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907870
1703907871
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以后,中国的银行卡业务进入了产业化的高速发展过程。为促进行业的发展,银联参照国际银行卡行业的办法,进一步细化了收费管理细则,制定了《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并于2003年12月得到央行的批复(银复[2003]126号)。这个办法调整了银行卡跨行交易收费办法和标准,放开了收单机构收取的商户结算手续费,只规定发卡机构收益和银联网络服务费的比例。其中,餐饮娱乐类商户、发卡方和银联的收益为1.6%;一般类商户,发卡方和银联的收益为0.8%。
1703907872
1703907873
这次的价格调整极大地促进了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从银联成立前的年跨行刷卡额不到1 276亿元,到2012年达到16.5万亿元,增长了128倍。但是,也随之而来了一些问题。
1703907874
1703907875
首先,随着银行卡受理规模的大幅增长,虽然扣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但是商家总体承担的刷卡手续费越来越多。据统计,2012年16家上市银行刷卡手续费收入总计为1 047亿元,相当于万科一年的房地产销售收入,四大行刷卡手续费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工行和建行更是超过200亿元。按照发卡方70%的收益估算,全行业刷卡手续费收入已超过1 500亿元。
1703907876
1703907877
在实体经济经营持续困难的情况下,银行刷卡手续费暴增,引起了商户的不满及各方的关注。特别是餐饮、百货商超行业对于刷卡费率较高非常不满,导致商户、银行、银联多次发生矛盾冲突。2004年、2006年、2009年,深圳、上海、重庆、广州、南京、温州、昆明等多个城市多次上演商家联合罢刷的风波。
1703907878
1703907879
其次,在商户回佣负担过重的同时,2003年的费率调整,由于固定了发卡、银联收费,放开收单机构的费率,收单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无序化。收单机构大打价格战,导致利润微薄。为了吸引商户存款,收单行往往对刷卡规模大的商户低价让利,有时甚至将自己的两成手续费全部让出,还帮助商户向发卡行、银联支付手续费。
1703907880
1703907881
最后,收单银行及收单机构为了争抢市场、获取存款,经常更改行业代码,套取低扣率行业,这是跨行业套利。同时,出于历史原因,各地银联与各家银行的管理体制、分润模式不一致(大致有10种分润模式),造成收单利益存在分配差异,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异地收单,即跨地域套利。
1703907882
1703907883
在价格双轨制下,必然会出现在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套利和寻租。数十种银行卡收单价格类别更会出现各种套利混乱。银联及中国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采用各类措施进行检查、处罚,也很难维护住这个价格体系。而且,这进一步强化了银联的垄断地位,也造成银行对银联的不满。
1703907884
1703907885
2013年1月,经过多次调研、协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优化和调整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的通知》,大幅下调刷卡手续费。行业主要分成餐饮娱乐类、一般类、民生类及公益类四大类,手续费标准分别由原先的2%、1%、0.5%、0调整至现行的1.25%、0.78%、0.38%、0。其中,餐饮娱乐类降幅达到37.5%,其余降幅在22%~24%之间。并且对于费率较高的餐娱类、一般类设置了封顶费率(见表4–1)。
1703907886
1703907887
表4–1 国家发改委银行卡手续费调整(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
1703907888
1703907889
商户类别 发卡行服务费 银行卡清算组织 网络服务费 收单服务费基准价 餐娱类:餐饮、宾馆、娱乐、珠宝金饰、工艺美术品、房地产及汽车销售 0.9%,其中房地产和汽车销售封顶60元 0.13%,其中房地产和汽车销售封顶10元 0.22%,其中房地产、汔车销售封顶10元 一般类:百货、批发、社会培训、中介服务、旅行社及景区门票等 0.55%,其中批发类封顶20元 0.08%,其中批发类封顶2.5元 0.15%,其中批发类封顶3.5元 民生类:超市、大型仓储式卖场、水电煤气缴费、加油、交通运输售票 0.26% 0.04% 0.08% 公益类:公立医院和公立学校 0 0 按照服务成本收取 注:1. 单店营业面积在100(含100)平方米以下的餐饮类商户按一般类商户标准执行;2. 未在表中列出的行业按照一般类商户标准执行;3. 收单服务费标准为基准价,实际执行中可以此为基础上下浮动10%。
1703907890
1703907891
此次刷卡费率下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益凸显的“罢刷”以及收取消费者手续费等问题。对扩大消费,降低流通成本,支持企业发展,以及进一步发挥银行卡刷卡消费在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1703907892
1703907893
微观上,这也极大地激励了商户受理银行卡的积极性和动力。如果有更多商户愿意布设POS机,消费者就能更方便地刷卡消费,有利于改善消费者的用卡环境。虽然短期内刷卡费率下调对银行的刷卡业务收入会有一定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因费率下降,POS机装机量可能会大幅上升,交易量上升可以弥补费率下降带来的损失。同时,中国的消费零售总额整体上仍在持续增长,“蛋糕”不断变大。所以,会迎来POS机消费增长的又一个高潮。就像当年手机通信费用下降后,中国手机用户大幅增长,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手机通话国家。
1703907894
1703907895
事实证明,2013年第二季度银行卡消费金额7.42万亿元,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3.9%,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刷卡费率的下降幅度。
1703907896
1703907897
通过上述历史回顾可以看到,伴随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刷卡手续费呈现一步步降低和逐渐市场化的过程。客观上,目前中国的POS机刷卡手续费率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美国Square的成功就在于其大幅降低了信用卡的刷卡成本,但其降低后也仍然有2.75%,高于中国费率。
1703907898
1703907899
但在美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因此多次爆发过商户与银行、Visa、万事达的冲突及官司。2003年,Visa、万事达多次因为数千家商户集体诉讼,被裁决借记卡收款,分别被裁决赔偿商家20亿美元、10亿美元。2012年,两大组织又被裁决要求支付给商户72.5亿元美元赔偿金和手续费折扣。
1703907900
1703907901
总之,银行卡收单价格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方博弈的过程。经过这次价格调整,中国银行卡收单价格体系相对比较合理,但仍有3个问题有待解决。
1703907902
1703907903
第一,推动信用卡与借记卡差别化定价。目前仍将信用卡与借记卡统一定价,不利于信用卡业务发展。信用卡刷卡消费时,银行代垫了刷卡资金、资金成本、坏账率、积分返点等,信用卡实际刷卡费率至少要到1.5%,发卡行才能保本。其中包括0.5%的资金成本、0.2%的积分成本,以及坏账、运营等其他成本。而借记卡本来就是持卡人的自由资金,不存在资金成本、坏账率,因此借记卡的刷卡成本仅是电脑的单次运算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多数国家借记卡的刷卡费率,远远低于信用卡,甚至有的国家已经降到趋近于零。
1703907904
1703907905
但是由于中国先发展借记卡,借记卡存量很大,如果大幅下调借记卡费率,银行方面的反弹力度会较大。一直没有区分信用卡、借记卡的刷卡费率,导致信用卡刷卡费率偏低、借记卡费率相对成本较高。但由于这个价格不平衡发生在银行体系内部,再加上银行体系赢利较为丰厚,所带来的不利就在银行内部化解了。
1703907906
1703907907
第二,逐步统一各行业刷卡手续费定价。刷卡手续费按各行业差别定价,造成高扣率商家的不满。据统计,在2010年总的刷卡交易金额中,宾馆餐饮类等商户占比4%,但却贡献了全部手续费的25%;而房地产、汽车销售、批发类等商户占80%的刷卡金额,却只负担了全部手续费的17%。
1703907908
1703907909
首先,赢利水平高低不应该成为定价的依据,因为赢利水平的高低与提供支付服务的银行、银联没有关系,支付公司没有调节各行业收益的权力,只有政府的税收有调节收益高低的责任和义务。认为不同行业的赢利水平就不一样,能够承受的扣率水平不一样,这种观点缺乏合理的依据。
1703907910
1703907911
其次,根据不同行业的风险程度高低可以差别定价,但是根据统计,各行业的风险差别没有如此之大。对珠宝等高风险、易变现的行业收取较高扣率,也缺乏合理的依据。
1703907912
1703907913
正是因为人为保留差别扣率,导致银联、中国人民银行、各家银行花费很多资源,包括成立协会来进行价格检查、管制、惩罚。如果取消行业扣率的差别,只保留公益类商户的优惠,就不会浪费如此多的资源。
1703907914
1703907915
第三,减少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过多干预。由于刷卡手续费争议较大,价格制定权从中国人民银行转移至发改委,这样的价格形成机制违背了减少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原则。刷卡手续费问题并不涉及每个消费者,本质上是商户与银行之间的博弈。这属于市场行为,应该采取更加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比如各个行业协会与支付协会代表谈判商定并以协议的方式确定价格。
1703907916
1703907917
如果这个价格调整的通知,不是以国家发改委文件的方式出现,而是以各行业协议的方式,发改委只是该通知的见证人而已,那么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就确立了。一旦某方违背了协议,应该是以法院判决为解决方法,不用政府出面或委托某方承担价格管理的职能。
1703907918
1703907919
即使一定需国家发改委出面调停,也应该是只规定一个比较粗略的上限,由各家机构在市场中自行博弈,决定采用什么样的价格水准,而不是现在如此细致地规定各行业的价格并要求严格执行。
[
上一页 ]
[ :1.7039078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