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035011e+09
1704035011
1704035012 算法将利用庞大的数据总结出人类与机器的行为模式。为了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算法将改变自身代码,但这一过程也将产生意外和不稳定因素。
1704035013
1704035014 最终,“活产品”、超个性化与高度灵活的生产设备将一同改变工业格局,加快回流趋势,届时小型自动化工厂会迁至离终端客户更近的地方。全球化的概念将被“定制化经济”所取代。
1704035015
1704035016 在如此环境中,网络架构的设计需能充分利用神经网络在决策方面的优势,也就是能选出最优路径来连接各个网络。
1704035017
1704035018 按照拉动式经济的定义,快速行动是第一要义。因此,无论向市场推出何种硬件产品或服务,都需最大限度地实行模块化,企业供应链也是如此。着手投入拉动式经济,并判定企业将担当统筹者还是供应者的角色。
1704035019
1704035020 企业应始终保持软件开发的思维模式,牢记客户需求,并相信能在数周内造出任何产品,或至少完成可投入测试的原型。把用户体验作为战略重点并假定企业将以某种方式与产品相连。使产品面向低成本制造,但便于根据市场偏好进行定制化,并且假定产品的生命周期短但循环范围广。
1704035021
1704035022 工业X.0:实现工业领域数字价值 [:1704031740]
1704035023 革新将成为常态
1704035024
1704035025 虽进行时间不长,但瞬息万变的数字化进程表明,数字化的大变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并将持续扩张很久,远不止2030年。
1704035026
1704035027 尽管变化时刻发生,有一点仍然是恒定不变的。在2030年,追求数字化变革的法则依旧是:从小处着手,静观成效,再扩大规模。主动适应、敢于尝试、保持好奇。建立灵活的企业等级制度,拓宽思路,不禁锢于传统产品,各自为政的部门、企业、行业和市场的框架。
1704035028
1704035029 最重要的是,企业要持续发展核心业务,从而完成向新时代的转型。
1704035030
1704035031 为何到了2030年,企业仍需不断革新?因为新时代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所以企业也必须无限地变革下去。一次变革的完成也意味着另一次变革的开始。这一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1704035032
1704035033 就目前而言,这显然是一个无法预知结果的过程。
1704035034
1704035035 毕竟,在一个不断扩张的新时代,企业也需不断发展,不是吗?
1704035036
1704035037 (1)http://archive.fortune.com/2007/05/01/magazines/fortune/kurzweil.fortune/index.htm,2017年1月25日获取。
1704035038
1704035039 (2)http://support.hp.com/gb-en/document/c03760650,2017年1月26日获取。
1704035040
1704035041 (3)http://www.rpdintl.com/,2017年1月26日获取。
1704035042
1704035043 (4)http://www.cooperationcommons.com/node/416,2017年2月3日获取。
1704035044
1704035045 (5)世界经济论坛,《深度转变:技术引爆点与社会影响》,2015年9月,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GAC15_Technological_Tipping_Points_report_2015.pdf.
1704035046
1704035047
1704035048
1704035049
1704035050 工业X.0:实现工业领域数字价值 [:1704031741]
1704035051 工业X.0:实现工业领域数字价值 第十一章 中国制造: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1704035052
1704035053 当德国人开始谈论工业4.0,美国人谈论工业物联网时,中国的企业领袖和政策制定者不仅专注倾听,迫切了解,而且迅速做出反应,因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1704035054
1704035055 工业X.0:实现工业领域数字价值 [:1704031742]
1704035056 中国制造业挑战重重
1704035057
1704035058 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数十年的高速增长,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之一。然而,旧有增长模式动力不足,难以为继。首先是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推高了制造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威胁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人口结构的老化带来后续劳动力供应的不足致使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多年来的投资推动增长的模式,造成资产价格,尤其是土地价格猛涨。
1704035059
1704035060 其次是需求端的疲软,不仅直接造成增长乏力,更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了全球贸易,加之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问题引发的逆全球化的风潮,使中国出口增速的大幅下滑乃至负增长;作为另一增长驱动力的基础设施投资,常年的海量投入致使边际回报不断下降,而作为投资主体的地方政府债务高筑,持续投入能力受到限制。
[ 上一页 ]  [ :1.70403501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