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865574
比特币网络大小很难测量,因为它随时都在变化,而且没有一个中央权威机构。有些人通过研究给了一些估计:往高说,每个月可能有100万个IP地址成为比特币网络的节点(也可能是临时成为节点)。往低说,大约只有5 000~10 000节点永远在线并处理交易。这个数字有点出乎意料得小,但是截至本书完成时,并没有证据表明永远在线的节点数量在升高或降低。
1703865575
1703865576
1703865577
1703865578
1703865579
图3.9 区块传播时间
1703865580
1703865581
注:展示了区块被网络中不同数量(百分比)的节点接受所花费的时间。
1703865582
1703865583
资料来源: Yonatan Sompolinsky和Aviv Zohar, 加快比特币交易的传播速度 (Accelerating Bitcoin’s Transaction Processing,2014)。可从下述网址获得https://eprint.iacr.org/2013/881。数据由Yonatan Sompolinsky和Aviv Zohar授权使用
1703865584
1703865585
存储空间需求
1703865586
1703865587
完全有效的节点必须永久在线,这样才能接收到所有的交易数据。一个节点离线时间越久,当它重新连接到网络的时候,就需要越多时间来更新所有交易。这些节点还需要把完整的共识区块链都存储下来,也需要有好的网络连接,确保可以接收到所有交易并将其转播给其他节点。目前的存储空间大约要几十个GB(见图3.10),一台台式机就能满足要求。
1703865588
1703865589
最后,完全有效节点必须维护在交易中产生的(交易的输出)、未被消费掉的比特币的完整列表,这个列表最好放在内存而非硬盘里,这样,在接收到一个交易信息的时候,节点才能快速查看、运行脚本,验证签名是否有效,然后把交易放入交易池。到2014年年中,大约有4 400万的交易被纳入区块链,其中有1 200万个交易产生的比特币没有被使用。还好,这个数据不大,可以很容易地放进1G内存里。
1703865590
1703865591
1703865592
1703865593
1703865594
图3.10 区块链的大小
1703865595
1703865596
注:全节点必须保持整个区块链,在2015年年底,区块链大小在50GB以上。
1703865597
1703865598
轻量节点
1703865599
1703865600
除了完全有效节点之外,还有一种轻量节点(nightweight nodes),或者称为轻客户端,也叫简单付款验证(Simple Payment Verification,简称SPV)客户端。事实上,在比特币系统里的大部分节点都是轻量节点。这些节点不会存储整个比特币区块链,它们只存储它们所关心的、需要进行核验的部分交易。如果你使用一个钱包软件,那里面就会有一个SPV节点,这个节点只会下载向你的账户付款的交易及区块头部。
1703865601
1703865602
一个SPV节点的安全等级远不如全节点。它可以核验那些很难被挖到的区块——因为它有区块头部数据,但它不能核验一个区块里所有交易记录的有效性——因为它没有所有的交易历史记录,也没有那些未被消费的比特币的列表。SPV节点只验证那些和它们相关的交易,所以它们必须依赖那些全节点去验证网络上的其他所有交易。这虽然是一种安全性上的妥协,却不是个坏主意:轻量节点依赖全节点去处理那些比较难的工作,但当某个区块由于某些原因未被矿工挖出来时(挖矿成本巨大),这些轻量节点也会做一些核验来确保这个区块不会被拒绝。
1703865603
1703865604
作为一个SPV节点可以节省很多资源。区块头部的大小只是整个区块链的千分之一。所以轻量节点不需要几十G的存储空间,只需要几十MB即可,即使一部智能手机也能成为比特币网络的轻量节点。
1703865605
1703865606
比特币是一个开源协议,比特币网络一定是由实现方式各不相同的软件系统在无缝交互。这样,即使有些软件系统有缺陷,也不至于使整个比特币网络瘫痪。比较好的现象是,人们用不同的语言不断地重新实现协议,有些人用C++、有些人用Go语言,还有不少人用其他语言。不好的现象是,绝大部分的节点都会调用比特币官方客户端的资源库(bitcoind library),这个库是比特币核心代码开发者们用C++开发的库,而且有些节点用的是过时的版本。所以,即使在同一时间,大家运行的客户端都略有不同。
1703865607
1703865608
[1]竞态条件也可理解为紊乱情况。——译者注
1703865609
1703865610
1703865611
1703865612
1703865614
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数字货币与智能合约技术 3.6 限制与优化
1703865615
1703865616
最后我们要谈一下比特币协议的一些内在限制,以及优化的难度。在比特币2009年刚问世的时候,它的协议有许多内在的硬性限制,那是因为在那时没有人会想到它会发展成一个重要的国际货币。比如每个区块的平均时间、块的大小、每个区块的签名数目、切分性、比特币总量、区块奖励结构等。
1703865617
1703865618
比特币的总体数量与记账奖励很可能永远都不会改变,因为那样经济影响太大。矿工与投资人都在比特币现有的框架内投入巨资,如果这个框架改变了,会对他们产生巨大冲击。所以,社区基本达成共识,不管这些特性好或不好,都不应该改变。
1703865619
1703865620
但其他一些方面的改善可以让所有人受益——因为一些初始设计事后来看确实不太合理。其中最主要的是比特币系统的交易处理能力。每秒钟比特币网络到底可以处理多少交易?这个硬伤来自对区块大小的硬性规定,每个区块大小限定在1MB,每个交易大约是250字节,所以每块最多容纳4 000个交易。平均每隔10分钟,有一个矿工获得记账权利,所以每秒钟只能处理7个交易,这就是比特币网络的交易处理能力!似乎改掉这些限制只是需要改掉源代码的某些常数这么简单,实际上却并不容易,后面我们会简单分析一下原因。
1703865621
1703865622
比特币的交易处理能力到底属于什么水平?和前主流的一些信用卡公司相比,比特币这个处理能力实在太低了。我们可以做一下比较:维萨(Visa)平均每秒处理2 000笔交易,峰值每秒处理10 000笔交易。贝宝(PayPal)的交易处理能力比维萨弱,但峰值时每秒也能处理100笔交易。比特币无法处理这种量级的交易。
1703865623
[
上一页 ]
[ :1.7038655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