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044009e+09
1704044009
1704044010
1704044011 ○●2009年11月16日,向西村张氏祠堂。
1704044012
1704044013 目前的很多向西人已对“太平清醮”这一名称有些陌生。据介绍,深圳和香港新界的乡村,都有“打蘸”的传统和习俗,建蘸是地方上一种还愿酬神之大规模祭典仪式,主要是恭贺太平盛世,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打蘸”是一个甲子才举行一次,向西村在1933年农历正月举行过一次,但1993年并没有举行“太平清醮”,下一个60年则要等到2053年,有无可能在近期如2013年补上“太平清醮”这一仪式?
1704044014
1704044015 向西村一位退休教授张蘸林介绍,蘸会地点一定要在本村范围内举行,除了要做法事之外,同时搭一个大戏棚,连续几天唱大戏,全村老少集中吃斋菜几天。不过,张俊其坦承,就算有足够的人力财力,但要举行2000多人的祭典仪式,在向西村也没有合适的场地。“太平清醮”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可能是向西人的又一大遗憾。
1704044016
1704044017 除了已显陌生的“太平清醮”,“重阳秋祭”的大盆菜虽然仍旧照吃,但氛围也在逐渐变淡。
1704044018
1704044019 2009年11月8日,深圳大鹏湾华侨墓园聚集了大批向西人,他们与湖贝、水贝等张氏后人一年一度的重阳祭祖开始了。
1704044020
1704044021 在众多的节日庆典中,“重阳秋祭”是向西人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每年重阳节前后,向西村、水贝村和湖贝村的张氏后人都要到香港南涌和大鹏湾举行“秋祭”,三个村轮流主持祭祀大典。按照向西村的习俗,每年重阳节每家每户各自扫墓,重阳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前往香港南涌拜祭十一世祖玉轩太婆;第二个星期天再到大鹏华侨城墓园拜祭,随后再吃盆菜,席开几百围。
1704044022
1704044023 据统计,近几年的秋祭,黄贝岭村约400席,湖贝村约360席,水贝村约100席,向西村约330席,每席10人,祭祖当日大约有12000人可以吃到本地的大盆菜,一般从下午4时30分开席,直到晚上结束。据介绍,大盆菜的主要原料有(按每盆计算):新鲜萝卜4斤,猪皮3两,枝竹4两,油豆腐1斤,淡晒门鳝干1斤,阿根廷干鱿鱼半斤,新鲜五花腩猪肉3斤,猪油2斤,鸡半只,鸭半只,鹅半只,冬菇15只,鱼条8两,炸新鲜大条门鳝鱼2斤。大盆菜的主要配料有16种,各村的方法基本相同,向西村独成一家。
1704044024
1704044025 吃不完的菜,大家都会将其带回家,留待第二天继续食用,勤俭家风虽然在此得以延续,但一大遗憾是,吃盆菜的人群出现分化的趋势,越来越多人选择把盆菜带回家吃,大家同吃同乐共话家常的氛围没有以前浓郁了。
1704044026
1704044027 向西村在每年元宵佳节还有迎接本族新生命的“完灯”风俗。根据向西村500多年的传统风俗,每逢农历正月初九是向西村祠堂的点灯日(开灯),正月十五日为完灯日。在开灯仪式上,过去村里有“礼生”两人,一人负责读祭文,另一人负责向祖先唱礼。从点灯仪式完毕至完灯日止,男丁家人每天上午都要到祠堂上香和斟茶,走马灯笼要24小时开着,到元宵节完灯日,再把灯笼取回家。祠堂“礼生”会把男丁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族谱上进行登记。
1704044028
1704044029 向西村还有娶媳妇拜祠堂的风俗习惯,通常媳妇回男家后要先到祠堂拜祭,由“礼生”读祭文,新郎新娘跪拜祖先,给祖先敬茶。祠堂礼生会把媳妇的资料记入族谱上。
1704044030
1704044031 如今,完灯和娶媳妇拜祠堂的风俗依然在延续,只不过,物品和形式都已简化,走马灯如今都通上了电。
1704044032
1704044033 昔日港人寻芳地
1704044034
1704044035 市内桃源是向西的一个侧面,但月亮的暗面,我们亦不能视而不见,轻易回避。就好比人居是沙嘴的现状,但其昔日的风尘标签,并不能一撕了之。
1704044036
1704044037 深圳著名的三沙一水包括沙嘴、上沙、下沙及水围,曾被称为“港人寻芳地”。在那些灯红酒绿的往事中,向西与沙嘴,亦有过传说中的交集。
1704044038
1704044039 如今,选择在某个下午走进福田区沙嘴村,浓郁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阳光透过树隙照射在地上,一片安静祥和。路边一栋栋出租屋粉饰一新,每家阳台垂下鲜花,楼顶增加了西洋风格的元素。
1704044040
1704044041 几家洗脚城的墙上到处张贴着黄赌毒举报电话,每个房间房门透明。“来歪的在沙嘴很难立足,政府的打击力度大了,而且是动真格的。”一家休闲中心主管说。
1704044042
1704044043 沙嘴物业公司老总欧荣佳有事没事会在村里转转。以前,100名治安员都管不过来,现在50人左右的治安员队伍,工作却非常轻松。
1704044044
1704044045 沙嘴村南邻福荣路,北挨沙尾村。占地面积0.23平方公里,分为一二三四坊和一个工业区,本地人口1200人左右,外来人口2万人。沙嘴村423栋住宅共有出租屋9000多套,平均出租率70%。
1704044046
1704044047 站在绿景蓝湾半岛小区楼顶俯览,可见沙嘴村全貌,依河傍海,位处深圳河、新洲河与深圳湾交汇处西侧。这个曾经一度以娱乐业为符号的城中村,有着635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个股份制村庄。
1704044048
1704044049 沙嘴村史可追溯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福田区梅林山上,有一处沙嘴的欧姓先人——十一世祖的公墓。每年清明时节,全村人都要去那儿祭祖。
1704044050
1704044051 改革开放前,沙嘴人靠种地、捕鱼为生。大发展始自1979年。沙嘴与香港元朗隔海相望,村民分工包干到香港捡汽车旧轮胎卖,不少村民赚到第一桶金。1984年村里成立沙嘴企业公司,第二年,村里学习港人集资办厂,由此成为我国农村第一个股份制村庄——沙嘴。现任董事长欧礼锦清楚记得,在当时,这可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新华社发了简讯,原文化部部长黄镇来了,新华社社长穆青来了……那时,深圳是全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沙嘴是深圳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
1704044052
1704044053 从上世纪90年代直到2006年,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中各地人潮的涌入,沙嘴声名在外,也从当年的海鲜业变成了众多港人前来寻芳猎艳的繁华的娱乐业。一家家的夜总会、KTV、洗脚城、休闲中心,占领了沙嘴村。前来寻芳的,多为香港低收入群体。
1704044054
1704044055 那时,沙嘴的本地人在外办事,都不说自己是沙嘴的。“一说自己是沙嘴的,别人就会用怪怪的眼神看你,然后说‘哦,那个村的。’”沙嘴股份公司董事、物业公司总经理欧荣佳对此刻骨铭心。有一次,欧荣佳请以前的同事到沙嘴来吃饭,女同事不敢来,走在最后的一个男同事转眼则不见了人,拼命叫喊让大家上前解围,因为他已经被拉客的人海给包围,脱不开身了。
1704044056
1704044057 彼时,几乎连在一起的“三沙一水”更像是一个娱乐业发达圈,并形成产业链条,治安案件居高不下。某种程度上,沙嘴人坐在火坑上。
1704044058
[ 上一页 ]  [ :1.70404400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