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070903e+09
1704070903
1704070904 案例 理光公司如何减少树脂产量波动
1704070905
1704070906 这里讲述的是理光沼津工厂内一个专注的质量控制小组的故事。这个小组由平均年龄为28岁的6名男性员工组成,他们负责生产和检测复印机墨粉的原材料。他们实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活动,目的是通过化学反应和日常控制程序使树脂质量稳定。要控制关键的化学反应必须进行精确、仔细的测试,使公差控制在1/10000毫克,对于每位成员来说,掌握专业技术与理论知识至关重要。在这条原则下,小组不断地分析和测试来自车间的数据以改进树脂的质量。该质量控制小组不但研究技术问题,还讲究安全方法,注重真正地解决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小组举行了42次会议,每次会议长达90分钟。这些质量控制活动获得了1980年日经指数质量控制文学奖。
1704070907
1704070908 1.选题
1704070909
1704070910 如图3-9所示,经过第2个加工阶段后,许多原料被分为两部分,分别进入第3和第4加工阶段。平均收益率为99.8%,但如图3-10所示,存在很大的偏差,43%的统计点都超过了理论值。由于产量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树脂的质量,该小组选择“如何减少偏差”为研究主题。[1]
1704070911
1704070912 2.了解情况
1704070913
1704070914 基于之前的数据画出直方图(见图3-11)。该图显示出了两个峰值,小组成员得出结论:有两个组次出现了混乱,进一步,又认定了两个组次x相差14千克,而且,x-R控制图显示,计算中还遗漏了产量图中批次之间的偏差(高达到48千克)。在批次内部,还出现了最高为60千克的偏差。(注:x指平均值,R代表同一组中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
1704070915
1704070916
1704070917
1704070918
1704070919
1704070920
1704070921
1704070922 图 3-11
1704070923
1704070924 3.设定目标
1704070925
1704070926 检查表中显示的数据令质量控制小组决定突破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小组设定一个目标:使树脂的产量稳定在4300千克的水平,将偏差控制在5千克上下范围。这个目标在1978年11月实现了。
1704070927
1704070928 4.原因与措施
1704070929
1704070930 减小同一批次内的偏差后,开始解决不同批次间的偏差问题。在图3-12所列出的原因中,确认了三个需要优先解决的因素:第2加工阶段后的分料环节、进料率、自动称重环节。接下来,如图3-13和表3-5所示,质量控制小组对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矫正措施,最终实现了目标。在称重时遇到了一个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但在之后的现场检查中得到了解决。
1704070931
1704070932
1704070933
1704070934
1704070935
1704070936
1704070937
1704070938
1704070939
1704070940
1704070941
1704070942
1704070943
1704070944
1704070945
1704070946
1704070947 5.结果
1704070948
1704070949 (1)切实结果
1704070950
1704070951 如图3-12和图3-13所示,树脂产量波动持续降低。作为一项附加收益,进料率和树脂黏度波动也降低了,为稳定树脂质量做出了贡献。
1704070952
[ 上一页 ]  [ :1.70407090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