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963909
事实上,《纽约先驱报》的报道已广泛传播了信息。接下来的几天,从早到晚,络绎不绝的观光者或搭乘宾夕法尼亚铁路设置的专线,或搭乘各种各样的车辆,熙熙攘攘地赶来。当时正值严冬,新泽西乡村白雪皑皑。在12月31日新年前夜,这天也是1970年的最后一天,实验室正式对公众开放,大约有3 000多人冒着风雪严寒,涌进了门罗公园,只为一睹神灯的光彩。
1703963910
1703963911
虽然法布里忧心忡忡,生怕第一次展示会出现让爱迪生丢面子的事,但这次展览毫无疑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位《纽约先驱报》的记者激动地报道,“实验室被25只灯泡照得通明,办公室和会计室里有8只,另外20余只照亮了街道、仓库和连接的房屋。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详尽地给客人解释问题,并做着各种电的实验……许多人以为爱迪生是一位穿着讲究、傲气的先生,但此刻惊讶地发现,他朴素和蔼,用着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解释着他的伟大发明。”在实验室里,那些身穿晚礼服的绅士们、穿着华丽长裙的太太们和乡下来的孩子们,都前拥后挤、目瞪口呆地注视着那藏在梨形玻璃灯泡里发出的迷人光芒。
1703963912
1703963913
这次成功的展示,使纽约的投资商们对新的电灯发展充满信心,同意支付给爱迪生57 568美元,作为下一阶段的费用。这时候,爱迪生必须想办法,把门罗公园临时配备的、让几周来众多参观者震惊的系统,真正形成有商业价值的、实用的电力网,满足繁华的纽约市的用电需求,同时在价格上要比油价低。爱迪生计划先在他实验室旁边一块还封冻的土地上,建一座微型电力网站进行实验,从中心电站发电,然后通过预埋在城市地铁下面、街道地面下的绝缘铜线传输电力。一旦绝缘电线连接到一座建筑物,它们就将和已有的煤气管道连通,继而再连接到煤气灯线路,这样只需更换电灯泡即可。
1703963914
1703963915
新年前的热闹一过,如何完成下一年初的艰巨任务,就严峻地摆在了门罗公园面前,因为任何一个小的元件都亟待改进。因此,爱迪生加强了实验室的人手,发展成为有60人的队伍。
1703963916
1703963917
爱迪生的助手保罗·以色列曾提到,当爱迪生建立门罗公园实验室时,它是“美国最大的私人实验室,而且最大限度地用于发明创造”。爱迪生融资有术——先是和西方联合公司签署合同,之后又是华尔街大亨给的电灯款——使他的财源优势远远超过了竞争对手。以色列说,爱迪生实际是一个既保守又坦率的发明家,总是和两三个助手及几个做实验的技师共同奋斗……1880年初,当他从过去的单纯个体研究发展到商业系统的研究……爱迪生开始变得更像一个研发领导。而作为一个带头人,他明白必须依赖财团资金的支持,单枪匹马是干不成大事的。爱迪生的任务已不再是单纯地发明一个电灯泡了,他挑战的是一种新的合作关系——财团资金和科学发展的结合。
1703963918
1703963919
爱迪生第一阶段的成功,虽然由碳化卡纸丝做成的灯泡带来了光明,让男女老少惊叹不已,但他清楚地知道这阶段的成品还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灯泡有效寿命最多300小时左右,比最初已大大前进了一步,但远远不够实用的要求。更有甚者,另一个电灯发明家威廉·索耶(William Sawyer)在看到爱迪生申请了碳化灯的专利后,立刻对此发明专利提出起诉,说自己在此之前已经申请过该项专利。爱迪生必须尽快研制出更好的灯泡来。据说爱迪生这样反应:“我相信全能的上帝,一定会帮助我们找到一种原料!开始行动吧。纸是人造的,不适合当灯丝。”又一次重新开始,他的助手巴彻勒坐到了实验室的桌子前,日复一日,仔细实验各种不同类型的纤维天然物。几个月过去了,毫无突破。
1703963920
1703963921
1880年4月21日,铺设电“地铁”开始了。美丽的新泽西乡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工人们开始挖掘一条条窄长的沟,这些沟从直流发电站以扇面形状铺开,顺着门罗公园的几条泥泞的街道,通往周围的地里。为了下一次对公众的展示,爱迪生计划将门罗公园沿途近8英里的路用400盏灯点亮(他解决了在弧光照明中电灯以串联方式排列所存在的问题——如果一个灯烧坏了就会破坏整个电路。他将电灯重新排列成梯级状的并联电路,这就意味着电可以沿着一个个梯级被送到环绕着的一个个照明灯泡,直到灯泡被关掉或烧坏)。
1703963922
1703963923
铺设地线用的绝缘铜线置于木制的细长导线盒内,盒外面涂上沥青保护层,防潮防霉,再将顶部盖上。一旦线路铺设于地下,导线盒就被封死,壕沟也被填上。每天工人们就这样不停地忙碌,直到熬过那炎热的5月,幸好6月凉爽了下来。到7月中旬,工人们完成了近5英里的线路。
1703963924
1703963925
1703963926
1703963927
1703963928
弧光灯照明,串联电路
1703963929
1703963930
1703963931
1703963932
1703963933
白炽灯照明,并联电路
1703963934
1703963935
这时,弗朗西斯·厄普顿开始检查所铺线路,结果发现“一些电路绝缘做得很差,很多已经损坏”。一位实验室新来的同事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些工作全由“毫无经验”的工人来干,“并且整个工程过程中始终没有检测质量,直到完成”。这会儿,所有的沟又被重新挖开,先解决绝缘问题。后来的几个月,新的绝缘重做了两次,线路也被填埋了两次。然后爱迪生的同事只能静等到第二年的夏天过后,看地面被雨浸透后的情况如何了。结果,情况不妙,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努力都失败了,绝缘还不成功。即使如此,爱迪生还是一点都不悲观,总是边走边叼着雪茄烟,穿着扣了一半扣子的马甲,解决完这个问题又忙下一个,和巴彻勒、厄普顿商量完,又马上通知律师劳里。他睡眠很少,每天只睡几小时,随时随地都能入睡。他的目标就是到圣诞节时向公众展示他的曼哈顿样板。
1703963936
1703963937
让爱迪生最头疼的是铜材料的价格太贵,占了他建中心电站预算的很大部分。正是铜的高昂价格,驱使爱迪生努力研发高电阻的灯泡。但即使这样,节省下来的资金还是有限,和煤气价格比起来绝对不占优势。在1880年的夏天,虽然“地下管线”被铺了一遍又一遍,爱迪生还是取得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突破,他想出了“支线和干线”的分配系统——与地下线路铺设相似——这样新的并联电路就可以用于每座独立的大楼里。这一极为聪明的新方法能将铜线的成本降低到原本预算的1/8。
1703963938
1703963939
1703963940
1703963941
1703963942
爱迪生的支线电网
1703963943
1703963944
与依靠一或两条非常粗的(也非常贵的)铜干线来向每座独立大楼输送电力的方法有着根本的不同,爱迪生建议使用电力网,通过中央电站直流发电机,用比铜干线细得多的铜支线来输送电流,这些支线与很多点燃了大串灯泡的小干线交汇,这样就减少了用铜量。这个高明又简单的方案既解决了费用问题也保持了电压。当他们在英国展示时,有人问来自格拉斯哥的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逊(他在成功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的工程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世上怎么没有其他的人想到这点呢?”汤姆逊答道:“我唯一可以说的就是,世上只有一个爱迪生。”
1703963945
1703963946
1703963947
1703963948
1703963949
爱迪生的支线电网
1703963950
1703963951
与此同时,寻找理想灯丝的努力有了一些突破。在那年奇热无比的春天里,整个实验室都忙于实验各种植物的韧性纤维,亚麻或是大麻的表皮。爱迪生则忙于在铁轨另一侧的旧仓库里建立灯泡生产工厂,因为到圣诞节时灯泡的需求量将是很大的。而且,不远的将来,整个曼哈顿的消费需求就更大了。根据爱迪生的传记,7月10日那天,当工人们紧张地工作时,爱迪生悠闲地坐在实验室里,拿着一把竹扇,扇风纳凉。他看了看扇子,砍下一条做灯丝实验,结果挺理想。于是,他寻找质量更好的竹子,进行碳化,不断地实验。直到那年的8月2日,实验室的原料都是竹子。爱迪生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和充分的准备,绝不是因为炎热才使他开始了竹子的实验。
1703963952
1703963953
1880年后,爱迪生的发明实验室已经稳步发展成为了一个生产灯泡、发电机、导线和绝缘材料的工厂。任何一个用于新电力网的部件都经过设计、检测、再设计、再检测的过程。爱迪生说:“万事开头难,在实验制作发电机、灯和导体的过程中,我必须经历的上千个细节恐怕全世界都没有人听说过。”事实上,没有一个人可以知道,面对如此高新的技术,何时能掌握它和将花费多大精力和财力。又到了9月,在门罗公园外,天空中聚集盘旋着成群的候鸟,准备飞往南方。第4次铺设线路开始了。此刻的绝缘层是先用几层薄纱,然后“涂上石蜡、焦油、亚麻油、沥青混合物”。这次的线路经受住了雨水的考验。
1703963954
1703963955
11月1日星期一,一个寒冷的晚上,门罗公园的路灯第一次被点亮了。爱迪生的中心电站里的“长腿玛利安”发电机在工作着,通过地下铺设的铜线将电力输送照明。不久,爱迪生和厄普顿房子的线路也和中心电站连通,这时沿着哈姆雷特的中心街已有数英里的灯被点亮了,街灯一直蜿蜒至金秋的田野。
1703963956
1703963957
第二天是选举日,当晚传出共和党的詹姆斯·加菲尔德(James Garfield)险胜当选的消息后,爱迪生为庆祝自己党派的胜利,点亮了临近铁路的整条街的街灯。当选新总统的加菲尔德,和爱迪生一样,出身贫寒,完全依靠个人奋斗。加菲尔德身材高大、英俊魁梧,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学者。他曾任俄亥俄州海勒姆大学的校长,南北战争爆发时,他是一名国会议员。他为联军迅速组建了一支突击队,在奇克莫加战斗中成了一名英雄。当他被俄亥俄州立法机关选为美国参议员后,加菲尔德在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请求下辞去了军队职务。1880年时,加菲尔德是个有权力和威望的参议员,此刻他正准备进入世界舞台,其实爱迪生也有一样的心愿。他们都是想为自己日益强大的国家做出重要贡献。
1703963958
[
上一页 ]
[ :1.70396390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