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646575e+09
1703646575
1703646576 4.非金钱利益成本。非金钱利益交易是一种利益交换,公募基金管理人选择支付过度膨胀的证券交易成本,好让执行这些证券交易的外部证券公司多支付的那些成本返给基金经理,业内俗称返佣。其实这是使用某个券商交易通道的奖励计划。华尔街证券公司模仿航空公司搞的常旅客飞行里程累积计划,允许用这些“积分”来支付某些特定的费用,比如购买研究报告。不然的话,基金公司就得花钱(真金白银)购买。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由我们这些基金投资人来买单。这些其实都是基金公司伪装得很好的提高管理费收入的手段,最终增加的是基金公司的利润。这些非金钱利益成本根本不会公开披露,而且几乎不可能量化,所以也根本无法纳入我们计算基金投资成本的公式。但是不要忽略,这些确确实实是成本。
1703646577
1703646578 5.现金拖累。公募基金必须保持一定的现金头寸,以保证日常的流动性,满足任何种类的基金赎回(基民卖出基金)。保留现金意味着不能用这些钱来投资,也就不能产生投资收益。因此,现金会拖累基金业绩表现。有一份研究报告《如何做好主动投资》,它的作者是威廉·奥赖利和迈克·朴尔萨诺,其研究结果表明,大盘股基金的现金拖累造成的平均成本,按照十年期限估算,平均每年为0.83%。这尽管不是一项直接的费用,但是确实是一项投资成本,它又从你本来能够得到的投资业绩中拿走了一部分。
1703646579
1703646580 6.赎回费。如果想卖出你持有的基金,你必须支付一笔赎回费。赎回费直接付给基金公司。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限定赎回费最高不超过2%。这就像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自动取款机,你要取回自己的10万美元,要付2000美元的取现费。
1703646581
1703646582 7.转换费。如果你从一只基金转换到另外一只基金,尽管两只基金都是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但是公司还是要收取你一笔转换费。
1703646583
1703646584 8.账户维护费。有些基金要收取你一笔维护费,只是让你能有一个账户。
1703646585
1703646586 9.申购费。不要把申购费跟前端的销售手续费(佣金)混为一谈,这个申购费是你购买基金时直接支付给基金公司的。(中国国内首发基金称之为认购费。)
1703646587
1703646588 10.手续费(佣金)或者递延销售佣金。这项收费是付给经纪人或银行理财经理的,要么在你购买基金时支付,要么在你退出基金,赎回你持有的基金份额时支付。
1703646589
1703646590 [1] 1磅=0.4536千克。——编者注
1703646591
1703646592 [2] 罗伯特·希尔顿·史密斯和他的研究,后来被拍成一部很棒的纪录片《退休金大赌博》,2013年4月23日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纪录片频道首播。
1703646593
1703646594
1703646595
1703646596
1703646597 钱:7步创造终身收入 [:1703644826]
1703646598 钱:7步创造终身收入 第8章 投资营销谎言3:“我们的收益——你看到的就是你得到的”
1703646599
1703646600 太意外了,基金报告的投资收益并不是投资者真正得到的投资收益。
1703646601
1703646602 ——约翰·博格(先锋公司创始人)
1703646603
1703646604 大多数人都很熟悉基金广告里陈词滥调一般的免责声明:历史业绩并不能保证未来业绩。但是极少有人认识到,历史业绩的数据本身会误导投资者。
1703646605
1703646606 ——《基金公司如何合法操纵数据》(《华尔街日报》2013年3月31日)
1703646607
1703646608 给猪涂些口红
1703646609
1703646610 2002年,嘉信理财公司投放了一条相当聪明的广告,广告中有个典型的华尔街销售经理,他早上一上班正在他的电话推销办公室里发表演讲,鼓舞士气。“告诉你的客户,这是最火的热门股!热得像烈火!千万别提基本面——很糟糕。”他结束了早上的演讲,挥舞着纽约尼克斯篮球队的场边票,这是奖给那些获胜的销售人员的。他最后大吼一声给大家祝威:“我们来给这头猪涂些口红吧。”
1703646611
1703646612 只让我看好的那一面
1703646613
1703646614 1954年,达雷尔·哈夫写了本书《统计陷阱》。他指出:“无数的统计数据花招是用来愚弄人的,而不是用来告诉人真实数据的。”今天公募基金行业能够运用一种巧妙的方法计算并公告投资收益,其实就像约翰·博格所说的那样,基金公司报告的投资收益,“并不是投资者真正拿到手的投资收益”。后面我们会解释这种高超的玩弄数字游戏的魔法。在此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平均收益的误区。
1703646615
1703646616 下面的这张图显示了一种假设的市场行情,它上下波动,就像过山车一样。行情先上涨50%,再下跌50%,又上涨50%,然后又下跌50%,这样上上下下,结果其平均收益率是0%。你可能跟我一样会觉得,平均收益率是0%就意味着我没有亏一分钱。我们都大错特错了!
1703646617
1703646618
1703646619
1703646620
1703646621 图8–1
1703646622
1703646623 看看这张图,如果你开始用的是真金白银来做投资,比如你开始用了10万美元,那么到了第4年年底,你实际上亏损了43750美元,亏损比例高达43.75%!你以为你是盈亏平衡,可是事实上你亏了43.75%!你事前猜到会是这种结局吗?现在你也是个投资内行了,一定要注意!平均收益率有个内在误区——过于美化投资业绩,但其实这种业绩并不存在。
1703646624
[ 上一页 ]  [ :1.7036465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