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052858e+09
1704052858
1704052859 在比较和反思土地协议出让和招拍挂制度的弊端时,任志强有一个特别的角度:土地协议出让,是个别或少数官员拿零头,购房者拿大头;招拍挂出让,是地方政府全部拿走,成本全由购房者支付。
1704052860
1704052861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土地协议出让,是暗箱操作,有权力寻租的官员,可能在获取好处费之后,将土地低价拨给了某地产商。假设某幅土地,10万平方米,成交价是2亿元,其中协议出让价是1.8亿元,寻租的官员另外得到2000万元。协议出让的土地成本价是2000元/平方米,由于土地总成本普遍占售价的40%~50%,则该项目的商品房售价可能是4000元/平方米。
1704052862
1704052863 这幅土地若实行招拍挂出让,成交价可能达10亿元,因为是公开竞价,官员没有寻租空间,土地成本就是1万元/平方米,该项目的商品房售价可能达2万元/平方米。
1704052864
1704052865 以2亿元协议取得的这幅土地,地产商为什么一定会以4000元/平方米,而不是2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出售给购房者?因为大家都是协议出让取得,土地成本大同小异(区别在于支付给寻租官员的金额),你想以2万元的单价卖出,也没有人买。当然,在流动性过剩、收入差距等因素的推动下,协议土地上的楼盘售价也会上涨,但只会从每平方米4000元逐步涨到5000元、6000元,而不是起步就是1万元再涨到2万元。
1704052866
1704052867 假如土地成本已经到达1万元/平方米,地产商售价2万元/平方米才可以盈利,想让他以18000元/平方米卖给你都不可能,遑论4000元/平方米?是招拍挂直接将商品房售价的基数抬升到了令人仰望的高度。
1704052868
1704052869 土地招拍挂制度,已经终结了低价土地的可能。享受了土地高溢价收益的地方政府,也回不到协议出让的时代。由于地价越高,收益越大,趋利的地方政府天然地具有制造和追逐地王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各地频频出现提前拆迁、强制拆迁和暴力拆迁事件的原因。
1704052870
1704052871 改革土地招拍挂制度不可以吗?前面已经提到,北京等地实行的只是对其中招标方式的改良,而不是对整个招拍挂制度的改革,更不可能废除土地招拍挂制度,回归协议出让。除非中央政府强制改革,不准地方政府讨价还价,而且还为他们找到了足够的财源——迄今为止,这还只是一种天真的幻想。
1704052872
1704052873 因此,我们说,地方GDP主义是被一种牢不可破的制度所固定住的地方政府价值取向。
1704052874
1704052875 不过,无论地产商的创富,还是地方GDP主义的急行军,都离不开银行这个好帮手。
1704052876
1704052877
1704052878
1704052879
1704052880 从沸腾到癫狂:泡沫背后的中国房地产真相 [:1704051275]
1704052881 从沸腾到癫狂:泡沫背后的中国房地产真相 |第四章| 银行被绑上了战车
1704052882
1704052883 提要
1704052884
1704052885 地产商与银行家结成了利益同盟,正如房地产与银行之间不可分割的利益关系。
1704052886
1704052887 1998~2009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长超过100倍,这种增幅世界罕见。而个人按揭贷款,为地产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它是金融杠杆化的产物,是经由法定的住房预售制度确立的。
1704052888
1704052889 表面上看,2008年是银行拯救了部分濒临绝境的地产商,而实际上银行只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而出手,宏观背景使信贷环境突然放松。
1704052890
1704052891 监管层对房地产金融风险从来都很警惕。2003年的121号文件虽然被地产商阶层成功阻截,但它开启了信贷调控房地产的先河。房地产安全,金融就基本安全。而至少到目前为止,房地产金融是基本安全的,监管层尽到了防卫之责。
1704052892
1704052893 毫无疑问,20年来,中国存在持续的货币超发现象。但为什么货币超发没有引发恶性通货膨胀?主要原因之一是,超发货币流入了资金吸纳量极为庞大的房地产市场。那么,当货币政策转为紧缩,房价泡沫是否必然破灭?现在预测为时尚早,因为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才刚刚开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轮调控,在货币政策转向的支持下,如果房价泡沫仍不能有所消除,等待我们的将会是更严厉的报复,只是时候未到。
1704052894
1704052895
1704052896
1704052897
1704052898 从沸腾到癫狂:泡沫背后的中国房地产真相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常听地产商开玩笑地说:“我们是为银行打工的。”用正式报告的话说,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用通俗的话说,房地产的发展离不开银行。近几年没再听到这种说法。原因也许是,银行虽然通过给地产商贷款赚了不少钱,但恐怕还没有地产商赚得多。谁替谁打工,这事还真不好说了。
1704052899
1704052900 2009年7月初,我所在报社主办的年度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其中一个讨论的主题是我设计的:房地产的去杠杆化。没想到,讨论的时候遭到地产商的反对,说:房地产哪有什么杠杆化?房地产杠杆率太低了。
1704052901
1704052902 我当时心里的第一反应是,知道地产商不爱说实话,但没想到他们可以如此罔顾事实,只是终没说出口。讨论房地产的去杠杆化,是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联想。所谓次贷,就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以及它滋生的一系列衍生品恶性膨胀的产物。
1704052903
1704052904 没错,那是在美国。房地产金融的杠杆率是等比级的倍数。咱们中国没有这么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但房地产利用金融的杠杆化率水平并不低。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2010年10月11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上说,这次调控降低了开发商资金杠杆率,2009年曾经达到10倍,现在降到5倍以下。
1704052905
1704052906 房地产的资金杠杆率达5~10倍,应该不算低吧。
1704052907
[ 上一页 ]  [ :1.70405285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