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984580
1703984581
过高的价钱只是人质陷阱中的一个方面。当然,有时你面对一家真正需要购买的企业时,也必须作出某些让步,但不要做得太过。因为那样的话,当交易完成后,你所收购的企业将把你“劫持”——用的正是你自己的武器。
1703984582
1703984583
第四个陷阱是整合行动显得太保守了。如果有出色的领导者,并购行动应该在90天内完成。
1703984584
1703984585
让我们再回到大多数并购发布会,回到那些节日般的新闻见面会上。即使在单方面收购的情况下,双方的CEO也会承诺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两家公司将会合作,达成共识,平稳地合并。
1703984586
1703984587
但是很不幸,如果建立伙伴关系的进展不理想,就会导致合并瘫痪。双方就文化、战略、运营、企业名称、信笺抬头以及其他一切不断进行讨论——而真正的融合还为时尚早。
1703984588
1703984589
对于变革而言,狂热却不是什么坏事。相反,这还是更值得钦佩的——这是考虑到被收购方感情的礼貌的表达。没有人希望做令人讨厌的赢家,不经过任何讨论就推行改革。实际上,许多收购方都希望把在谈判最后阶段抱有的积极心态维持下去,他们认为谨慎一点的行动或许更好。
1703984590
1703984591
我不是说,收购方不应该就两家公司如何进行业务合并的问题开展讨论——那当然是需要的。实际上,最好的收购方总是伟大的倾听者。他们会提出许多问题,把可以搜集到的所有信息和观点都记录下来,这些内容是很多的。但是在那之后他们则必须尽快行动,他们必须就组织结构、人事、文化、方向等迅速作出决策,并且不遗余力地把决定贯彻下去。
1703984592
1703984593
不确定性会让组织陷入恐惧和迟钝。目标需要让每个人都清楚,全部合并应该在交易生效的90天之内完成。
1703984594
1703984595
不确定性会让组织陷入恐惧和迟钝。唯一的药方就是公布清晰的向前走的合并程序,对每个人都要透明。这项工作可以由CEO亲自负责,或者请主管合并的经理人——最高决策层的、众望所归的收购方代表负责,并得到CEO的授权。这个过程应该有严格的时间表、目标和相关的责任人。
1703984596
1703984597
目标需要让每个人都清楚,全部合并应该在交易生效的90天之内完成。
1703984598
1703984599
每耽误一天都是浪费。
1703984600
1703984601
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谨慎过头的例子以及为此付出的代价,那是1999年11月新荷兰公司(New Holland)对凯斯公司(Case Corporation)的收购。
1703984602
1703984603
新荷兰是一家荷兰公司,总部在伦敦,是意大利汽车巨头菲亚特(Fiat)的分支,农业和建筑设备行业的第三号公司。从战略考虑出发,该公司的经理人提议购买该行业的第二号公司——位于威斯康星的凯斯,并使自己取代行业老大强鹿公司(John Deere)的地位。收购以60亿美元成交。
1703984604
1703984605
考虑到产品与市场的接近,你或许认为这两家公司的合并将进展得很顺利,特别是将显著地降低成本。但是,新荷兰是由欧洲母公司控制的一家企业,其领导者对于在美国收购一家本土公司非常谨慎。还有,菲亚特已经为凯斯支付了大笔资金,这更增加了新荷兰的担忧。我的老朋友保罗·弗雷科,GE的前副董事长,当时任菲亚特的董事长,还记得那笔交易的压力:“我们不希望捣乱,不希望造成太多的变化,以致把该公司弄垮了——我们付了太多的钱,绝不能发生那样的事情。”
1703984606
1703984607
菲亚特让凯斯的CEO做新公司的负责人,还有,大多数职位都由凯斯的经理人担任,包括COO和CFO。
1703984608
1703984609
不用说,这个合并是困难的。合并后的领导团队的确作出了一个重大决策——保持两家企业各自的品牌和销售体系,但是其他大多数事情都抛在了脑后。
1703984610
1703984611
当设备市场在2000年陷入低迷后,合并也停滞了,新公司随之沉沦。在危机状态中,菲亚特送来了一个新的CEO保罗·蒙菲利诺。他到美国上任后,让合并的事情重新转入了正轨,这其实是合并第一天就应该采取的态度——快速和决断。原来的CEO琼-皮埃尔被任命为董事长。很奇怪的是,菲亚特原本担心这样的人事变化会造成什么问题,但没想到任命之后,他们的经理们很快发现琼-皮埃尔非常适合新的职位,而且他自己也很乐意。他很善于同顾客打交道,是出色的工业政治家。以前所有的谨慎小心原来都是大可不必的!
1703984612
1703984613
当美国国会在2002年通过《农业法案》(Farm Bill)之后,农业市场复兴,最终合并成功的CNH Global N.V.公司(新企业的新名字)在市场上也占据了很好的位置。但是,正如保罗·弗雷科所言,“由于企业文化的不确定性,我们至少损失了一年的时间”。
1703984614
1703984615
凯斯与新荷兰合并的故事并不是唯一的。
1703984616
1703984617
在2000年,GE就试图购买霍尼韦尔(Honeywell)——这个交易,据有的人回忆,永远不可能获得欧盟的批准。但是在我们等待监管部门批准的7个月中,双方的管理团队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推动合并。
1703984618
1703984619
其中的部分过程与霍尼韦尔公司1999年与联合信号公司(Allied Signal)的合并密切相关。当时,那两家公司完成合并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因此我们都期待有显著的进步。
1703984620
1703984621
然而,我们吃惊地发现,联合信号和霍尼韦尔的经理人还在“讨论”合并后公司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问题,而双方也都还在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式行事。联合信号的人有一种积极的、注重数字的文化,但霍尼韦尔的经理人却喜欢自己公司更注重合作的精神。合并后公司的CEO迈克·邦西格诺不愿意在两种工作方式中作出选择。于是,在合并协议签署之后,两家完全不同的公司仍然各行其是,没有进行实际的合并。
1703984622
1703984623
按照合适的速度合并,力度也要恰到好处,这需要掌握平衡的艺术。在了解这个陷阱之后,你至少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能出轨了。如果交易完成后已经过去了90天,人们还在有关战略与文化的重要事务上讨价还价,那你就过于谨慎了,应该立刻行动。
1703984624
1703984625
第五个陷阱是“征服者综合征”,即收购方接手后,在各个位置上安插自己的经理。其实,任何收购的目标之一都是寻找更好的人才。
1703984626
1703984627
如果说在文化与业务的合并方面,收购者经常是过于小心,那么在人事选择方面,他们则往往过分狭隘。
1703984628
1703984629
这种狭隘,我是指收购方往往假设自己的人要更加优秀,他们或许的确优秀,但也许不是。在并购中,你应该这样来考虑新的人事安排:就仿佛猎头公司刚刚给了你一个名单,对于你所有的岗位而言,来的都是新的候选人。如果你只是依靠自己的队伍来运营,那你就必然要毫无理由地丢掉更好的员工。
[
上一页 ]
[ :1.7039845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