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850797e+09
1703850797 然而,内外和谐并非单纯的认知活动。一如第三大原则所示,它还有一种身体上的要素。
1703850798
1703850799 策略性模仿,做有人情味的“变色龙”
1703850800
1703850801 人类天生擅长模仿。我们经常无意识地照着别人的样子做事,模仿他们的“口音和说话方式,他们的面部表情、公开行为和情感反应”。说话对象抱起双臂,我们照做;同事喝了一小口水,我们照做。可要是我们注意到这种模仿,往往会消极看待。我们会轻蔑地说:“有样学样。”我们嘲笑别人“亦步亦趋”、“鹦鹉学舌”,仿佛这种行为有失人类尊严。但科学家对模仿的看法截然不同。对他们来说,模仿的倾向非常“人类化”,是一种可以充当社会黏合剂和信任标志的自然行为。不过,他们起的名字并不那么够“人味儿”,称为变色龙效应。
1703850802
1703850803 变色龙效应
1703850804
1703850805 chameleon effect
1703850806
1703850807 人们经常无意识地模仿其他人(包括交际中)的姿势、怪癖和面部表情,这种心理学现象称为变色龙效应。心理学家巴奇和查特朗发现,如果有人模仿了你的手势或者身体姿势,你往往会更喜欢他们。
1703850808
1703850809 加林斯基、马达克斯和斯坦福大学的伊丽莎白·马伦(Elizabeth Mullen)携手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曾获业内奖项),检验模仿是否能深化内外和谐,提高打动他人的能力。
1703850810
1703850811 全新销售实验
1703850812
1703850813 他们使用了和从前研究相同的场景(出售加油站,及求职者和招聘人员的谈判),但新增了一个维度。练习开始之前的5分钟,一些参与者知悉了“一条重要信息”,该信息对所执行的任务做了额外说明。
1703850814
1703850815 成功的谈判人员建议,你应该模仿谈判对象的举止,以便达成更好的交易。例如,当对方摸自己的脸时,你应当照做。如果他靠在椅子上,或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你也应当那么做。不过,他们说,模仿的时候必须非常巧妙,不要让对方注意到你的小动作,要不然,这个技巧就事与愿违了。另外,不要放太多注意力在模仿上,焦点仍然是谈判的结果。因此,你应该找到一种前后一致、不让你分心的微妙模仿方式。
1703850816
1703850817 事实证明,“策略性模仿”成效显著。知悉模仿技巧的参与者,做得出奇地好,达成了极佳的效果。其实只有短短5分钟的通知和准备时间。在加油站场景中,“模仿对手举止的谈判代表,有更大的可能性达成双方均能获益的协议。”在招聘场景中,故意模仿的参与者比未曾模仿的参与者表现更好,而且并未对另一方造成不利影响。研究人员将这篇论文命名为《变色龙烤出了更大的馅饼,也尝到了更大的甜头》(ChameIeons Bake Bigger Pies and Take Bigger Pieces)。
1703850818
1703850819 加林斯基说,个中原因要到人类进化的根源上去找。在人类大脑进化的初始阶段,我们周围的大部分人都有亲缘关系,能够相互信任,但“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需要更复杂的理解力和人际互动”。故此,人们会根据环境的信号来确定自己能够信任谁。“在无意识中察觉自己跟别人步调一致,就属于这方面的信号之一,也是我们主动匹配对方行为模式的方式之一。”把我们自己的举止和发声模式调整得与别人一样,以便双方相互理解,这是内外和谐的根本。
1703850820
1703850821 还有一些研究也证明了模仿的有效性。例如,荷兰的一项研究发现,逐字逐句重复顾客订单内容的女招待,收到的小费比改述订单的女招待要多70%;同时,招待员若是模仿顾客的行为,那么顾客对自己的用餐体验更为满意。法国进行的一次零售人员研究,要求一半的店员模仿顾客的表情和非语言行为,而对另一半店员未作此要求。当顾客寻求销售人员帮助时,79%的人从模仿自己的店员那里买了东西,对未模仿顾客行为的店员,这一数值仅为62%。此外,跟模仿自己行为的店员打过交道之后,顾客“对店员和商店的评价都更为积极”。在杜克大学进行的一次实验中,调查员向被试展示一种据说是新上市的运动饮料,若是调查员以微妙的形式模仿被试,被试有更大的可能性说,自己愿意购买该饮料,并预料该饮料将取得成功。
1703850822
1703850823 一如换位思考和共情是异卵双胞胎,模仿也有个亲近的堂兄弟:触摸。相关的研究同样资料丰富,其中大部分来自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尼古拉斯·盖冈(Nicolas Guéguen)。例如,有几项研究都表明,要是餐厅服务员轻轻碰触顾客的手臂或肩膀,就餐者会留下更多小费。盖冈的一次研究发现,在夜总会里,若是男伴在提出要求时轻轻触摸女伴的手臂一两秒钟,女伴更容易答应与对方共舞。就算不在夜总会,而是男性索要女性的电话号码,情况也是一样。当然了,这两项研究都是在法国做的。另一项研究是调查员向陌生人收集请愿签名,大约有55%的人会照做。但要是调查员碰触别人的上臂,这个比例就会飙升到81%。就算在我们最喜欢的二手车销售环境中,触摸同样有用。如果销售员(所有的卖家都是男性)轻轻碰一下准买家,这些买家对销售员作出的评价会远远高于没碰触自己的销售员。
1703850824
1703850825 当然,模仿和其他内外和谐行为一样,需要灵活的技巧。一旦人们知道跟自己接触的人在蓄意模仿自己(在上述提到的实验中极少发现),便会带来相反的后果——他们会对你产生敌意。将自己的立场与他人调整一致,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说自己去过潜在客户度假的地方,或是你有叔叔住在她的家乡。那不是内外和谐,那是说谎。个中关键在于,有策略,讲人情,也就是说,讲人情要讲得有策略。
1703850826
1703850827 格温·马丁(Gwen Martin)深明个中奥妙。她从销售员做起,开始了自己的事业生涯。2007年,她与合伙人共同创办了NumberWorks。这是一家猎头公司,总部位于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为在复杂项目上有需要的组织提供会计和金融专业人士。这家公司在整个行业里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家。我听说,原因之一就在于马丁极强的销售能力。
1703850828
1703850829 于是,我动身去了明尼苏达州,还在事后做了一轮电话访问。我向马丁请教,有效打动他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当时,我还没看过以上的这些研究,她更是一点儿也不知道。但出乎我的意料,马丁一直反复提到销售环境下很少听到的一个词:“谦逊。”她对我说:“真正精于此道的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谦逊。他们采用的态度是,‘我坐小椅子,这样你才好坐大椅子。’”这就是通过约束自己的权力进行换位思考,也是内外和谐的第一大原则。
1703850830
1703850831 马丁还说,顶尖的销售员有着强大的情绪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但同时又能控制情感联结(emotional connection),不让自己跟着情绪走。他们对他人想法的驱动核心感到好奇,并会问相关的问题。这就是内外和谐的第二大原则:多用心,更要多用脑。
1703850832
1703850833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面对的是老奶奶,还是新近刚毕业的MBA,你都必须有能力与之保持同步,建立联系”。
1703850834
1703850835 她怎样描述这种能力呢?她说:“可能听起来很奇怪,但我把这种能力叫做‘变色龙’。”
1703850836
1703850837 外向人不一定是最优秀的销售人
1703850838
1703850839 性格内向的人“挡位挂在自省上”,性格外向的人“挡位挂在回应上”。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性格中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天生就是销售的好手。
1703850840
1703850841 性格外向的人能成为最优秀的销售人员。从这种性格的标准定义上看,原因很明显:“特别外向的人好社交,自信、活泼、寻求刺激。”打动他人需要与他人互动,而社交环境,有可能让内向的人精疲力尽,而外向的人却乐此不疲。外向的人对与他人在一起感到舒服,意味着他们不害怕提出要求。不管是说服潜在客户聘请你的公关公司,还是请火车上的陌生人跟你换个座位,这种自信都能帮得上忙。外向的人友好、合群,意味着他们更容易投入热闹的谈话,建立关系,甚或最终达成交易。最后,外向的人天生爱寻求刺激,由此焕发出来的能量和热情可以感染他人,从而有利于完成各种影响或说服工作。好社交、自信、活泼、寻求刺激,成了打动他人的理想性格特征。
1703850842
1703850843 许多分析师说,“在我们的文化中,销售人员代表了典型的外向性格”,他们是“理想外向人”的化身,也正是他们塑造了西方社会。不足为奇,外向的人往往从事销售职业,大多数销售指南也高度赞扬这种外向和社交能力,研究证实,在招聘销售人员时,管理者会有意识地寻找具备这一性格特点的候选人。
1703850844
1703850845 “性格外向的人是最优秀的销售人员”这个观念太深入人心了,以致我们都忽视了一个小小的缺陷:几乎没有证据能够证实这一观念。
1703850846
[ 上一页 ]  [ :1.7038507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