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905305e+09
1703905305 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数据沉淀,特点是有大量时间连续性和动态及时性很强的数据流。如果在这些数据流上进一步加载社交网站、移动社区中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即时评价,更能及时准确地判断企业未来获取资金流的能力。
1703905306
1703905307 把第三方支付平台上个人账户的工资流水、理财产品销售和收益流水,与个人网购交易信息、行为信息、社交信息进行综合,也能对个人消费的未来还款能力进行模型预测,形成不同于银行以个人存款为依据的个人消费信用评价模式。
1703905308
1703905309 以这些数据流为根本,可以及时对企业信用和个人消费信用进行评级。在此意义上,第三方支付机构是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信用中介商。从信用评级向信贷服务延伸,第三方支付机构还能成为信贷中介商。
1703905310
1703905311 三是数据流营销价值。对银行、商户等产品和服务生产商而言,消费者、商户、银行等三边客户网络集聚在同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相互提高了对方网络的客户转化率,还能进行更精准的客户营销,从而使商户、银行均实现了更大的销售规模。
1703905312
1703905313 电子支付是一系列资金与交易数据的流动、交换和验证,支付交易数据承载了资金信息、产品和服务品类信息、行为信息、空间和位置信息、时间信息等多维度信息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把消费者、商户、银行等三边客户网络的大量交易数据流累积记录在同一个支付平台上,这使第三方支付机构比双边市场任何一边的经营机构都更容易掌握准确深入的客户网络信息。
1703905314
1703905315 运用先进的数据挖掘工具,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的资金用途与需求、消费行为与偏好、信用特征等丰富多样的信息。这既可用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进一步改善支付流程、客户体验,更可用于各边客户网络的精准营销和深度营销。
1703905316
1703905317 在此意义上,第三方支付机构是提供数据流营销价值的数据服务集成商。
1703905318
1703905319 四是需求衍生价值。第三方支付作为典型的需求协调型双边市场,其所协调的需求具有极大的衍生性。任何交易都最后归结为支付。反之,以支付服务为起点,可以衍生出任何交易服务需求。
1703905320
1703905321 由于银行、商户、消费者等多方客户网络都汇聚在同一支付平台,它们的外部性能吸引更多的生产者、服务者网络加入这个平台。而更多生产者、服务者网络的加入又将放大支付平台各边客户网络的外部性,形成一种持续的正反馈。
1703905322
1703905323 由此,从支付服务这一最基础性的服务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新服务,以满足各边客户网络更多的需求。这些服务可能与支付相关,也可能完全脱离了支付。
1703905324
1703905325 反过来,市场创造型和受众创造型双边交易平台,因为已经聚集了大量双边客户网络,也会在交叉的网络外部性所形成的正反馈激励下衍生出第三方支付平台。
1703905326
1703905327 在此意义上,第三方支付机构可发展为满足综合服务需求的超级服务集成商。
1703905328
1703905329 由此可见,一个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逻辑,是一个动态价值链的发展过程(见图2–1)。第一阶段,快捷支付价值链;第二阶段,信用服务价值链;第三阶段,数据营销价值链;第四阶段,综合服务价值链。
1703905330
1703905331 目前,中国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仍处于第一阶段,仅少数的已经步入第二阶段以上。总体来看,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价值链深化拓展和升级的空间还很大。
1703905332
1703905333
1703905334
1703905335
1703905336 图2–1 支付双边市场运营机构的动态价值链
1703905337
1703905338 创新型第三方支付与传统第三方支付的双边市场不同
1703905339
1703905340 为什么有了传统第三方支付机构运营的双边市场,还出现了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运营的双边市场呢?
1703905341
1703905342 第三方支付从早期的网关支付平台发展为账户支付平台,有着深刻的原因。虽然传统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都是双边市场运营机构,但它们对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又有很大不同。
1703905343
1703905344 一方面,封闭式与开放式网络技术系统的分化是双边市场平台差异形成的基础。
1703905345
1703905346 与预付卡支付、银行卡支付、POS机支付、固定电话支付等各种电子支付方式相比较,由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有线电视支付相应形成的第三方支付交易平台价值潜能有显著不同。
1703905347
1703905348 从网络开放性、人机交互特征来看,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与其他支付方式分属O型、C型两类(见表2–1)。
1703905349
1703905350 表2–1 O型网络与C型网络的比较
1703905351
1703905352     O型网络   C型网络   网络性质   封闭式专用网络   开放式公共网络   代表性网络   ATM网络、POS机网络、电话网络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后的数字电视网、加载互联网的电力网   代表性支付方式   预付卡支付、POS机支付、电话支付   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   网络模式   内部专用网络+公共客户终端/公共网络+个人终端   公共网络+电脑个人终端/公共网络+个人智能终端   跨网络关联   该网络与其他网络中的人和机器完全隔离   该网络中的人与机器完全可以和其他网络系统中的人与机器实现广泛互联互通   人机交互模式   机器提问、人回答   机器展示、人选择、机器响应   人机交互方式   密码数字   密码、文字、数字、视频、音频乃至指纹、触觉等各种方式   支付客户地位   处于被动交互地位   处于主动地位  总体上,O型网络特点为封闭的网络、被动的支付客户、单一的人机交互;C型网络特点为开放的网络、主动的支付客户、丰富的人机交互。
1703905353
1703905354 依托O型网络,通过人机交互能积累每笔交易的金额、时间、内部结算流向等数据,但这些信息上没有加载关于支付交易人的详细信息,而且这样的系统无法加载其他商业系统。因此,O型网络很难实现数据流信用生成价值、数据流营销价值和需求衍生价值。建立在O型网络上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也难以从快捷支付价值链向信用服务价值链、数据营销价值链、综合服务价值链的发展升级。而依托C型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比较容易实现各阶段价值链的跨越式发展。
[ 上一页 ]  [ :1.70390530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