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828037e+09
1703828037
1703828038
1703828039 如果呈现在具体的背景下,任何一个数字都能令人难忘。我敢肯定,跟自己的胆固醇水平、新情人的地址、完成赛跑的时间,或是踩着最后期限完成的配额相关的数字,我们都记得住。讨厌数学的人,也有可能喜欢数字。
1703828040
1703828041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D.R.戈登(D.R.Godden)和A.D.巴德利(A.D.Baddeley)设计了一项经典实验,让潜水员在水下学习一张单词表,接着在陆地上接受检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背景环境的改变,且初始环境得不到恢复,回忆度会降低。这揭示了背景环境(语境)对记忆的影响。科学家们已经把“背景”概念从环境因素扩展到了我们学习新信息时所处的情绪,或学习时的时机。
1703828042
1703828043 最近,一项脑电图研究向参与者展示一系列图片(如狗、树和车),请他们指出图片展示的是否是有生命的物体,物体是否可用于室内,是否能放入鞋盒。42张图片里,有半数可给出肯定回答。部分参与者只看图片一次,另一些则可看三次。可针对可重复看图片的分组,研究人员继续控制条件:是在相同背景下多次看到图片,还是在不同背景下看。检验参与者记忆的时候,研究人员给他们看新旧混搭的图片,要他们找出哪些照片是自己之前看过的。最明显的研究发现是,较之只看了一次的项目,对重复看了三次的项目人们的识别度更准确、更迅速。这种辨识度创建在背诵(此处指的是“recollection”,意思是对细节的记忆)的基础上。然而,对在多种背景中看到的项目,人们同样表现出了更强的熟悉度。研究还证实,深度编码(deep encoding,如让参与者就物体是否有生命、大小如何、可用性如何做出评价)也能增进回忆。
1703828044
1703828045 在相同的背景下重复接触相同信息,能绑定内容项目与背景,有利于逐字记忆信息(背诵)。但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我们会在不同的背景下碰到各种事情。此时,我们必须要问:我们希望人们准确地回忆事情,还是差不多熟悉、能让他们在下一次采取对你有利的举动就行了?如果我们想要的是准确,那么,在相同的背景下多次展示相同的信息是有帮助的。如果差不多熟悉就够了,改变背景效果更好。
1703828046
1703828047 在创作内容的时候,以下问题也很实用:这一背景稍后可以再现、为检索记忆提供线索吗?比如,你成年之后重访过原来就读的高中吗?你可曾想过,很多事情你已经忘记了,但故地重游一下就激活了潮水般的记忆?在你期望受众记得某件事的时候,他们将置身什么样的背景下呢?你希望他们记住逐字信息(依靠背诵),还是要旨信息(主要靠熟悉)?
1703828048
1703828049 最近,我正帮助企业管理行为医疗公司莱拉(Lyra)创作一份演讲稿。演讲的目的是想表明,数据驱动技术怎样使得企业实现行为医疗,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演讲稿的一节内容里,我们想提出如下观点:数据驱动技术帮助用户准确地找到心理医护。为了使之形象化,我们展示了旧金山的地区地图,仿真用户在搜索发动机里输入不同搜索条件:“旧金山心理护理”“药物管理”“高质量抑郁症护理专家”“接受新患者、跟我的人际关系网是否有交点”“靠近我的办公室”。每一次搜索,地图上就会有些图标消失,这代表消除了不必要的点击。等演讲人向华盛顿州里士满的受众发表演讲,我们换上了相应的地图,方便受众更好地感受环境,并让地图充当记忆的线索。
1703828050
1703828051 拥抱感知
1703828052
1703828053
1703828054
1703828055
1703828056 创作一支感官交响曲
1703828057
1703828058 早些时候,我们讨论了这样的概念:令人难忘的故事包含感知、认知和情感元素,且三者比例恰当。大多数商业传播者能很自如地详述认知元素,列举事实、抽象概念和意义。这是一种保险的技术,能让人觉得自己通过指标、图表和图形带来了价值。
1703828059
1703828060 把大部分重点放在事实、抽象概念和意义上,有两个缺点。首先,记忆会比较弱。除非我们经常性地加以重复,否则让受众记住大量事实很困难,而重复在商业背景下又很难做到。有时候,我们只有一次机会留下印记。第二个缺点是,我们提出事实、抽象概念和意义(基本上也就是结论)的时候,很难控制这些结论。如果人们认为是自己得出结论的,更容易采取行动。而如果他们没有看到你的所见所闻,要得出结论很难。出于上述原因,我们需要在内容中插入感官细节。
1703828061
1703828062 演讲家兼作家约翰·瓦利恩特(John Vaillant)的TED演讲很好地示范了怎样在背景中放入丰富的感官细节。这场演讲的内容是人类和老虎有哪些共同之处。他叙述了自己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对老虎攻击的研究,他形容当地“是个艰苦偏僻的地方,毗邻朝鲜和中国,温度能低至零下40摄氏度……夏天雨水很多,昆虫多得叫人难以忍受……”他于2007年开始研究,听说了有人开枪打伤一头雄性东北成年虎的故事。“这些可是大型勐兽,”瓦利恩特说,“它们重达500~600磅,一跳能越过这座舞台……它们吃掉的俄罗斯人数量,跟灰熊差不多。”他继续说,老虎走到自己敌人的小木屋,找到了散发着他气息的物品,“把它们咬了个粉碎”。老虎守在木屋外头,直到射伤它的猎人回家,把他咬死在门口。
1703828063
1703828064 跟村民交谈过后,瓦利恩特发现,这种攻击是少见的例外情况。人类和老虎有很多共同点:这两个物种都是适应性很强的顶级食肉动物,记忆出众,能够复仇,还有能力解决问题。他演讲的其余部分着重谈到了老虎教给我们有关长期成功、互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教训。他的演讲影响力很强,因为我们在自己得出结论时更容易被说服,获得体验的感官细节后,我们能更轻松地做到这一点。瓦利恩特凭借丰富的细节打动我们的感官,得以在长达20分钟的TED演讲中维持了听众的注意力。我是好几年前看到他TED视频的,至今都能想起其中一些鲜活的细节。
1703828065
1703828066 把感知细节包含在内容当中、激活受众的感官,最好又最简单的办法是分享亲身体验。
1703828067
1703828068 1990—2003年,凯文·克雷格尔(Kevin Kregel)是美国宇航局的宇航员。我有幸采访了他,听他讲了从太空这一独特有利观察点回望地球的故事——不听一段这样的故事,对宇航员的采访总显得不够完整。克雷格尔回忆了自己的一次任务,那是在进入太空8天后:“航天飞机的驾驶舱比737大不了多少。稍微宽一点、深一点,但大得并不多。有六个侧窗,两个向上的天窗。我们关掉了驾驶舱里的所有显示器,关上了进入中隔舱的信道,因为那里有灯,必须保持常亮。四下里一片漆黑。尽管空间不大,我们所有人都能很好地控制身体,飘到了窗户边,把脸贴上去,你看不到其他任何人。你能看到下面的地球,还有星星,我们就这样飘了45分钟,听着Pink Floyd乐队的《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那感觉就像是你真的在飞,并不是在航天飞机里。没有人说一句话。没有人动弹。没有人碰任何东西。我们都对着自己面前那扇窗户,太阳最终升起来了,壮观之极。”他谦虚地做了个总结,“我猜,那跟在60年代嗑迷幻剂是一个感觉。”
1703828069
1703828070 亲身故事影响他人的记忆,不光是因为整条时间轴上都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行动,还因为(1)它们让你更容易记住,你有更大的可能去分享这些感官细节;(2)你有了背景故事,提供了更多的感官细节。如果人们对你自己经历过的故事存在疑问,你会发现回答起来很容易。如果有人问你阿尔·帕西诺故事的细节,除非你自己就是阿尔·帕西诺,否则你不会知道。如果有人问坐在厨房水槽里写文章的细节,除非你是多迪·史密斯,否则你不会知道;要么……除非你自己亲身试过。万一你真的把脚泡在厨房水槽里,创作出了自己的新演说辞呢?
1703828071
1703828072 别用容易被人忘记的图片
1703828073
1703828074 图片有能力点燃感官,但不是所有的图片对记忆都有着同等的影响力。这里有一些方法来避开那些容易遭到遗忘的视觉元素。
1703828075
1703828076 躲开老套的图片
1703828077
1703828078 尽管和文字相比,图片有着物理上的独特性,但它们还是可能因为太沉闷而遭到遗忘。随便上个图片素材网站,看看它们提供的商务人士图片吧,做瑜伽、拿着扩音器、端着笔记本电脑站在山顶上或麦田里——多么叫人尴尬。有时候,沟通人员也匆匆忙忙的,懒得费心思购买图片,我们甚至能看到这些图片的右下角甚至正中央保留着版权方的水印。许多媒体,诸如BuzzFeed、Mental Floss、Reddit、The Hairpin,甚至《赫芬顿邮报》,绝妙地领悟到了某些商业素材照片的荒唐。2011年,Hairpin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独自对着沙拉大笑的女人们》(Women Laughing Alone with Salad),连续几个月吸引关注,成为热门。
1703828079
1703828080 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老套的图片呢?为了回答,我们来看看哪些变量容易阻碍我们的创意思维:压力、时间限制、担忧、恐惧、未解决的问题,以及其他人的意见。此外,一些创作内容的人疏于观察。谁有时间去寻找与众不同的想法呀,谁有空等着光线恰到好处地照在地板上,或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东西?我们忙得根本注意不到身边真真切切发生的事情,因为我们正集中精力对付更为务实的问题,比如还要再开一场会,还要回复一封电子邮件。我们越是分心,我们的思考就越浅薄,我们的内容就越是琐碎、老套。只有当我们慢下来,全神贯注,我们才能够改进内容。
1703828081
1703828082 在素材网站上找到令人难忘的图片很难。而当我们置身社群、职场或身在旅途时,创作令人难忘的图片却很容易。因为后者对准的是真正的人。抓拍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提醒说,我们只需要“去生活,生活自会给你图片”。
1703828083
1703828084 使用生动的图片
1703828085
1703828086 为什么看到生动的图片,有助于我们记忆呢?“生动”究竟意味着什么?来自神经科学的研究证实,看到生动的图片时,杏仁核更为活跃。考虑到杏仁核在记忆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学习怎样创作生动的图片对我们肯定会有帮助。
[ 上一页 ]  [ :1.7038280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