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905194e+09
1703905194 然而,微信的出现使三大运营商忽然意识到,它们有可能和银行一样沦为单纯通道,微信才是真正的对手。但是,相比于微信,运营商的劣势明显:它们缺乏将自己的用户转换为支付客户的基础;营利过于依赖自己的通道功能;利用自己的通信业务展开相应的支付业务,却忽视了用户对于支付已然形成的使用习惯。也正因为如此,通信运营商的停滞不前使它们错过了最好的创新机会,错过了引领移动支付法则、构造移动支付营利模式的最佳时机,而被微信、支付宝抢占了先机。
1703905195
1703905196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互联网通信运营商在第三批支付牌照发放时,终于也拿到了支付业务牌照。电信天翼电子商务、联通沃易付和中移电子商务都获得了支付牌照,其许可的经营范围为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另外电信和联通还可以开展固定电话支付(见表1–8)。
1703905197
1703905198 表1–8 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业务
1703905199
1703905200
1703905201
1703905202
1703905203  运营商   第三方支付企业   母公司      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      联通支付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      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  电信运营商具有把通信业务与支付业务绑定,给予消费者超级优惠的潜在优势。目前中国国内手机用户已超过11亿,通信账户一旦激活成为更具服务内容的账户,可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而且,电信运营商一旦进入行业供应链领域,也可能通过绑定商务通信业务,发挥极大的价格竞争优势。
1703905204
1703905205 但为了夺回主动权,通信运营商们首先考虑的是借助通道的垄断,以行政力量打压创新型支付企业。2013年上半年的微信收费之争就是最佳例证。通信运营商们一方面不甘坐视自己原本的通道利益被大幅度抢夺,更多的是希望借此机会打压新生的微信支付,使自己有接入通信服务的可能性。虽然最后在工信部的介入下,微信收费的争论最终平息,但是运营商一直将这柄收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腾讯公司的头上。
1703905206
1703905207 此外,运营商也试图通过与互联网巨头合作,进入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领域。
1703905208
1703905209 2013年8月,中国电信和网易共同打造的新一代即时通信社交产品——易信诞生。
1703905210
1703905211 易信与微信相比,都是即时通信社交软件。相对于微信,易信可以跨运营商、跨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并且可以免费发送短信和语音留言,这更是透露了其取代收费短信的雄心壮志,甚至只要注册了易信,就可以免费获赠300M的流量。乍一看,诸多功能的免费给用户提供了不少实惠,但是这些看似优于微信的功能也存在隐忧。因为易信可以不经过对方同意便加对方为好友,而且只要知道对方号码就可以随意发送短信和留言,用户的隐私没有保障。更滋生了恶性营销,可能有大量的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通过易信平台发送或拨打,打扰用户。
1703905212
1703905213 易信推向市场较为仓促。上线一周后,产品体验并没有达到预期。有不少网友反映,电话留言响应太慢,七位用户中只有两位接到过电话留言,且延迟至少在半小时以上,剩下的用户电话留言基本石沉大海。
1703905214
1703905215 显然,用户体验更好的产品、更安全稳定的产品,才是最后的赢家。
1703905216
1703905217 软硬件技术供应商
1703905218
1703905219 在以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为主的支付模式中,为第三方支付提供技术支持的技术供应商主要分为两类:硬件技术供应商,以及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如芯片技术厂商、软件提供商和终端支付设备提供商等)。互联网通信运营商和终端支付设备提供商的技术发展促进了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发展。
1703905220
1703905221 软件提供商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网关(即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各大银行之间的接口)的搭建、终端设备应用开发等技术服务。芯片技术厂商和终端支付设备提供商主要为终端支付提供技术支持。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上的终端支付解决方案百花齐放,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终端支付方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线上POS机技术、全手机终端(内置感应模块)、卡技术、类POS手机终端技术(Square、盒子支付)等。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芯片技术厂商和终端支付设备提供商数量众多,但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因而公司规模有限。
1703905222
1703905223 中国嘉振制卡集团是一家卡片制造为主要业务的芯片技术厂商,然而尽管其在建行供卡商中排名第一,工行供卡商中排名第二,其市场份额依旧无法占据绝对优势,在支付端的供货额估计仅为10%左右。
1703905224
1703905225 外包服务商
1703905226
1703905227 外包服务商是指专门为金融机构和支付公司从事商户的拓展和维护的公司,代表型企业有杉德银卡通等。这类公司处于支付市场的底层,主要是接受来自支付公司的基础业务外包,如POS机网络铺设、安装、培训以及技术支持,与支付业务本身的价值增值关系不大。
1703905228
1703905229 目前,大多数支付企业还未达到足够规模以拓展专门的底层服务外包商企业,该类业务多由自己企业的部门完成。因此,单独成立公司的并不多。
1703905230
1703905231 杉德银卡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杉德集团旗下一家专业为银行卡金融机构和其他发卡机构提供POS机专业化服务的公司。公司通过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大力开拓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金融POS机网络平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支付解决方案,并提供银行卡特约商户开拓、金融POS机投放、商户培训、POS终端安装、现场维修维护、耗材配送等相关的POS机专业化服务,为发卡机构和商户提供基于金融POS机网络平台的增值服务。
1703905232
1703905233 监管机构
1703905234
1703905235 第三方支付是一个以依靠创新为主,对支持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兴产业。在其起步早期,政策监管相对放松,对于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近年来市场格局的逐步稳定,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行业管理要求不断提升。
1703905236
1703905237 多方监管格局稳定。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需要相应的市场监管。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支付结算规则制定,对银行及金融结算组织的经营资格、资金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对第三方支付这类非金融机构开展支付业务颁发许可证及监管,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及管理办法等。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2号令出台以后,中国人民银行逐步将占市场业务规模绝对多数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纳入监管范围,并在充分征求市场意见并严格遵循基本监管原则的前提下,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规范性文件。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推动成立了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通过行业自律组织推动市场行为向促进创新、规范管理的方向发展,初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内部控制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格局。
1703905238
1703905239 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跨度较大,每类业务的监管主体也不尽相同。银监会监管存款类金融机构,负责对银行开展各项业务监管;保监会负责监管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保险产品准入和经营进行监管;工信部负责监管电信运营商的手机支付业务内容,监管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移动互联网支付业务;国家发改委物价部门指导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定价;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管理境内外汇账户,监督经常项目的汇兑行为和资本项目下的交易、汇兑,监管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跨境支付。
1703905240
1703905241 监管框架日趋完善。随着第三方支付发展,在客户备付金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出现了一些迫切需要加以规范的问题。为此,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形成第三方支付领域的监管框架体系。此外,证监会、发改委物价局也出台了相关规定(见表1–9)。
1703905242
1703905243 表1–9 第三方支付有关法规一览
[ 上一页 ]  [ :1.70390519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