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811552e+09
1703811552
1703811553 拉警报的时刻到了!我们必须对客户提出严重警告:如果他们继续大做价格上的促销,而无力投资广告以建立品牌的话,他们的品牌将会得到悲惨的下场。
1703811554
1703811555 价格促销根本无法为品牌建立牢不可破的形象,而形象才是唯一能使品牌融人美国生活文化的不二法宝。”
1703811556
1703811557 我有一位故友——贝芙·墨菲(Bev Murphy),他发明了测量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尼尔森技巧,也曾担任金宝汤公司(Campbell Soup Com-pany)的总裁。有一次,我听到他说:“促销活动充其量只不过能使销售曲线暂时曲折一下罢了,除此无他。”
1703811558
1703811559 伦敦企管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的英瑞宝博士(Andrew Ehrengberg),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现代行销专家,他这么说:“降价活动可以诱使消费者试购品牌,但随后消费者仍然会像没事般地回复到他们原来使用的品牌。”
1703811560
1703811561 尽管如此,为何那么多的品牌经理仍然对降价手段执迷不悟?因为雇用他们的老板比较重视下一季的利润,对建立品牌缺少兴趣。而这些老板们又为什么这般迷恋下一季的利润呢?因为他们比较关心自己的股票权益,对公司未来漠不关心。
1703811562
1703811563 价格战有如毒药。问问那些上瘾的品牌经理们,疯狂大减价之后,品牌占有率的情形如何?他们一定会把话题转开。再试着问他们,促销是否增加了利润收入,同样,他们也会改变话题……
1703811564
1703811565 目前的行销人员,虽然继承前人所建立的品牌,却千方百计地使品牌栽入无名冢。迟早他们会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促销一个无人知晓的品牌。但愿老天发发慈悲可怜这些人!
1703811566
1703811567 行销人员所继承的品牌,有如稻谷的种籽。然而他们非但不播种,反而将之吃进自己的肚子里。
1703811568
1703811569 这批降价卖产品的恶棍,竟然也希望我降价销售我的产品!客户对广告代理商的酬劳讨价还价,就好像倒拿望远镜看东西一样。他们应该集中精力,使投资在媒体的85%广告费用发挥最大的销售效果,而不是老想在代理商的15%收入上剥削微不足道的小钱,因为前者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从来没有厂商因为剥削代理商而发了大财的。何况俗语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703811570
1703811571 大家同心协力,发出警报吧!告诉客户:建立品牌的是广告,而不是降价促销!
1703811572
1703811573 [1]1970年,奥美公司的营业额已达27500万美元。
1703811574
1703811575 [2]指人与人之间比较和谐。
1703811576
1703811577 ——译者注
1703811578
1703811579 [3]这篇演讲的部分内容在本书的第90~94页有摘录。
1703811580
1703811581
1703811582
1703811583
1703811584 广告大师奥格威:未公诸于世的选集(修订版) [:1703809550]
1703811585
1703811586 广告大师奥格威:未公诸于世的选集(修订版)
1703811587
1703811588
1703811589
1703811590
1703811591
1703811592 广告大师奥格威:未公诸于世的选集(修订版)
1703811593
1703811594 摄于法国杜佛古堡书房前——正在指挥奥美世界管弦乐团。
1703811595
1703811596 摘自1968年奥格威写给奥美公司全球分公司负责人的管理指南——《管理的原则》(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1703811597
1703811598 管理原则
1703811599
1703811600 我管理奥美公司已长达20年,在这期间从自身所犯的错误、伙伴的忠告、坊间的管理文献,以及盖洛普博士、鲁比肯(Raymond Rubicam)、马文·鲍尔等几位前辈,我学到很多。
1703811601
[ 上一页 ]  [ :1.70381155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