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605825e+09
1703605825
1703605826 2017年2月,我在上海拜访张展,他的管理规模已经接近十亿元。去年夏天还在谈“做国内做量化趋势CTA的顶级私募机构,短期目标是三年做到十亿规模”,现在张展的目标是“做国内顶级量化投资机构,三到五年做到百亿规模”。
1703605827
1703605828 “我们的时候到了,沉淀了这么久,该到我们了。”张展说。
1703605829
1703605830 我把关于朋友圈言论的问题抛给张展。“以前我们希望跟市场大佬做比较,后来我就不愿意跟别人做比较了。”张展说,“(这)表达的不是一种狂傲的情绪,表达的是我们的一种态度,就是我们不在意跟任何人做比较。或者(把)在某个地方拿一个排名,作为我们的职业规划或人生目标。我们就是第一,也不需要跟别人去争,也不需要跟别人去谈。怎么说呢,就像是,不要跟这帮凡人一般见识。”
1703605831
1703605832 以前拜访大的机构或者行业牛人,张展都会发一条朋友圈。照片上,他永远是西装革履。现在,他不打算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了。他说自己已经过了“靠嘴来说自己做得好”的阶段了,财富效应才是最好的营销。
1703605833
1703605834 合作伙伴做尽职调查,权衡应该投哪一家。张展说他不大喜欢这种事情,他觉得那对他而言是一种侮辱。正如前面所言,他不想跟“其他基金”中的某一家做比较。
1703605835
1703605836 投资人拜访,张展现在的态度是不见面、不说话、不联系。“其实他要跟我谈的,跟周永赐、跟我的其他同事谈都够了。真要跟我谈,问的还是那些问题。市面上几乎不存在那种需要我才能回答他的问题的投资人,如果存在,他自己就已经做这行去了。”
1703605837
1703605838 媒体采访张展也全不感冒。他说交易门是他唯一还愿意接触的媒体,因为第一次采访时我们就有一个约定,会跟踪采访他三到五年。
1703605839
1703605840 这些社交和应酬,在张展看来“毫无意义”。别人怎么评价他,他也不在乎。最近一次采访,张展说他不打算再玩儿社交媒体。
1703605841
1703605842 5
1703605843
1703605844 事实上我没有对张展的这些言论表现出太多诧异。因为在这之前,他的合伙人就已经跟我爆料了他很多个性乖张的故事。
1703605845
1703605846 2016年8月,我在上海第一次见到周永赐。我前前后后约了他大半年,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错开。周永赐1990年出生,身高173厘米的他只有100斤,身材纤细得一拳打过去就会前胸贴后背。那几天他除了忙常规的业务,还要盯着上海新办公室的装修。
1703605847
1703605848 周永赐2013年跟张展认识。那时候张展还算典型的操盘手,周永赐在期货公司营业部带销售团队。两人互相认可,很快达成合作。张展做交易,周永赐负责交易之外的所有事务。
1703605849
1703605850 也许是业务谈判已经形成了惯性,跟周永赐聊的前半个小时,他都在谈他们如何设计产品,如何控制风险。他们有的产品止损线设到了0.95,用于期货的初始仓位不到10%,最高不超过15%。“轻仓保证一辈子不要破产,不清盘,不爆仓。我通过产品设计来实现轻仓,张展来做好顺势。”
1703605851
1703605852 周永赐首先爆料,张展并不是因为要见我才穿衬衣西裤。他认识张展三年,张展只有在一次户外拓展的时候穿了运动服,到海南旅游都穿衬衣西裤。“他可能已经习惯了工作跟生活连在一起。生活、做事都比较严谨,不苟言笑。”周永赐说。
1703605853
1703605854 2015年在成都,刚住进新装修的办公室时,张展每天戴个“防毒面具”办公。出资人自然不高兴,说你这不是影响公司形象吗?大家都好好的。张展拿一个很大的纸箱放在办公桌上挡住自己,这样经过他办公室的人就看不到他戴“防毒面具”了。
1703605855
1703605856 张展不抽烟、不喝酒,在办公室开会,只要有人抽烟,他立马戴上口罩。要是见其他合作伙伴之类的,只要有人抽烟,他起身就走。
1703605857
1703605858 有一次出资人找张展了解公司的状况,问是不是有问题需要沟通。“有!那个阿姨(行政),你给她点钱,让她回家。”张展对出资人说,“她不帮忙,就是最大的帮忙。”他质疑“阿姨”的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在年终聚会上,“阿姨”过来敬酒,说完客套话,喝完酒刚转身,张展就当着一桌子人的面把酒吐了。他说,这个关系他没有必要去维护。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太多,不是每一种关系他都需要去维护。生活中最宝贵的就是精力,不待见的人,他不愿意去浪费时间。
1703605859
1703605860 初到上海逛外滩,周永赐喜欢十里洋场、庄严气派。张展喜欢高楼大厦,最好在云端,住酒店他都要求楼层高一点。他的目标是有一天把办公室搬到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的总高为632米,是上海建筑高度最高、单体最大的商业综合体。
1703605861
1703605862 在地铁上,他们看到很多人没有笑容,认为这些人可能被魔都的高房价压垮了。但张展觉得那些人不快乐,是因为他们的能力跟城市不匹配。也许他们本来就该被这座城市淘汰,因为这座城市要引导世界金融的发展,就应该留给精英。
1703605863
1703605864 张展的性格受不了穷人,特别是好手好脚的乞丐。他曾经说自己以后有钱了,不会去捐给非洲难民,反倒会捐给研究高科技的人。“他要做的事情是两个极端,要么锦上添花,要么落井下石。跟他做交易一样,涨就追涨,跌就杀跌。”周永赐说。他也认为张展的某些观点跟很多人不一样,甚至欠妥,但“做投机,想法跟很多人都一样可能也不太好”。
1703605865
1703605866 张展以前觉得成都很好,没必要到上海。而一旦决定搬到上海,张展的理由就多了。“成本低大家都看得到,但是成都的缺陷也很明显。资金总量、金融市场活跃度、投资人思维都差几个层次,除了缺陷还是缺陷。”他说成都就是个金融荒漠,“量化对冲基金在这里没有任何生长的土壤”。
1703605867
1703605868 6
1703605869
1703605870 随着管理规模不断增加,张展在投资上也愈发专注。张展多年的好友、同为基金经理的曾盛敏说,张展的确看起来变化很多,但是一说到交易,说到风险控制、仓位管理,他就变得非常理性。
1703605871
1703605872 我尝试了解张展在管理资金规模暴增后的状态变化。他说,没什么变化,也谈不上新的挑战。因为他们的发展速度太快,没时间去琢磨,也没时间去庆祝。
1703605873
1703605874 “在我们看来,我们的能力本来就在那里。现在离我们的能力上限还远得很,稍微努力一点儿就可以达到。我们只是顺其自然地把我们该做的问题做好。”张展说。
[ 上一页 ]  [ :1.7036058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