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913143e+09
1703913143
1703913144 1987—1991年,从杠杆收购到破产。20世纪80年代杠杆收购战略风行美国,为了抵御被他人杠杆收购的威胁,南大陆公司管理层于1987年斥资52亿美元主动发起了杠杆收购。但1987年的股灾导致公司无法发行垃圾债来进行融资,于是不得不拆分出售旗下子公司的股权来弥补高达4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Chief Auto Parts、零食板块和1 000多家门店等重要资产在1987年至1990年被陆续出售。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很多石油公司开始流行在加油站附件建造便利店,这对当时的7-11造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公司的现金流都被用来还债,已没有能力对门店发展做进一步的投入,导致了竞争力进一步下滑。1990年10月,深受债务问题困扰的南大陆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并把70%的公司股权转让给日本的合作伙伴伊藤洋华堂。至此,7-11开启了日本时代。
1703913145
1703913146 1992年至今,7-11的日本时代。1991年3月,南大陆公司由于得到了日本方面4.3亿美元的注资,成功走出了破产保护。此后,7-11的发展进入了以日方主导的时代。尽管美国地区的业务此后也在不断发展,但更具有意义的是,以7-11为代表的便利店业态被日方在亚洲市场发扬光大。
1703913147
1703913148 日方收购了南大陆公司之后,对管理层和业务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尤其在本土化方面,董事长铃木敏文对于加盟制度、信息系统、供应链体系都做了非常深入的调整。1993年到1997年,短短4年内,公司在日本的门店数迅速从5 000多家飙升至7 000多家。同时在业务上做了很多革新,引入了天气信息管理系统、第五代IT管理系统。2000年,公司顺应时代发展,建立了电商网站7dream.com,同时开始试水外卖配送。2001年又积极尝试金融服务,通过自建银行IY Bank(Seven Bank的前身),在各门店内安装了ATM机。到2003年,7-11在日本的总门店数已经突破了10 000家。2004年,公司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和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经营京津地区业务,在北京的第一家门店也在同年正式开业。2005年,伊藤洋华堂成立了Seven&I Holdings Co.,于当年9月在东京股票交易所上市,而美国地区业务7&Eleven, Inc.正式成为Seven&I Holdings Co.的子公司。同年,IY Bank的ATM机器安装了10 000台。从2005年至2014年的10年里,公司的门店数量从11 310家增长到17 491家,营业收入也从2.5万亿日元稳定上升至4万亿日元(见图6-4-1)。
1703913149
1703913150
1703913151
1703913152
1703913153 图6-4-1 1974—2016年7-11在日本的门店扩张情况
1703913154
1703913155 资料来源:7-11日本官方网站。
1703913156
1703913157 日本便利店行业分析
1703913158
1703913159 日本是亚洲地区较早尝试推广便利店业态的国家。根据日本特许经营协会的数据,2015年日本共有54 505家便利店。截至2016年2月,日本的便利店行业规模约为910亿美元,前三强分别为7-11、罗森便利店(Lawson)、全家超市(FamilyMart),共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见图6-4-2、图6-4-3)。
1703913160
1703913161 随着零售行业竞争的加剧,行业集中度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进一步提升。2016年9月1日,全家超市和Circle K Sunkus的母公司Uny正式合并成全家Uny公司,旗下“Circle K”和“Sunkus”便利店品牌统一改用“全家”。收购完成后,全家超市的总门店数截至2016年2月底共有18 006家,超过了罗森。
1703913162
1703913163
1703913164
1703913165
1703913166 图6-4-3 2016财年日本便利店的市场销量(10亿日元)及份额
1703913167
1703913168 资料来源:7-11日本公司年报。
1703913169
1703913170 罗森于1975年在日本开展便利店业务,目前行业规模仅次于7-11,三菱商事控股33.4%。截至2016年2月底,罗森在日本共有12 395家门店,其中加盟店6 000多个,单店每日接待顾客约1 000万人次,2015年在日本地区的营业收入约173亿美元。和7-11类似,罗森也积极在海外开店,中国是它最大的海外市场,截至2016年2月底,已在重庆、北京、上海、武汉分别开设了110家、34家、458家和5家门店。
1703913171
1703913172 全家超市创办于1981年9月1日,原是西友商店(1983年改名“株式会社西友”)子公司,后来成为伊藤忠商事子公司(控股37.66%)。截至2016年2月底,全家超市在日本有11 656家门店,2016财年的营业收入为2万亿日元。尽管全家超市在日本地区的市场份额排在7-11和罗森之后(收购Circle K前),但它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市场的业务拓展要比7-11和罗森顺利得多。全家超市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门店于2004年开业,到2016年2月底,已在中国大陆开设1 530家门店,其中上海有980家门店,在中国台湾地区有2 985家门店。
1703913173
1703913174 7-11的竞争优势
1703913175
1703913176 科学的扩张战略
1703913177
1703913178 7-11日本实现快速扩张的另一大法宝是实行“加盟为主、直营为辅”策略。加盟模式分为A类和C类,主要区别体现在楼宇和土地的产权归属上,具体差异参见表6-4-2。
1703913179
1703913180 表6-4-2 截至2016年2月底7-11日本的加盟类型
1703913181
1703913182
1703913183
1703913184
1703913185 资料来源:7-11日本公司年报,弘章资本研究团队整理。
1703913186
1703913187 近三年,7-11日本的加盟店占比一直保持在97.3%。公司总部对于加盟商拥有极强的管控能力。加盟店仅负责店面中商品、服务的销售以及人员管理,选址、物流配送、设备、信息系统、咨询服务均由总部提供。
1703913188
1703913189 经营能力远高于同行
1703913190
1703913191 与同行业相比,2015年7-11日本的单店日均营业收入为656 000日元,明显高于竞争对手33%,体现了公司高效的管理能力(见图6-4-4)。
1703913192
[ 上一页 ]  [ :1.70391314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