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90697e+09
1703906970 在传统的纸基支付体系中,商业银行垄断了中间层。而在电子支付体系的中层,网络信息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上由银行业提供支付工具的垄断性格局,出现了一大批市场化的支付服务机构。
1703906971
1703906972 银行作为现代经济中企业和个人的账户管理者所起的特殊作用,即信息记录、交流与信用功能,正是这些功能使得银行成为整个支付体系的主体,并使各种非现金支付工具得到创新与发展,支付效率不断提高,交易成本下降,社会经济对银行的依赖性更强。
1703906973
1703906974 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非银行机构,是从中间层嵌入电子支付体系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虽然没有吸收存款的特权,但其对批量客户账户簿记系统的信息记录与信息交流功能非常强。不管是提供跨行支付清算服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还是纯粹提供交易信息处理服务的机构,或者是提供同城或跨区域支付清算服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信息大集中产生的信息记录与信息交流功能超出单家商业银行。
1703906975
1703906976
1703906977
1703906978
1703906979 图3–8 电子支付体系结构
1703906980
1703906981 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运营的双边市场植入电商、社交网络、通信运营商、企业信息管理网络等其他非银行平台中。通过把商品和服务交易信息流、社交信息流、企业生产管理信息流与支付清算信息流整合,产生了不同于商业银行以存款为基础的信用。
1703906982
1703906983 在电子支付体系的下层,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支付需要做相应的信用支撑。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信用主要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个人,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起到补充作用。
1703906984
1703906985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这种信息集成和信用生成功能,对支付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强了社会经济对其依赖性。这些功能的发展和深化,也将使第三方支付在电子支付体系中层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不断提升。
1703906986
1703906987 从上层来说,法币发行机构尚不可取代。中央银行之所以处在电子支付体系的顶端,是因为央行在纸基(法币和票据)支付体系中就垄断货币发行权,自然也垄断了电子支付体系中的电子货币发行权。
1703906988
1703906989 传统的纸基支付体系中,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根源就是充当银行业的清算中介。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央银行诞生背景也大多是因为整顿混乱的钞票(银行券)发行局面。而且中央银行通过法律授权,在金融系统内处于核心地位,取得国家大部分铸币储备的控制权,通过商业汇票的再贴现提供额外现金和铸币能力,并获取可观的铸币税收入。
1703906990
1703906991 央行的基础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制约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与扩张功能:二是垄断大额资金结算。这主要是因为跨行的支付结算所涉及的清算金额巨大,任何一家第三方机构都可能无力承担。
1703906992
1703906993 但随着电子化货币发展,央行的作用机制会发生变化。在过去十数年中,由于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不仅货币总量已经几乎终止了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而且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力也在稳步下降,央行的铸币税也不断减少。
1703906994
1703906995 在电子支付体系的上层,应该没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位置,但仍有两个重要问题。
1703906996
1703906997 第一,如果央行的大小额实时支付系统尚未满足电子支付体系的实时最终清算需求,会有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补缺。
1703906998
1703906999 如果这个系统在跨行清算方面不能做到全天候实时清算,必然影响电子支付体系的整体效率。在有最终清算需求的市场力量作用下,必然会有机构来补充上层的缺位现象。目前在中国,中央银行的清算系统由事业单位运营,显然还不能完全满足电子支付体系的最终清算需求。因此,会有市场化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主动填补这个需求。但这只是暂时性的,中国人民银行终会下决心提供实时最终清算服务。
1703907000
1703907001 第二,如果新型电子货币向内部货币(类似于银行制造的债券类交换媒介)或私人货币的方向发展,可能会出现专事虚拟货币清算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1703907002
1703907003 例如比特币。2013年,德国央行已正式承认比特币,比特币可用于缴税和其他合法用途。比特币是网络虚拟货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任何人都可以下载运行比特币客户端并参与制造比特币。它通过密码编码、复杂算法的大量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不存在伪造的可能。这些特性其实非常类似于历史上黄金作为通货的特性,也类似于银行券早期发展的情况。
1703907004
1703907005 网络虚拟货币如果最终发展成为内部货币或私人货币,则必然会加速电子支付体系上层的央行地位变化。有可能央行会吸收专事新型网络虚拟货币的第三方最终支付清算机构,参与承担上层的职能。这会相应地大大加重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整个电子支付体系中的分量。
1703907006
1703907007 比特币、Q币能否发展成为货币
1703907008
1703907009 互联网金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互联网世界的虚拟货币。比特币和Q币是其中两种形式。
1703907010
1703907011 最近比特币颇为不太平。2013年10月2日,著名地下交易网站“丝绸之路”被查封,此前,4月,比特币曾币值暴跌;5月,美国国土安全部查封了比特币最大交易平台Mt.Gox在美国银行的账号。不过这些并未动摇比特币的根基。比特币网络是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网络,根本没有服务器可封。只要比特币客户端仍可运行,该网络即可维持运作,比特币的发行与传输依然安全、可靠;即使部分比特币被“没收”,剩余的比特币也不会受任何影响。
1703907012
1703907013 即使所有政府均明令禁止比特币的流通,它也只能限制比特币与法币的公开兑换,而无法禁止比特币在爱好者手中的流通以及个人之间的私下交易。这是它在安全性上与其他中心化电子货币的本质区别,也是比特币拥有越来越多的支持者的最重要原因。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比特币已经拥有比较坚实的价格基础,尽管不排除未来大幅震荡的可能,但在算法本身未发现重大缺陷的前提下,它的价格已经不可能清零。
1703907014
1703907015 德国政府认可了比特币的法律和税收地位,成为全球第一个正式认可比特币合法身份的国家。德国政府将比特币归类为货币单位和私人资金,意味着与比特币相关的商业利益将被征税,但个人使用比特币仍将免税。
1703907016
1703907017 不过,4月以来的事件说明,监管机构对于比特币日益重视,Mt.Gox事件意味着美国政府已经扼守住比特币与美元兑换的通道,“丝绸之路”事件则意味着美国政府已经有能力打入比特币市场内部。
1703907018
1703907019 作为货币发行非国家化思想的典型代表,比特币的狂热支持者天生拥有逃脱货币监管的追求,这一追求常导致其有意无意地忽视现有法律规范,例如比特币银行的设立、比特币赌场的运营等,甚至以虚拟物品和电子货币的双重标准刻意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如果一旦出现恶劣的诈骗事件或大面积亏损,势必为比特币带来更多变数。以“丝绸之路”事件为标志,监管机构深度涉水比特币,标志着比特币走到了十字路口:向左,是曾经的理想主义,打造完全自由、独立、拒绝监管的去国家化货币;向右,是比特币赖以普及的现实主义,在基本合法的前提下,把货币发行非国家化的实验向现实世界持续推进。极客们要么呆在虚拟世界里玩弄精致美妙的数字货币,要么弯下腰来捡起叮当作响的现实货币,在严厉的监管之下,再无第三条道路可选。
[ 上一页 ]  [ :1.703906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