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904819e+09
1703904819
1703904820 2005年被称为以互联网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概念提出的一年,在这一年,第三方支付服务公司在专业化程度、市场规模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1703904821
1703904822 在运营方式上,第三方支付机构从支付网关模式向增值空间更大的账户模式转变。大量互联网支付通过商户和消费者注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完成。
1703904823
1703904824 在这种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机构真正作为一个平台,处于交易流程中资金和信息的重要停留节点,并且基于平台上交易的资金流和信息流,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获得更大的服务创新和价值创造空间。
1703904825
1703904826 可以看到,这一阶段的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基础支付服务的同时,开始向客户提供各种类型的增值服务,如缴费、转账、还款、授信、保理和咨询,显著提升了资金的周转效率,改善了客户体验。
1703904827
1703904828 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概念逐渐被消费者和商户企业所认同和接受。第三方支付还款已经成为除绑定银行卡还款、网上银行还款和银行柜台还款之外的第四大还款途径。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开始享受到第三方支付带来的安全与便捷。
1703904829
1703904830 2008~201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异军突起,交易额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100%,2012年达到十几万亿元,艾瑞咨询集团预计到2015年可达近40万亿元(见图1–3)。
1703904831
1703904832 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互联网支付服务发展迅猛,从2006年的48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6.89万亿元,增加了22倍。2005年,中国互联网支付注册账户规模为3 000万,2008年就达到近2亿,至2009年达到5亿。到2012年年底,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互联网支付账户总量为12亿,其中单位支付账户313.85万个,个人支付账户11.97亿个。第三方支付机构用这些支付账户开展的互联网支付交易金额为3.47万亿元,共7.34亿笔,交易额达到其互联网支付服务交易额的50%,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摆脱了单纯为银行的支付服务角色。
1703904833
1703904834 至2012年,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量、支付业务金及客户备付金已分别占全国总规模的82%、95%和93%。第三方支付已成为中国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703904835
1703904836
1703904837
1703904838
1703904839 图1–3 2005~2015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增长趋势
1703904840
1703904841 这一时期超常规增长,也暴露出诸多无序特征。例如,第三方支付企业金融风险管理跟不上快速发展的要求。不少第三方支付企业将客户备付金挪用于企业其他投资,新兴互联网支付手段也增大了洗钱、套现、赌博和欺诈等非法活动的风险。
1703904842
1703904843 2010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及其细则,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对市场规则的建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至此,第三方支付业进入了规范发展期。业内市场绝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纳入央行监管范围,业内经营规范逐渐成形,行业自律管理组织也逐渐出现。
1703904844
1703904845 经过这一时期的爆发式增长和市场规范,中国第三方支付迅速登上全球电子支付浪潮之巅。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不仅在规模上全球最大,业务种类也是全球最全的。“在银行卡领域,中国落后欧美20年;在芯片卡时代,中国落后5年;而在互联网支付领域,中国的差距仅有一年甚至更短。”
1703904846
1703904847 201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6.89万亿元,交易笔数超过100亿笔,交易规模约占全球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的53.9%。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 812亿元,交易笔数超过21亿笔,交易规模约占全球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16.81%[1](见表1–2)。
1703904848
1703904849 表1–2 201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交易情况
1703904850
1703904851     交易/发行金额(万亿元)   交易数量   互联网支付   6.89   104.56亿笔   移动支付   0.181 2   21.13亿笔   银行卡收单   3.75   15.19亿笔   预付卡   0.057 6   3.92亿张  在以POS机为依托的第一代支付领域,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银行卡收单业务市场份额也处于世界前列。201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银行卡收单交易额达到3.75万亿元,交易笔数超过15亿笔。同年,全球实力较强的非银行专业收单机构,如美国第一资讯、德国的ConCardis、B+S,其中交易额最高的ConCardis也不过397亿美元,而中国的银联商务2012年交易额达到7 611亿美元,前者只相当于后者的5%。2012年,中国预付卡机构的预付卡发行金额达到575.55亿元,发行量接近4亿张。
1703904852
1703904853 总体上,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交易,包括传统的银行卡收单规模都已在全球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见图1–4)。
1703904854
1703904855
1703904856
1703904857
1703904858 图1–4 中国与全球第三方支付市场比较
1703904859
1703904860 互联网浪潮的爆炸式增长催生了支付宝、财付通、快钱、汇付天下等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欧美的支付习惯是信用卡和支票,而美国支付体系分工极为细化,欧洲又没有统一的第三方支付体系,日本的支付习惯也偏重信用卡。因此国外第三方支付机构更多开展狭义的B2C、C2C等电子商务支付服务,企业规模不是很大。而中国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不仅狭义的电子商务支付交易规模大,还有代付水电燃气费、银行卡收单等业务,排名在前列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体量都很大(见表1–3)。例如,2012年,支付宝交易额达到2 889亿美元,笔均交易额43美元。国际同类第三方支付机构PayPal交易额仅1 450亿美元,笔均交易额60美元。
1703904861
1703904862 表1–3 国内外主要第三方支付机构2012年交易数据比较 (单位:亿美元)
1703904863
1703904864  国际第三方支付机构   交易规模   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   交易规模   PayPal   1 450   支付宝(Alipay)   2 889   Authorize.net/Cybercourse   880   汇付天下(ChinaPnR)   925   Amazon Payments   250   财付通(Tenpay)   892   Google Wallet   140   快钱(99bill)   826   Square   100   易宝支付(Yee pay)   426   Braintree   20   环迅支付(IPS)   182   PayEX   10   银联商务(UMS)   7 611   iDEAL   7   通联支付(All In Pay)   912   FirstData   58         ConCardis   397         B+S   7        阶段三:移动互联网浪潮酝酿重大变革(2013~2020年)
1703904865
1703904866 2012年是移动支付突破元年,未来10年是移动支付发展的黄金10年。基于智能手机上的SNS(社会性网络服务)、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和支付等应用都取得了突破,以智能终端和移动网络为依托的第三代支付风起云涌。
1703904867
1703904868 中国银联预计移动支付增长率为100%~200%,是第三方支付的新增长点,远高于互联网支付30%左右的增长预期和预付卡业务20%左右的增长预期。
[ 上一页 ]  [ :1.7039048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