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026747e+09
1704026747 跨过临近印度尼西亚东部的班达和阿拉弗拉海,就是资源丰富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富含矿藏,拥有肥沃的土地以及名贵海鲜水产(拥有全世界18%的金枪鱼),但是该国使用的850种语言却让外国投资商敬而远之。被应用于翻译的大数据将改变这个局面,它将找出与世界经济分离的地区,帮助它们融入全球经济。
1704026748
1704026749 正如任何一种新技术一样,全球机器翻译的兴起也会有不足,其中有两点尤为显著。首先是翻译行业的消失。未来10年,就连仅有的专业译员都要为翻译软件工作。虽然大多数机器翻译软件(比如谷歌翻译)仍会很大程度上继续依赖人工翻译,但是一旦翻译数据库足够大,译员将不再被需要。专业译员的工作可能就像是点灯者,或者像现在的煤矿开采工作一样;现在依然需要少量能够超越机器的煤矿工人,但他们不是亲自去地下挖煤。那些经过精简、与机器一起工作的专业译员负责俚语翻译和速记,俚语和速记才总能进入语言的生命系统。我曾建议,为了收录得更及时、全面,在希拉里·克林顿演讲的同时我们看看机器在如何翻译。我记得美国国务院那些外交官们被我的建议吓坏了。“这绝不可能发生。”他们惊叫道。这些外交官们是对的,现在的解决方案还不够完美,一些错误甚至可能导致外交骚动。但他们认为这绝不会发生倒是错了,实现这一步只是时间问题。
1704026750
1704026751 第二个缺点是欺诈风险的增加。如果我的声音能被再创造,并且和我的“原声”难以分辨,这就为诈骗带来了新的机会——利用不下几十种语言实施诈骗。在一个普遍用翻译进行交流的世界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需要看着对方的眼睛来辨别他的话是否可信。
1704026752
1704026753 未来有90亿人口需要粮食
1704026754
1704026755 大数据可能把乌尔都语、希腊语和斯瓦西里语全都变为平常的对话用语,这将显著地改变世界。然而大数据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在大举消除饥饿中所扮演的角色。饥饿可能是人类永恒的难题。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发布报告称,每9个人中就有一人因食物匮乏无法拥有健康积极的生活,而这一人数多达8.05亿。随着人口持续增长,预计未来30年将突破90亿,粮食至少要增产70%才能保证全世界饥饿现状不再进一步恶化。再加上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可饮用水资源也会更加缺乏(全球70%的淡水资源用于农业)。
1704026756
1704026757 供养全球如此众多人口的最大希望就是把大数据和农业结合——精细农业。几千年来,农民凭着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耕种。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刻,都把月相的变化作为农事活动最重要的科学依据(因为月亮对土壤和种子有影响的古老信仰以及在没有时钟或者日历的情况下根据它来安排农时)。“二战”以后,科技创新蓬勃兴起,通过绿色革命,农业产量大幅增加,饥饿和贫困得到有效缓解。绿色革命引进了新的技术和实践,包括杂交种子、灌溉、农药和化肥。
1704026758
1704026759 从那以后,农民不用再遵循固定的农时种植、施肥、修剪,收获时也不用过多考虑季节改变、气候条件以及每块田里不断变化的琐碎细节;农业成为工业时代的延伸。
1704026760
1704026761 精细农业将收集、评估包括天气、水、氮素浓度、空气质量和病害等因素在内的很多实时数据——不仅每块田、每英亩[9]的数据非常明确,农田里每平方英寸[10]的数据都很清楚。传感器会帮农田排序,然后将几十种不同形式的数据传向云端。在将这些数据收集分析之后,算法就会生成一整套准确指令,告诉农民要耕种的内容、时间和地点。
1704026762
1704026763 小时候我常爬进拖拉机或者收割机里,在我看来,就是个简单坚硬的机器:只有一个钢架、几个粗大的橡胶轮胎和一个发动机。农民会根据天气和时令耕作,目测自己面前的土地还剩多少没有耕作。相比我童年时的拖拉机,未来的农具更像是飞机座舱。在平板电脑上运行的软件程序上会有图表界面,农民能看得到。机器前进的方向不再由农民掌控,而是由来自软件的指示远程控制。当机器耕地时,放置在车前灯头旁的有源传感器会把作物冠层的信息传递给系统。机器自己在农田里前行,实时接收来自遥远的卫星和土壤的处理信息。机器的本能是算法。通过算法机器操作精密,超越了自古以来农民们最异想天开的梦想。
1704026764
1704026765 如今的机器仅在说明一切皆有可能。最终拖拉机将能够判断每平方英寸土地的需求,然后根据不同需求为每一块土地送去量身定制的肥料。它会分析所需肥料的精确数量,而不是给所有土地都播撒固定量的磷肥或氮肥。
1704026766
1704026767 为了使精细农业在全球得以推行,早期投资主要来自孟山都公司、杜邦公司和美国迪尔等农业综合企业巨头。孟山都公司很快就对大数据的重要性坚信不疑,接着展开了收购狂潮,斥资几十亿美元收购农业数据分析公司。他发现通过分析数据能让农作物产量提高30%,创造2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1704026768
1704026769 孟山都公司刚开始实地试验一个新品种,这给我们一个信号,即FieldScripts[11]会成为未来农业的主流。FieldScripts会收集既定农场的信息,包括农田大小、生产历史和肥力测试结果,然后把农场划分为很多小型管理区域。之后通过运算推荐合适的种子以及种子的简介(播种时间、地点、种子类型和数量),这些信息会通过平板电脑上Field View这个应用程序发送给农民。农民把数据从Field View传输到一个鸟状的大件农用机器——可变速播种机。这个拥有和拖拉机相似的驾驶室、拖着两个重重铁翼的机器能在30英尺的范围内播撒种子。驾驶室里面是一个精细的监视器,有点像新款波音787。在数据的指导下,播种机向每一块小型管理区域播散定制的种子。
1704026770
1704026771 FieldScripts等发明将使农民看起来更像上班族。他们将把大量时间用于数据整合、保持软件实时更新等工作,很少再亲自下地。孟山都公司的首席技术官罗伯·弗雷利曾在2014年说道:“我仿佛看到了我们公司未来5年或10年,成为一家信息技术公司的远景。”
1704026772
1704026773 虽然农业综合企业的大亨们敏锐地抓住了市场机会,将大数据与农业相结合,但是它们是否能够主导这个新兴产业,就像他们销售拖拉机和肥料一样,现在还无法肯定。回想个人计算机刚出来时,当时IBM和康柏电脑公司等拥有商业用户网的大型公司率先投资,奠定了它们的市场领导地位。即使曾显赫一时,但最终却失去市场优势,硬件方面让位给苹果、戴尔等新兴企业,而软件方面则输给微软这种专为个人电脑市场服务的公司。孟山都、杜邦和迪尔公司如果想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收购那些以精细农业起家、前景广阔的新公司。
1704026774
1704026775 我认为小农业主从精细农业中获得的好处可能不亚于那些拥有几千英亩土地的农业大户。精细农业的基础不是会占据谷仓一半空间的庞大企业软件系统。那些昂贵的软件都在云端,只要有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这种便宜的设备就很容易打开,我曾在拖拉机的“驾驶舱”里看到过。传感器等硬件方面的成本未来也会不断降低,因此实际成本主要是用于订阅的软件服务——有关精细农业的内容。这是大型农业经营企业一直不断推崇的商业模式,未来也将从在大农场里工作、掌握高科技的农民普及到小型家庭农场。
1704026776
1704026777 要让这种科技在全世界富裕地区成为主流还要好几年的时间,但是终将成为现实。之后不久就会传播到发展中地区和边疆地区。这和机器人的推行模式如出一辙,利用营业费用抵消最初高昂的资本费用。而随着设备的成本下降,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更容易负担得起。在这里它的影响可能也将达到巅峰。印度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印度饱受农业无法实现现代化之苦。因为成本高、水资源匮乏和其他因素,发展农业对印度来说异常困难。据估计,过去20年里,有30万印度农民选择自杀。另外,全球25%的饥饿人口有1.9亿生活在印度,而饥饿是这个国家的人民死亡的头号原因。随着人口不断快速增加,生产足够大米、小麦和其他主食的任务更加艰巨。
1704026778
1704026779 精细农业无法彻底消除印度的饥饿或是帮那些依然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农民建立大规模的农业经营企业,但是在这样一个资源严重短缺的环境里,精细农业能利用那些仅有的资源,播种、施肥、灌溉,让它们作物产量最大化。不像中国、美洲和欧洲,印度没有全国农学家网络为农民提供专业技术和资源。印度用于农业的预算经费太少。只要精细农业成为主流,它就能代替那些全国农学家网。印度最大的希望就是精细农业能够提供一个可以超越的机会,帮助本国生活水平低下的农民实现良好发展,而这相对他们的现状来说就是天方夜谭;同时为本国几亿饥饿人口提供食物。精细农业将带领农业从工业时代迈入数字时代。
1704026780
1704026781 精细农业还将大幅减少污染。我的家乡马里兰采用了这项技术,是一个绝好的例子。我住在切萨皮克湾,这里水路纵横、蓝蟹可口。但是这几十年来,多余肥料中的氮污染水源,导致海湾中螃蟹和其他动物的数量锐减。氮在哪里,哪里就成了死亡区;墨西哥湾就有这样一个死亡区,面积有新西泽州那么大。化肥不仅扼杀了家乡的水产养殖业,还导致了气候变化。化肥所产生的一氧化二氮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再加上二氧化碳和甲烷,对气候造成了不利影响。农田中过量的化肥全都转化为一氧化二氮进入大气层。然而,因为担心化肥管制可能会减少粮食产量,进而导致饥饿,因此没有一份气候变化协定是有效针对农业中产生的一氧化二氮的。
1704026782
1704026783 精细农业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与传统一大块田播撒固定量的化肥、农药和除草剂不同,新数据将帮我们显著减少农田中的化学品用量,这反过来就会减少最后进入水、空气和食物中的化学物质。通过分析当地传感器中输入的数据,来决定水和化肥的准确用量,在大数据的帮助下,精细农业将秉承提高产量、减少污染的原则。
1704026784
1704026785 金融技术将充分利用金融数据体系
1704026786
1704026787 华尔街和其他产业一样,已经开始使用大数据。每天大约有70亿股票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完成交易,其中2/3通过预先编程的计算机程序交易,为了扩大收益、降低风险,该程序会实时更新股价、时间和数量。这种被称为黑箱或者算法交易的行为,如今在金融业已屡见不鲜。
1704026788
1704026789 大数据在金融业的另一个影响将是零售银行业务,它的客户是普通老百姓,与主要为企业服务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刚好相反。应用大数据提升业务、促进零售银行业产品发展就是“金融科技”。
1704026790
1704026791 而现在,这项旨在加强银行系统现有基础设施的技术已经过时。正如比特币新闻网站CoinDesk的创始人沙基尔·卡恩所说的,支撑包括处理贷款、监控账户等银行基本功能的体系“在今天这个时代已经非常古老。科技公司一直致力于创新,每半年就会推出新产品,而银行如今运行的体系还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的”。
1704026792
1704026793 金融科技力图改变这一情况。2008年,金融科技公司筹集了将近9.3亿美元用于全球投资。2013年,这些公司又共同筹集了3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到2018年有望达到80亿美元。新兴金融科技企业也促使汇丰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巴克莱银行和摩根大通等大型体制银行投资自己的科技改革。金融危机时期,银行董事和管理人员全都参与核算自己的贷款业务量,于是很多大银行内部的拙劣技术展露无遗。当被问到为什么无法详细了解所经手的抵押贷款时,银行职员都把矛头指向自相矛盾的陈旧技术体系。
1704026794
1704026795 “我们自己、客户、委托人和股东必须齐心协力广撒网,寻找新的方式解决现有和之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美国银行负责技术基础设施的总经理戴维·赖利说道,“与新兴企业和风险资本界合作促使我们用全新的方式考虑创新,我们需要更多彻底革命,而非和平演变。”
1704026796
[ 上一页 ]  [ :1.70402674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