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851632e+09
1703851632 如果你学过经济学,经历过冷战,或玩过几局桌游,应该熟悉囚徒困境。基本情节如下:A和B都因犯罪被捕,但警方和检察官没有足够的证据定他们的罪。于是他们决定将两名犯罪嫌疑人分开审讯,对他们施加压力。如果A和B保持沉默,两人都只会被判轻刑。如果他们都坦白,两人将分别蹲6个月的大牢。但如果A招供,B保持沉默,B将入狱10年,A当庭开释。反过来说,如果B招供,A保持沉默,A蹲10年大牢,B当庭开释。显然,A和B合作的结果会更好,也就是说,两个人都牢牢闭上嘴巴。可只要有一方信不过另一方,他就是在冒险:伙伴可能会背叛他,害他长期入狱——这就是所谓的两难困境。
1703851633
1703851634 全新销售实验
1703851635
1703851636 2004年,以色列跨学科研究中心、美国空军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社会科学家招募被试进行这一博弈。但他们把博弈改了个名字。他们对一组被试说,这是“华尔街博弈”;而对另一组被试说,这是“社区博弈”。把“标签”改成没有害处的样子,这小小的把戏就能显著改变人的行为吗?绝对能!
1703851637
1703851638 在“华尔街博弈”中,33%的被试选择了合作,重获自由。但在“社区博弈”中,66%的被试实现了互利结果。标签帮助人们解答了“与什么相比”的问题。它把游戏放入背景当中,暗示了目标期待,改变了近一倍人的行为。
1703851639
1703851640 1975年,芝加哥公立学校的5年级教室里,就发生过类似的情形。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学生随机分成3组。过了一个多星期,教师、校工和其他人告诉一组学生,他们超级讲究干净整洁——他们的教室是全学校最干净的。他们告诉第二组学生,要保持整洁——清理垃圾桶,整理课桌,保持教室清洁。第三组是对照组。之后,研究人员评估了教室里的垃圾,并对比了实验前后的垃圾多少情况,结果一清二楚。第一组学生是最干净整洁的——仅仅因为他们事先被贴上了“干净整洁”的标签。贴上积极的标签,有助于学生在和他人对比时给自己设定一个框架,提升了他们的行为。
1703851641
1703851642 微量的负面信息,不但无害反而有益
1703851643
1703851644 在打动他人时,负面因素能变成正面因素吗?2012年,3名营销学教授对此作了研究。在一组实验中,他们要求被试假设自己想在网上购买登山靴,并为之提供了某一品牌登山靴的信息。对一半的被试,研究人员列出的全是登山靴的正面信息:鞋底花纹粗,面料防水,5年质保,等等。对另一半被试,研究人员列举了相同的优点,但随后又列出了一项缺点——这款靴子只有两种颜色。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在接受了少量负面信息之后,购买该款靴子的可能性反而比只接受了正面信息的人要大。
1703851645
1703851646 标签效应
1703851647
1703851648 lable effect
1703851649
1703851650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标签效应。
1703851651
1703851652 研究人员把这种现象称为“瑕不掩瑜效应”:“在对目标的积极描述中,增加微量负面细节,能对描述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但“瑕不掩瑜效应”似乎只适用于两种情况。
1703851653
1703851654 第一,处理信息的人必须处于研究人员所说的“低努力”状态。也就是说,他们并未全力以赴地关注所做决定,没花太多心思处理信息——可能是因为忙,也可能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1703851655
1703851656 第二,负面信息必须与正面信息相吻合,而不是相矛盾。这里,对比又一次带来了清晰。“核心逻辑是,在已经接触了大量正面信息之后,人们碰到轻微负面信息,反倒突出或加强了正面信息。”
1703851657
1703851658 有潜力比有实力更受青睐
1703851659
1703851660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过了卖果酱、德语软件、略有瑕疵但好用的登山靴。但要推销自己,使用什么样的框架最好呢?我们的第一直觉(也很合乎情理),应该是使用“成就”框架——强调自己做成的交易,经自己的努力而起死回生的事业部,以及自己获得的奖项。
1703851661
1703851662 但2012年,斯坦福大学的扎卡瑞·托马拉(Zakary Tormala)、杰森·齐亚(Jayson Jia)和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诺顿(Michael Norton)在一篇有趣的论文中做了大量调查,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方法。他们说,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强调自身潜力。
1703851663
1703851664 全新销售实验
1703851665
1703851666 研究人员让被试假想自己是全国篮球协会的总经理,正要核准球员的合约。一部分被试要向一位有5年经验、赛场统计数据不错的老球员提供合同。另一些被试则要向一位新秀提供合同,该新秀在未来5个赛季,预计能达到老球员现在的赛场统计数据。平均而言,被试为资深球员提供了年薪400万美元的合同,买下他在第6年效力。但他们说,对新秀的第6个赛季,他们愿意支付给他超过500万美元。
1703851667
1703851668 类似地,研究人员又在Facebook上为同一名喜剧演员测试了两段不同的广告。一段广告说,喜剧演员凯文·谢伊(Kevin Shea)“有望成为新一代巨星”;另一段广告说,“他就是新一代巨星”。第一段广告比第二段广告带来的点击率更高,受众也更喜欢。针对这个有些奇怪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们写道:“在某件事上有潜力,比实际擅长这件事更受青睐。”
1703851669
1703851670 研究人员认为,人们往往觉得潜力比成就更有趣,是因为潜力带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让人更深入地发掘评估对象,故此评估过程开展得更细致,从而产生了更多更好的理由,以说明选择对象的优势。所以,下一次自我推销的时候,不要一味强调你过去取得的成绩,还要强调自己未来希望达到什么成就。
1703851671
1703851672 有想法,更要有做法
1703851673
1703851674 打动他人的,不只是要求本身,更是明确的行动路径,促使他们前往目的地。
1703851675
1703851676 找到问题并建立适当的框架之后,你还有一个步骤。你需要给人们开辟一条切入的辅道——行动的路径。
1703851677
1703851678 有人对大学食品募捐活动做了一次研究,说明了这一观点。研究人员要学生们对同伴进行提名:一组人“最不可能”进行食品募捐,另一组人“最有可能”这么做。接着,研究人员又把这两组人各分两半。他们给“最不可能”组和“最有可能”组的一半人写信,指名道姓地向他们发出呼吁,请他们捐赠一种特定的食物,信里还附着地图,说明他们应该把食物放在哪个地方。几天后,研究人员又给这些学生打去提醒电话。
1703851679
1703851680 每个组的另一半人(同样是“最不可能”和“最有可能”组的一半)则收到另一封不同的信。研究人员在称呼栏只写着“亲爱的同学”,而不是具体的人名。信中没有对食品的种类提出要求,也没有附加地图。他们没给这些学生打去提醒电话。
1703851681
[ 上一页 ]  [ :1.70385163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