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528214e+09
1703528214 图表来源:中华粮网。
1703528215
1703528216 均值的意义也很明显,因为如果按照平均亩产量来计算,只有当小麦与玉米的比价是1.1时(小麦的米元价格为1.1),无论种植小麦还是种植玉米对农民的收益是相同的。统计结果与按照种植收益计算的结果高度拟合。这说明人类在对待自我收益的判断上具备最基本的理性。
1703528217
1703528218 米元思维方式很方便地为我们找到了衡量小麦价值的方法,小麦与玉米的合理比价为1.1(小麦的正常米元价格为1.1),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两者关系的大幅度波动,最终都会由于人类行为的改变而恢复到正常的波动区间。也就是说,当小麦与玉米的比价高于1.1(小麦的米元价格大于1.1)的时候,小麦的价值就被高估了;反之,当小麦与玉米的比价低于1.1(小麦的米元价格小于1.1)的时候,小麦的价值就被低估了。
1703528219
1703528220 大豆与玉米的统计结果也给出了同样有意义的启发(见图2-26大豆与玉米的比价)。从1998年到2013年大豆与玉米的比价波动中可以发现,比价(米元价格)始终在1.6—2.8的范围之间波动,均值(米元平均价)为2.15。这个均值也与按照单位面积产出计算的收益相等值非常接近。
1703528221
1703528222
1703528223
1703528224
1703528225 图2-26 大豆与玉米的比价(大豆价格/玉米价格)
1703528226
1703528227 图表来源:中华粮网。
1703528228
1703528229 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初步结论,当大豆与玉米的比价高于2.2(大豆的米元价格大于2.2)的时候,大豆的价值就被高估了;反之,当大豆与玉米的比价低于2.2(大豆的米元价格小于2.2)的时候,大豆的价值就被低估了。现在,在我们摆脱了限制我们思维的传统货币概念后,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地找到小麦和大豆的价值衡量标准。当我们无视事件的反复变化,而只将焦点集中在最基本的结构上时,我们就能直击事物的本质。
1703528230
1703528231 如果可以把本节我想表达的意思归纳为一句话,那就是视野不同,价值就不同。
1703528232
1703528233 根据神经学专家里德·蒙塔古的说法:“一旦生命开始运作,评估机制就无可避免地产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人们对事物价值的评估,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人类的价值评估体系的运作方式(他们的习惯、局限和偏见),让我们一起进入下一章:行为和大脑。
1703528234
1703528235
1703528236
1703528237
1703528238 套利的常识 [:1703525968]
1703528239 套利的常识 第三章 行为与大脑
1703528240
1703528241 智慧源于我们对自身无知的觉悟。
1703528242
1703528243
1703528244
1703528245
1703528246 套利的常识 [:1703525969]
1703528247 套利的常识 并非悖论的悖论
1703528248
1703528249 抽象思维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特征。
1703528250
1703528251 动物会熟知一项事物,但不会认知一项事物。熟知仅仅意味着表象,而认知则包括并预先假定了表现。正如卡西尔在他的著作《人论》中所说:“要表现一个事物,仅仅能够为了实际的用途而以正确的方法操纵它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对这个对象有一个总体的概念,并且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以便发现它与其他对象的各种关系。换言之,我们必须在一个总体化的体系中指定这个对象的位置并规定它在体系中的地位。”
1703528252
1703528253 这便是抽象思维。经济学家也正是依靠人类独有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不断构建着经济学的圣殿。那么经济学家是如何认知我们人类自身的呢?“人”到底被抽象成了一个什么概念呢?
1703528254
1703528255 到目前为止(刚才介绍的种种理论),经济学家假定“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这种动物被称作“理性人”。所谓理性人就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1703528256
1703528257 那么最大经济利益又代表了什么呢?
1703528258
1703528259 在1738年之前学者普遍认为,理性人追求的最大经济利益就是:最大期望金额值。
1703528260
1703528261 期望值是指一个人对某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估计,即:一个人对目标估计可以实现,这时概率为最大(P=1);反之,估计完全不可能实现,这时概率为最小(P=0)。因此,期望(值)也可以叫作期望概率。一个人对目标实现可能性的估计的依据是过去的经验,以判断一定行为能够导致某种结果或满足某种需要的概率。所以,本质上期望值是指人们对所实现的目标主观上的一种估计。
1703528262
1703528263 每一次人类思想的进步都是在发现思维成果与现实世界的明显矛盾的基础上开始的。我们在前文介绍过的大学问家丹尼尔·伯努利用一个悖论点出了期望金额理论的逻辑矛盾。这个悖论被称为圣彼得堡悖论。
[ 上一页 ]  [ :1.70352821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