10小时=10元/小时。他劳动本身的价值就是1小时10元。如果小马在10小时内生产了1台平板电脑,卖了1000元,那么他的劳动的价值是多少呢?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一台平板电脑的价值是1000元,即V=1000元/1台。电脑的价值是一台1000元。这时能不能说工人的劳动价值是1小时100元呢?显然不能。因为通过交换,确立的是电脑的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虽然电脑是劳动的产物,但对于买电脑者来说,劳动的价值到底是多少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电脑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重要的是电脑的效用;但追究劳动的价值在这台电脑中到底是多少,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它对老板还是有意义的。这就是他的成本核算问题了。在成本核算中,他付给工人多少工资,就是这台电脑的劳动价值(老板的劳动价值不计算在内),比如说他付给工人100元,那么这台电脑中包含的劳动价值就是100元。100元是怎么得来的?是通过在此之前的另一次交换得来的,是老板通过购买劳动的那次交换得来的。即V=D/U=100元/10小时=10元/1小时。劳动的价值是1小时10元。
1703527611
1703527612 劳动要想有价值,劳动必须先有用处,于是劳动必须先生产出效用物,效用物必须经过交换才能有价值。这就说明,劳动不可能与价值建立起直接的关系。马克思混淆了劳动本身的价值和劳动产物的价值。确定劳动尺度,本来是用来度量价值的,他却要用价值尺度来度量劳动。逻辑的破绽一望而知。
1703527613
1703527614 人们为什么会以某种价格来购买商品?是因为别人劳动的多少(马克思就是这么认为的),还是由于购买者认为此商品对他来说有多重要?这显然又是一个常识问题。
[ 上一页 ]  [ :1.7035275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