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987474e+09
1703987474
1703987475 增长最初是由大型国有企业(SOEs)带动的,但后来民营企业通过自融资赶上了批量生产技术,增长则主要靠民营企业带动。在1990到1997年间,民营企业的利润每年增长23.5%。
1703987476
1703987477 规模化生产需要具备规模化组织和调动劳动力的社会能力(注意,不只是亚当·斯密讲的市场能力)。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农民工进城的新潮时代。每一年开春,亿万农民工会从四面八方涌向工业化更超前、与全球市场更接轨的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作。每到年底和春节他们又通过上万公里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系统回家过年。[20]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需要巨大而安全的交通网络和社会保障,它不可能发生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想想19世纪的欧洲大陆和英国,当年劳动密集型纺织工厂对大量农村廉价劳动力的需要,通过引诱(甚至强迫)人们放弃他们世代熟悉的乡村田园生活,加入新世界的工厂体系,聚集成一支浩荡的工业劳动大军,彻底改变的不仅是农村人口的日常生活节奏,而且是包括生儿育女在内的所有生活习惯。这并不容易。它需要特殊的经济、社会、法律和政治条件。这些条件在凋零的清朝和内乱的民国年代都不可想象,但是在完成原始工业化后的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已开始具备和成熟。
1703987478
1703987479 因此,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和服装业在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大约在1988—1998年)成为最大的制造业和外汇主要来源。这个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有24 000家企业,雇用了800万工人,其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以上。中国纺织品和服装业的总就业在2007年达到了惊人的2000万,间接拉动上亿人的就业。在1995年,中国加入WTO的六七年前,中国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从此一直占据这个主导地位。[21]
1703987480
1703987481 中国政府在启动以纺织业为先导的工业革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协助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政府1979年明智地选择纺织和服装行业作为扶持和推广的主要目标行业之一。这与毛泽东时代关注钢铁等重工业的早期发展战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抉择的两个重要理由是:(1)这个产业与中国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相一致。(2)它不要求非常先进的技术,资金门槛也较低。(3)纺织业有巨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收入弹性)。
1703987482
1703987483 为了促进纺织行业发展,政府推出了一项被称作“六优先”的政策。在这项政策下,纺织行业在六个方面获得优待:原材料供应、能源和电力、银行贷款、外汇、引进先进技术与运输(Larry D. Qiu,2005)。
1703987484
1703987485 因此,中国建立了复杂的政府机构以扶持、便利、协调和规范纺织业。例如,中国不仅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在全球棉花市场收购和储存棉花以维持国内棉花供应和市场价格的稳定,还建立了如下的政府机构(在加入WTO之前)来监督、规范和协助纺织服装行业健康成长,以应对国际纺织市场规则和竞争:
1703987486
1703987487 MOA——农业部
1703987488
1703987489 NDR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703987490
1703987491 MOFCOM——商务部
1703987492
1703987493 SASAC——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703987494
1703987495 CCCT——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1703987496
1703987497 CNTIC——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1703987498
1703987499 CPCIA——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1703987500
1703987501 SEPA——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703987502
1703987503 其中一些政府机构的具体功能如下。
1703987504
1703987505 (1)原材料供应。农业部(MOA)负责关键原材料行业,包括棉花、丝绸和羊毛。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NDRC)负责原材料的进口。
1703987506
1703987507 (2)生产和加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CNTIC)指导纺织行业的生产和加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CNTIC)是现已解散的纺织工业部的遗留部门。它广泛的职责包括落实纺织行业的产业发展方针。
1703987508
1703987509 (3)出口配额许可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工业部监管国家纺织工业。“经济运行”局负责制定政策,并在纺织行业控制出口配额许可证体系。而商务部(MOFCOM)负责发放出口配额许可证。[22]
1703987510
1703987511 (4)标准制定。国家质检总局(AQSIQ)是负责制定中国纺织行业技术、安全与环境保护标准的政府机构。在纺织行业,国家质检总局(AQSIQ)是标准设置的协调员。在制定标准时,它向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TISI)寻求技术支持,并咨询中国纺织工业协会(CNTIC)。国家质检总局(AQSIQ)负责执行标准,提供产品和企业认证。国家质检总局(AQSIQ)还参与起草关于纺织部门行业标准化的法律与法规。
1703987512
1703987513 英国工业革命的逻辑
1703987514
1703987515 纺织业对开启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引导中国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1998年至今)是如此的关键。这个事实与英国工业革命的模式十分类似。这个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工业革命这个长期困扰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历史之谜”的内在逻辑和“秘密”。
1703987516
1703987517 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并最先发生在纺织行业。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通过发明一系列简单但强大高效的木制纺纱工具和机器实现了纺织生产机械化,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这些工具和机器极大地提高了纺纱和织布的速度和劳动生产率。[23]
1703987518
1703987519 然而,英国工业革命并不是像传统文献经常讴歌的那样仅仅由技术发明本身驱动;相反,它主要由巨大的市场和市场竞争,首先是纺织品市场和纺织企业间激烈的市场竞争所驱动。特别地,1733年发明的飞梭是为了提高织布速度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棉布的需求;但是,织布速度的提高又使得纱线供给长期跟不上需求,因而在1764年终于催生了珍妮纺纱机。[24]
1703987520
1703987521 换句话说,工业革命之所以最先发生在英国并最先发生在纺织行业,是因为:(1)在所有经济活动中,生产食物、衣服和住房是最基本的,而在所有天然衣服纤维中(包括蚕丝、羊毛、亚麻纤维),棉纤维是最具柔韧性和最容易由机器控制的,而且既保暖也舒适并四季适宜。与种植粮食和建设房屋相比,纺织劳动更为轻便(妇女儿童也可以操作),更少依赖天气、季节、光照条件,并更容易通过简单重复的动作来完成,因此更容易利用低成本工具实现机械化。[25](2)与其他轻工消费品相比(例如珠宝、陶器或家具),纺织品市场潜力最大,既可做材料也可做最终消费品,可分割性强,因此收入弹性极高。所以,纺织品市场能随收入提高而快速增长,轻松支持大规模生产,并因为技术简单而能促进竞争下的创新。[26](3)在英国工业革命前,英国政府帮助培育英国在全球的纺织品市场已有数百年,至少从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开始,甚至更早。[27]到18世纪初英国已经创建了欧洲最大的纺织品市场,并拥有数量最多的纺织品原始工业。然而,到了18世纪中期,在欧洲数世纪的原始工业化和纺织生产繁荣之后(见Franklin F. Mendels,1972,1981;Ogilvie and Cerman,1996),全球羊毛和亚麻制品市场对基于手工作坊的纺织品几乎已经饱和。这种情况是刺激技术创新和发明新产品以重新整合和霸占全球纺织品市场的关键。这催生了英国纺织业在18世纪30年代从传统毛纺到棉纺的革命性转变(例如,以1736年的曼彻斯特法案为标志),在18世纪40年代开启的从作坊到棉纺厂的转变,以及随之而来基于机械化大生产的棉纺织业的工业革命。[28]
1703987522
1703987523 与种植农作物这样的农业活动不同,纺织生产更容易分成许多中间品生产环节,并适应劳动分工的环境。纺织生产需要工人在固定地点重复肢体动作,而且足够简单,即使不熟练的年轻工人(还有老年妇女和儿童)也能轻松完成。另外,纺织生产经常需要长时间工作,因此可以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 上一页 ]  [ :1.7039874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