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811452e+09
1703811452
1703811453 所以我只好等,一直到我们公司总裁去度假时,我才偷偷与美国运通签了合约……
1703811454
1703811455 如果我是美国运通的董事长,或是一个事业处的负责人,我会时常反问自己8个问题:
1703811456
1703811457 (1)我是否鼓励下属不断地推陈出新、贡献创意?部门的气氛又是如何?充满创造力、时时知道创新,还是了无生气、官腔十足?李世同(Walter Wriston)最近曾说:“一个官僚机构照样能够革新,只要突破现状不断改进,名利就会接踵而来。”
1703811458
1703811459 创造力和创新,通常在充满欢乐和热情的工作环境下才会发挥极致。相反地,在笼罩着权术斗争的恐怖气氛下,创造力是根本无法生存的。
1703811460
1703811461 (2)我会自问:“大家是否形同手足般地团结合作,还是有如无知的小孩一样明争暗斗?”
1703811462
1703811463 (3)我们是一群无拘无束的企业家,随时准备冒险从事新计划,还是我们根本就非常害怕犯错?西尔斯公司一位玩具采购人员,因为做错决定而使公司赔偿了1000万美元,事情发生时,我问西尔斯的老板:“你准备解雇他吗?”对方答道:“哦!当然不。我只会解雇从来不犯错的人。”
1703811464
1703811465 (4)我们在挽救失败和废物利用方面,是否投注太多的时间和金钱,以致没有足够的心力去开发运用我们的创新发明?
1703811466
1703811467 (5)我们是领导者还是追随者?是竞争对手在模仿我们的做法,还是我们在模仿他们?各位可能记得吉普林(Rudyard Kipling)写的一首有关航运巨子格罗特爵士(Anthony Gloster)的长诗,其中描述格罗特临终时对儿子提及竞争对手的话:
1703811468
1703811469 他们抄袭一切亦步亦趋,
1703811470
1703811471 但却无法抄袭我的心意。
1703811472
1703811473 他们满身大汗边跑边偷,
1703811474
1703811475 但却落后我一年半光阴。
1703811476
1703811477 (6)开发新产品一事,我们够努力吗?和默克公司(Merck)相比,我们的研究发展部门如何呢?默克公司去年投资在研究发展方面的金额是227万美元,等于营业额的8%,而IBM一年就投资了10亿美元。当然,对有些公司而言,用1亿美元并购别家公司比用100万美元开发新产品要来得容易多了。
1703811478
1703811479 (7)在现有的以及潜在的顾客心中,我们到底占何种地位?事实上,只要消费者一直认定我们的产品是最好的,那么我们就能在市场上居于无懈可击的地位……
1703811480
1703811481 (8)日本人正在做什么?既然他们有能力在电子、钢铁和汽车等行业凌驾美国之上,总有一天,他们也会对我们这一行造成很大的威胁,那时候,各位不要觉得意外。日本人有4大优点是我们西方人所欠缺的:
1703811482
1703811483 A.日本人比较关心员工。他们有一句格言:“衡量万物的尺度是人,而非利润。”这种做法似乎相当成功。
1703811484
1703811485 B.日本的律师很少[2]——平均每1万人才有1位律师,而美国每1万人就有20位律师(我无意冒犯今晚在座的21位律师)。
1703811486
1703811487 C.日本人不会强迫聪明又有才干的员工在65岁时退休(这一点特别吸引我)。
1703811488
1703811489 D.日本人一般不会被短期的利润所迷惑。短期利润有什么好?让我告诉诸位短期利润打动华尔街那群驴子的事!10年前,他们评估贵公司的股票是每股40美元,到今天,贵公司的利润已经高达5倍,但他们仍然只估每股43美元。诸位可有办法使公司脱离股票市场恢复自由之身?这可真是一大挑战!
1703811490
1703811491 摘自1986年3月18日,纽约第五十届广告调查基金会(the Ad-vertising Research Foundation)午宴演说:
1703811492
1703811493 拉警报
1703811494
1703811495 ……我个人事业开始于与盖洛普博士在普林斯顿一起工作的时候。盖洛普博士对广告调查的贡献远超过我们所有其他人加起来的贡献。我实在非常怀念他。
1703811496
1703811497 奥美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一共有两顶乌纱帽——星期一到星期三担任创意指导,星期四、星期五则担任调查指导。
1703811498
1703811499 牵着导盲犬的应征者
1703811500
1703811501 20世纪60年代早期,奥美的撰稿和美术设计仍然是各自独立的两个部门。当时菲德负责一家新的大客户——壳牌石油公司的广告撰稿。一个冬天的下午,他面试一位求职的盲人。
[ 上一页 ]  [ :1.70381145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