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992605
1703992606
(50) 刘国梁访谈,2013年9月26日。
1703992607
1703992608
(51) 陈健访谈,2014年8月13日。
1703992609
1703992610
(52) 两种工序都是在做玻璃基板上的半导体材料薄膜,但是不同的薄膜。
1703992611
1703992612
(53) 陈健说,这位韩籍科长想晋升部长,但如果他不给自己找一个接班人的话,就必须还兼科长,再提职走就比较困难。
1703992613
1703992614
(54) 邱海军访谈,2013年7月22日。
1703992615
1703992616
(55) 有些年轻工程师的故事出现在本书其他部分。
1703992617
1703992618
1703992619
1703992620
1703992622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 第七章 勇敢的新世界
1703992623
1703992624
京东方有如海啸般的崛起,加上天马、华星光电等其他企业的发展,使中国半导体显示器工业到2013—2014年时已呈现出强劲的赶超之势,推动全球半导体显示器工业格局的大变。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崛起改变了全球产业的成本结构,也成为参与塑造新技术演进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是自从1950年代的半导体革命以来,中国第一次在发展半导体类工业中获得的成功,而京东方的崛起也标志着在半导体革命以后的电子核心元器件工业中,中国第一次出现能够影响全球市场格局的企业。
1703992625
1703992626
正如过去20年所证明的,京东方在每一个阶段的成功都带来下一个阶段的挑战。崛起意味着追赶阶段的结束,京东方要在新的位置上立于不败之地并继续发展,就必须在战略思维、组织和方法上完成从追赶者向领先者的转变,创造出来一个新世界。
1703992627
1703992628
1703992629
1703992630
1703992632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 第一节 “山雨欲来风满楼”
1703992633
1703992634
2011年是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崛起的开端之年。从2004—2005年上广电、京东方和昆山的三条5代线投产到2010年,中国工业在全球半导体显示工业中的产能份额基本未变。但从2011年开始,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产能份额开始迅速强劲上升,而且还在继续扩大。图7.1的数据是Display Search根据各国工业的建线和扩产计划做出的统计及预测,从中可以看出,2011—2016年期间,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工业之中,中国大陆工业是唯一持续扩大产能份额的,而其余三地工业的产能份额都在收缩。更具有重大意义的是,中国大陆工业的产能将在2016年超过台湾工业——主宰了全球半导体显示器市场近20年的日、韩和中国台湾“铁三角”将从此成为历史记忆。
1703992635
1703992636
1703992637
1703992638
1703992639
图7.1:全球半导体显示工业的产能分布数据来源:Display Search&BOE MRI(1)。
1703992640
1703992641
即使中国大陆半导体显示工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有了明显的扩大,称其为“崛起”还需要其他限制条件。在开放市场的条件下,虽然一个国家的某一个工业在全球市场的“崛起”一定会表现为其市场份额的扩大,但规模并非“崛起”的本质性标志——这个标志是崛起者改变了全球工业的竞争条件。任何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按照领先者/主导者的路径形成结构性的竞争条件,如技术变化方向、成本结构,等等。如果后进者能够在一个已经出现的工业中“崛起”,那么这种“崛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后进者能够重塑这个工业的竞争条件,否则既不可能赢得稳定的市场份额,也不可能在全球竞争中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反例,中国彩色显像管工业当年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但从来没有能够影响全球显像管工业的竞争条件,因为它是一个在技术上依附于外国工业并只能供应本土用户的工业。因此,中国彩管工业尽管曾经规模很大,但从来没有在全球市场上“崛起”过。
1703992642
1703992643
那么,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成长是否改变了全球工业的竞争条件?它是否在规模和市场份额迅速和明显扩大的同时改变了全球产业的成本结构?是否成为塑造未来技术演进的一支力量?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把目光回到全球半导体显示工业的竞争和演进过程中去。
1703992644
1703992645
2011年是全球半导体显示工业重要的一年,或者是一个历史性转折的开端。在这一年,全球半导体显示工业发生了三个重大事件:第一个事件是,由于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日、韩和中国台湾主要厂商的液晶面板业务全部亏损(见图7.2和图7.3),整个行业“被前所未有的悲观气氛所笼罩”。第二个事件是,京东方的8.5代线和华星光电的8.5代线相继投产,加上当时京东方的6代线已经量产,中国工业“突然”成为一支新兴的力量,只是在许多人眼里属于前途未卜。第三个事件是,以三星和LG为先导,主要国际厂商开始高调向AM-OLED等新技术产品进军,拉开了影响未来产业格局的新一轮技术竞争的序幕。理解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崛起的关键是回答两个问题:上述三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如果是,那又是怎样的联系?回答这两个问题要先从描述日、韩和中国台湾企业的亏损状况开始。
1703992646
1703992647
1703992648
1703992649
1703992650
图7.2:2010—2012年主要厂商的净利润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
1703992651
1703992652
三星电子的液晶面板业务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陷入亏损,继而在2011年的四个季度里连续亏损。在2011年9月5—6日举行的“中国北京2011国际平板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上,三星电子公司液晶事业部副社长昔俊亨用“阴云密布”四个字来形容当时全球液晶工业的环境,称全行业已经在液晶周期的汹涌波涛中挣扎了好几个季度,仍然没有爬出亏损的深渊。2011年,三星液晶面板业务预计营收为23万亿韩元(约合1292亿元人民币),亏损超过1.5万亿韩元。
1703992653
1703992654
[
上一页 ]
[ :1.70399260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