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657097
1703657098
资本金是股东或借款人投入项目的权益性资金。资本金来源主要包括股东出资或借款人自筹两个方面,考察股东或借款人的出资能力需要综合分析其资产规模、销售收入、盈利能力、存量融资的到期偿还计划、对其他项目的出资计划等,判断本项目建设期内股东或借款人是否具备出资能力。从现金出资的角度看,股东或借款人的出资能力主要与货币资金余额、应收票据余额、高流动性资产状况以及建设期内的经营及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有关。根据《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09年第2号),项目资本金必须与银行贷款同比例到位,并与贷款配套使用。银行对于股东或借款人实力较弱的项目,可以要求资本金先于银行贷款到位,并先期投入使用。对于项目前期股东或借款人已投入的资本金,银行在进行信贷调查和审查时要核实其真实性,核实上述资金来源是否具有权益性资金的特征,特别需要明确的是股东借款不能视同资本金。对于项目超投资需追加贷款的,应要求借款人或股东配套追加不低于原比例的资本金。此外,为防止开发商“空手套白狼”,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资本金一般要求先于银行贷款到位。
1703657099
1703657100
本钱是负债的基础。企业有多大的本钱,就意味着其能且只能干多大的事情,以及负担多大的债务。杠杆率过高,超过了本钱能够承担风险的边界,风险就将会转嫁给债权人承担。因此,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或房地产项目,银行应认真核实项目资本金的额度、比例、出资人的出资来源、出资能力以及已投入项目建设的资本金的真实性等。
1703657101
1703657102
警惕形形色色的非权益性资金冒充资本金的风险
1703657103
1703657104
A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中部某省会城市一地块的开发,成立于2012年8月,原为某建工集团(以下简称建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2015年7月,建工集团为筹措本项目建设资金,将其持有的A公司90%股权转让给某信托公司设立的信托计划进行股权融资,金额6亿元,期限2年,信托计划到期时,由建工集团回购A公司股权。2016年5月,A公司为开发该地块向C银行申请16亿元开发贷款,期限3年,由建工集团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在未来A公司通过挂牌出让手续取得本项目B地块使用权并办妥土地证后,再追加B地块土地和在建工程抵押。
1703657105
1703657106
截至2016年4月末,A公司资产总额14.5亿元(主要为本项目建设形成的资产),负债总额5.2亿元(其中股东借款4亿元),所有者权益9.3亿元(其中6亿元为信托公司股权融资)。本项目尚在建设期,A公司无主营业务收入。
1703657107
1703657108
本项目位于该市三环内某商圈的核心区域,建设内容包括土地熟化(即土地一级开发)和房地产开发两部分,其中房地产开发部分又分为A、B两个地块。2013年1月,A公司成为本项目土地熟化的投资人,2015年底土地熟化部分已基本完成;A地块已于2015年2月挂牌出让,A公司取得了土地使用权并正在进行后续房地产开发;B地块预计2016年下半年挂牌出让,A公司继续取得该地块的可能性较大。
1703657109
1703657110
本项目土地熟化和房地产开发分别立项并取得批复,A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已经获得市发改委核准,并已取得“四证”;B地块由于尚未挂牌,也尚未申请项目核准。A地块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主要为住宅,规划总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B地块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主要为商业用房,规划总建筑面积51.2万平方米。
1703657111
1703657112
本项目合计总投资42.5亿元,建设资金来源为:股东投入资本金3.3亿元(占比7.7%),信托公司股权融资6亿元,股东借款4亿元(为股东以A地块土地抵押向某信托公司办理的债权融资),本笔业务融资16亿元(占比37.6%),预售款返投13.2亿元(占比31%)。截至2016年4月末,本项目已完成投资约10.2亿元,主要为项目土地熟化及A地块房地产开发投入。A公司按照住宅价格1万元/平方米、商用房价格1.5万元/平方米测算,本项目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其中A地块住宅销售收入18亿元(占比25%),B地块商用房销售收入53亿元(占比75%)。
1703657113
1703657114
A公司股东建工集团是以市政工程建设和房地产为主业,同时涉足商业、制造业、酒店等多个领域,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甲某。截至2015年末,建工集团合并资产总额310亿元(其中应收账款21亿元、预付账款37亿元、其他应收款11亿元,存货168亿元),合并负债总额223亿元(其中付息债务185亿元),所有者权益87亿元,资产负债率72%。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主要为建筑板块业务收入),利润总额7.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8亿元,资金链较为紧张。建工集团关联关系复杂,集团内部成员企业多为建筑及房地产业,企业之间在资金、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等方面往来密切,财务透明度较低。该集团承接了大量的政府市政工程、路桥建设及房地产项目等,受工程垫资、货款回笼延迟及其他因素影响,企业大量资金被上下游客户占用。同时该集团在建房地产项目较多(总投资超过150亿元),目前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较大,上述项目后续建设资金能否及时到位、项目建成后能否顺利实现销售并回笼资金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建工集团本部对外担保余额达95亿元,已超过其87亿元的净资产,且多为成员企业之间的关联互保。
1703657115
1703657116
C银行在审查本笔贷款过程中,发现本笔业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风险因素,进而否决了本笔贷款。
1703657117
1703657118
1.本项目的资本金比例过低。本项目总投资42.5亿元,股东已投入自有资金3.3亿元,信托公司股权融资6亿元,股东借款4亿元,且股东承诺本笔业务存续期内不收回其对A公司的股东借款,上述资金合计13.3亿元,名义资本金比例为31.3%。但审查注意到:(1)上述信托公司股权融资到期须由股东建工集团回购,但股东整体资金链较为紧张,能否按期回购上述股权融资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2)4亿元股东借款是股东以本项目A地块及在建工程抵押获得的融资,仍来源于负债性资金。因此,股东投入本项目的权益性资金仅3.3亿元,资本金比例实际仅为7.7%,银行融资承担风险过高。
1703657119
1703657120
2.本笔贷款的还款来源可靠性不高。本项目依靠预售款返投的比例过高(31%),A地块(主要为住宅)今后销售收入将主要用于本项目后续建设,而不是偿还债务融资,将进一步加大债权人的风险。本笔贷款的还款来源主要依靠B地块商用房销售收入,而B地块尚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且商用房(特别是超高层写字楼、家居办公写字楼及公寓)市场销售难度相对较大,未来A公司能否在3年的贷款期内取得B地块土地使用权并顺利完成项目审批、建设、销售及资金回笼,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1703657121
1703657122
3.本笔贷款的增信措施保障程度不高。本项目A地块及在建工程已对外提供抵押,拟为本笔业务提供抵押的B地块尚未取得土地使用权,需待B地块完成挂牌出让并办妥土地证后方能为本笔业务追加办理抵押,存在一定的抵押物悬空期;实际控制人建工集团目前已对外提供担保达95亿元,已不具备为本笔16亿元贷款提供担保的能力。总体来看,本笔业务增信措施的保障程度不高。
1703657123
1703657124
1703657125
1703657126
1703657128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第17章 不要迷信项目的未来效益
1703657129
1703657130
固定资产贷款通常需要靠投资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效益来偿还,银行在做信贷决策前,往往都需要对贷款项目的效益和偿债能力进行评估。但在信贷调查和审查阶段,银行评估测算的项目效益还是一种预期效益,能否实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信贷决策既需要预测结果做支撑,又不能迷信项目未来的效益。
1703657131
1703657132
对项目未来效益进行准确预测通常是比较困难的
1703657133
1703657134
信贷实务中,需要根据预测的借款人偿债能力或项目的效益做决策的情形非常普遍,而准确预测项目未来效益和偿债能力往往又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很多信贷决策人员往往过于看重预测的结果,而忽视预测的假设条件、技术参数和取值依据,忽视纸面上的预测结果与现实中的项目偿债能力往往有很长的距离,甚至不太关心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事实上,纸面上的预测是静止的,但现实时刻都在变化。就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而言,从项目开始建设到产出产品至少涉及完工风险、超投资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四重风险。
1703657135
1703657136
一是完工风险。投资项目有建设期,建设期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年五年,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工期拖延,如设备调试时间过长、技术衔接出现问题、配套工程或设备滞后、气候恶劣等等。建设期利息是资本化的,并计入总投资,建设期延后,往往会导致总投资超支,并可能带来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在贷款期限一定的情况下,项目延期投产无疑加重了后期的还款压力和还款风险。如果项目无法完工,则前期投入就全部变成沉淀成本。
1703657137
1703657138
二是超投资风险。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机器设备、土地厂房、安装工程的价格上涨、技术路线变化以及建设期延后等因素,很容易导致项目超投资。项目超投资将增加投产后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同时除非超投资部分全部由股东出资,否则将增加项目的债务负担,削弱项目的偿债能力,加大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1703657139
1703657140
三是技术风险。由于项目技术不过关,项目建成后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或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采用新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更低、品质更好、竞争力更强。
1703657141
1703657142
四是周期因素及市场风险。由于建设期因素,项目投产后的市场情况可能与项目决策时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当经济繁荣与衰退周期交替时,供求及价格趋势发生逆转,市场变化常常导致项目投产后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卖不出去。如前几年大量上马的煤炭、钢铁、水泥、煤制甲醇、聚氯乙烯、烧碱、尿素等项目,项目上马时市场一片繁荣,但项目建成投产时市场一片萧条,产品价格一泻千里,有些产品的价格甚至跌到项目上马时的1/3,一开工就亏损,销售收入甚至不能弥补变动成本。
1703657143
1703657144
此外,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传输的速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快,大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决策时滞,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波动效应。总之,项目投产后的产品市场情况如何,即东西能否卖得出去,销售量及销售价格如何,以及货款能否正常回收,是影响项目效益及偿债能力的最主要因素,而这恰恰是最难预测的。
1703657145
1703657146
预测的准确性与预测人员的立场和水平有很大关系
[
上一页 ]
[ :1.7036570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