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075919e+09
1704075919
1704075920 “同志!珍惜金戈比!”废料和钱币,或是关于财富的置换。金属检测。“带着狗”等待。黄金粉尘、洗手箱和漆布袖套。埋没良心的交易。用黄金计算的饥荒统计。沙皇金币在哪里“游走”?
1704075921
1704075922 与预言恰恰相反,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的命运所依附的不是世界革命,而是一种令人蔑视的金属。政治局的特别文件夹证明,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之交,苏联领导层被笼罩在“黄金恐慌”之中265,1931年和1932年尤甚266。每一位从事这一时期研究的研究者都能看到这些“黄金恐慌”的特征:贷款政策和对进出口单位支出的控制趋于严格、削减非工业进口量267;废止早前与外国公司签署的技术援助协议268;大幅削减海外苏联员工以及苏联外国专家工资的外汇部分269,随后完全取消了支付给外国人的“黄金部分”270;格别乌没收人民黄金的运动、“信用局”从苏联公民手中收集外国企业保险单和继承文件以在境外提出外汇声索的行动271;在格别乌庇护下组织外汇酒店272;用镣币代替银币流通273;寻找新的“出口对象”274,转而抛售国家博物馆和图书馆的藏品275;“削减用于国内的黄金拨付”276;斯大林对新兴的苏联采金业的庇护、古拉格黄金开采的出现……名单还可以继续开列。苏联领导层不仅通过大手笔还通过点滴积累收集着黄金,终于重新建立了苏联的黄金储备。外宾商店是“空着口袋”搞工业化引起的“黄金恐慌”事件之一。黄金在外宾商店史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保障了外宾商店收入的一大块份额。4年(1932—1935)中,人们带到外宾商店的黄金总计约100吨!
1704075923
1704075924 外宾商店接受所有类型的黄金:废料、珠宝、艺术品、日用品、金币、金锭、沙金、自然金块,甚至是黄金废料。只有宗教黄金用品禁止接受,因为教会财产已经国有化了。私自拥有的宗教用品被视作偷窃自国家而被没收充公。277经外宾商店验收员之手后,不同黄金的差异性就会被消灭,只剩下堆积如山的黄金废料。278“废料”一词可以直观理解。验收一评估员会撬开、拆开宝石、机械装置、踱琅艺术品、木头、纺织品、骨头以及别的镶嵌物,自然金块直接用锤子敲开。可以说一说外宾商店验收员使用的一整套验收技术工具:平口钳、圆头钳、小镶子、磁铁、时钟螺丝刀、铿刀、透镜、金属剪刀,以及——注意!——铁砧、用来切割大金锭的4-6千克重的凿子和锤子279但事情远没有黄金制品遭毁坏那样简单。这些黄金制品离开了曾经所归属的家庭,同时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也失去了自己的历史。在一堆毫无特征的废料里,没有了母亲将曾祖母的戒指送给女儿或是儿子的未婚妻这样的家庭赠予,没有了丈夫会赠予小金戒指的战前最后无忧无虑的那些命名日的回忆,也没有了曾祖父勋章所述说的战功史。黄金废料被从原来的主人手里带走,完全脱离了人们的记忆。具有象征意味的是,“废料”成了外宾商店官方黄金核算统计中的主要类别。黄金核算的第二类别是沙皇金币,或者简写作“钱币”。随着这些黄金制品进入国家银行的库房,连这样简单的分类也消失了。所有黄金都熔炼成了金锭。280黄金的很多功能最终都汇为一种——支付工具:金锭被运往欧洲以便在国际市场上出售。
1704075925
1704075926 为替代从私人手里没收的革命前的贵金属制品,贸易人民委员部珠宝联合公司用白铜、双金属、分量不足的白银、人造及劣质宝石制作而成的苏联小工艺品填补国内市场。281这一大规模置换珍宝或财富的行动282具有有趣的社会、历史和艺术内涵。
1704075927
1704075928 革命给“旧财富”带去了致命打击,而外宾商店则继续了这一进程。正是由于外宾商店的努力,私人手中剩下的有价物品——珠宝、18世纪至20世纪初的贵金属及宝石日用品和艺术品——不光被夺走,而且被消灭。政权更迭,归还有价物品和传家宝已无可能:拿到外宾商店的都被敲碎、熔炼了。旧时财富的样板现在只能在博物馆看到了,人们家里只有个别的、不完整的、幸免于难的遗物。可能某人在读到这几行时会回想起茶点部的单个金匙——从前一大套餐具的剩余物。
1704075929
1704075930 在成吨地征购有价物品时,外宾商店在国家控制过去的物质财富以及财富古董化(将从前大规模的财富转变为稀有、独特的财富)、传播新的社会主义式“物质富足”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珠宝工业用来席卷市场的便宜小物件仅仅因为拥有垄断生产地位而售价昂贵。大规模财富置换的结果是,社会在物质上朴素起来。
1704075931
1704075932 革命消灭了旧社会极端的社会和物质不均,主要是消灭了旧社会拥有特权的上层。然而,即便中产阶级被革命破坏了,但还是从1920年代的旧时光里保存了下来。中产阶级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质财富以及旧时家庭优越生活的剩余物。283通过外宾商店获取财富使社会阶层趋于扁平、沦入贫困,从这方面讲是对旧时代保存下来的中产阶级的新打击。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着建立自己的中产阶级的任务,其地位取决于物质富足新形态以及对特权和财富的新认识。284
1704075933
1704075934 我们回到外宾商店收购点。在外宾商店史初期阶段,在边远地区,大部分情况下由于场地不足,有价物品验收在设有评估员专门柜台的商店里直接进行。这会导致营业大厅人满为患,所以渐渐地,很多城市的收购点会设在单独的房间或者大楼里。285随着外宾商店的发展,黄金征购变得专业化,开始独立于其他有价物品征购而独立运作。286在各大城市外宾商店工作的评估员都是国家银行的专家,287但是“边远地区”缺乏专业人才:有时候商店经理验收有价物品,他既当售货员,也当跑腿的,他的职责是把有价物品运到远处国家银行最近的分支机构,有价物品继而进入位于莫斯科的国家银行发行处库房。
1704075935
1704075936 有价物品的验收和评估过程既费力又耗时。评估员被禁止“用肉眼”凭外观就判断金属的真伪或者相信纯度的压印:有很多伪造品。金属应当经过检测,在检测时,评估员划、扎、割,还会完全凿开物品,以便确定黄金的真实性和纯度。288之后进行称重。指南规定评估员需仔细检查和清理秤,以免沾上灰尘。只可使用精确计量的砥码。禁止把钱币、火柴和其他物品用作砥码,但实际上这类情况屡禁不止。在称重前,评估员应当剔除黄金制品中所有无关的东西:机械装置、嵌入物、其他金属的焊接物。国家还试图从拆下的非黄金部分中获得好处。在外宾商店列宁格勒州办事处会议上,一位负责的工作人员建议“注意收集黄金上交者不要的小宝石和钟表机械装置,这些对于我们的工业是必需的”。289
1704075937
1704075938 在验收沙金时,评估员应当剔除所有可疑的颗粒(沙子、小岩块、污垢、无关的金属)。如果杂质不容易去除,那么评估员按照掺杂程度进行扣减,然后确定纯度并称重。在验收非普通方法收集,而是借助水银收集的沙金时,评估员应当在火中把沙金加热,以便使黄金中的水银蒸发。在征购掺杂岩石的天然金块时,评估员会用锤子将其敲碎,并在研钵中研磨,以便去除杂质。290金锭和钱币在称重前应当清除灰尘和污垢。
1704075939
1704075940 黄金制品的价格是在重量和纯度的基础上确定的。即便保存完好且具有较高艺术和历史价值的物品,其价格也并不由其意义决定,而是由金属重量决定。这种情况下,可能的非黄金嵌入物不会被拆出来,但是评估员会通过肉眼进行判断,在重量上进行大致的减扣。外宾商店为每克化学意义上的纯金支付1卢布29戈比。291旧式金币如果没有损坏痕迹,可以票面价格收进,如有缺陷则按重量收进。292为了减轻评估员的工作量,国家银行准备了不同纯度黄金价格计算表,但这表到了1933年才出现。初期,评估员,尤其是边远地区的评估员必须依靠自己进行数学计算。
1704075941
1704075942 对黄金的检测也是对评估员的考验,他们需自掏腰包承担过错。293“最近我知道了,验收流程有多复杂,”列宁格勒办事处管理层一位收购点的经理这样说,“有个熟人请我帮忙插队交验有价物品(戒指——作者注),我把东西给了鉴定员并留下来看鉴定员怎么操作。他在七个位置检测了待鉴定的订婚戒指,在石头上完整磨了一遍。294我问他为什么要看这么仔细,他回答:国家银行告诉我们,我们要负所有责任,我们很害怕收错东西。”295为了因为评估员过分谨慎而错失黄金,国家使他们难以拒收黄金:评估员拒收黄金会受到行政上和物质上的处罚。甚至在出现成批假金锭的时候,例如1934年出现的情况,296评估员只有在完全确认真伪的情况下才可以拒收黄金。297外宾商店管委会担心大规模没收金锭以及国家银行禁止收购无检测局纯度证明文件的可疑金锭的消息会引起评估员大规模拒收黄金,于是管委会向各地紧急发出了说明。显然,拒收的信号已经开始从各地传来。管委会在发往各地的函中强调,收取黄金的限制措施是临时的,并呼吁评估员不要逃避鉴定纯度的职责。为了让人更加信服,管委会威胁评估员,如毫无理由地拒收黄金将被取消食品配额。298
1704075943
1704075944 检测黄金也是对其持有者的考验,从他们的眼睛中就能做出评估。看一眼被割开、钉坏、拆碎的东西,就可以猜出人们的感受:失去传家宝的痛苦;黄金被测出纯度较低或者压根儿不是黄金时的失望;害怕被欺骗;动摇——是否按照评估价上交,是否破坏这件物品以确定其纯度。有些文件描述了人们不相信评估结果而跑到其他收购点的事件。也发生过不同鉴定员对某件物品的评估不同的情况:差劲的秤、缺少砥码、劣质的试剂会使重量和纯度有所差异。299从首都到“边远地区”,这种差异逐步放大,在边远地区对鉴定员所需的器材用具和试剂保障不力,而且鉴定员的专业技能也不够。
1704075945
1704075946 验收操作指南证明,国家不愿放过任何一粒黄金的尘埃,无论是因为偷窃还是误差。验收员柜台应有两侧,评估员的一侧有凸边,以防石头、弹簧等东西在拆解(由我标出——作者注)时弹到地上,也防止黄金粉末掉到地上。顾客的一侧有玻璃隔板防护,顾客可以透过隔板观察评估员操作。在柜面右侧区域应当切割出一些窟窿,每个窟窿用于特定的黄金纯度。评估员收进金器后,会按照黄金纯度将其放入相应的窟窿里。一旦金器进了窟窿下的箱子里就再也拿不出来了:箱子在该工作日内都是封死的。在柜面左侧区域只有一个窟窿,在窟窿下面是一个类似的密封箱子,用来存放废品(石头、金属废料、擦拭过试剂的纸、金属粉尘等)。锯锂操作必须在专门的箱子上方进行,箱子底部铺上了厚厚的白纸。在工作日结束时,鉴定员应当收集检测黄金时四处散落的黄金粉尘:把柜台上的所有垃圾扫进专门的箱子,用刷子清理工作服上的粉尘,给清洁工指明“需要最精确打扫”的确切位置,甚至在专门的盥洗器“洗手箱”上认真洗手。鉴定员柜台的表面应当覆盖玻璃或者漆布或者金属薄片,就是不会卡住任何一粒黄金粉尘的材料,鉴定员本人应当戴漆布袖套工作。
1704075947
1704075948 有价物品的上交者不会从废品、黄金粉尘、损坏的小宝石和非黄金镶嵌物中得到什么。国家渴望从黄金废渣中提取有用的东西。在工作日结束时,评估员应当向资深验收员或领导上交含有黄金的废品,他们会把含黄金的废品存进保险箱,每隔两个月称重并封箱,上交给国家银行贵金属和外汇管理局。此外,收购点必须把铺在柜台上和箱子底部的纸、将液体试剂从金属上擦去的东西、损坏的漆布袖套也上交给国家银行。为了让鉴定员不因恐惧而是凭良心收集废品,每从废品中提炼一克纯金,鉴定员就能获得1。卢布奖励。
1704075949
1704075950 操作指南并不是在任何地点和时间都能执行:并不是每一个鉴定员都有这样的柜台或是铺在柜台上的纸,更别提漆布袖套了。300但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是国家对于黄金业务的态度——取尽社会上所有的黄金。坚韧顽强、吆喝和威胁各司其职——黄金粉尘流进了国家银行。在这个庞大的国家中,黄金“喷散”也很重要。3011933年,未向人们付款的黄金和白银废品所产生的“剩余物”价值900万卢布,或约为7吨纯金!302在追逐黄金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流动鉴定员”——验收员一评估员,他们会前往没有外宾商店收购点的地区。303为了深入苏联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外宾商店不厌恶利用一些黄金收购的私人中介。304
1704075951
1704075952 外宾商店收购时,队伍总是摩肩接踵。初期出现了很多混乱和冲突。例如,列宁格勒有人写道:“黄金收购点无法在短短8小时内接待所有希望上交黄金的人。超过70—80人未被接待,而100个希望上交的人不得不分成几天接待。很多人说:‘我不会再来了。’”305通在一些大城市,为了延长收购时间和防止队伍越排越长,评估员们开始两班倒。档案显示,当时存在着“上交记录单”。306但是,对于上交者的折腾还没结束。对于上交的黄金,评估员不会发放商品,也不付钱,而是签发一张收据——带号码的记录单,民间称之为“狗”307有价物品曾经的物主拿着“狗”排队走向负责有价物品验收的稽核员。308当上交者在拥挤的走廊里等待时,稽核员会检查鉴定员签发的收据——看看价格和核算是否正确。309检查收据后,稽核员会从收据存根上剪去稽核数,以使收据上留下的卢布和戈比金额与上交的有价物品的价格一致。之后,疲惫的上交者按照“狗”的编号等待叫号,工作人员会收掉收据,然后给上交者一张剪去了数字的收据。310稽核员会把剩下的一张收据交到收款处,上交者在这里可以领到外宾商店货币。
1704075953
1704075954 外宾商店货币随着不同年份而改变。最初使用的是外宾商店流通券或是商品单据。由于其太容易伪造,所以1933年取消了商品单据,取代它的是防伪更好的记名商品册,人们称之为“购货证”311。记名册包括若干张可撕下的券。在购买商品时,收银员会按照所购商品的价格撕下相应的券。用完的册子会留在商店的“死册盒”里。1934年,1933年版的面值商品册被废止312,取代它的是新版的商品册。随之在全国也制定了新的规定,购物者与特定的商店连在一起:他们在哪家商店上交有价物品,就只能在哪家商店购买商品。
1704075955
1704075956 国家恩威并施促使收购工作加速。按照斯大林的提议,1933年夏天,外宾商店的评估员和苏联其他工人一样开始按件计酬。其工资收入取决于服务顾客的人数。标准很高,这也证明了贵金属收购的规模:如需取得最高工资,评估员每月至少要服务4200名“上交者”,也就是每天至少150人!即便是每天服务100人(每月2400人)——对评估员的压力已经不小——也只能获得最低工资。313按件计酬严重打击了上交者人数有限的边远收购点的评估员,实质上这些地方的评估员只能获得最低工资。在大城市,匆忙中追求服务顾客人数也容易导致发生错误。在1930年代上半叶实行凭票供应制的那几年,改善工作的最大激励因素不是工资而是食品配额。外宾商店的评估员和稽核员享受“黄金”定量配给。外宾商店的出口商品也在配额之列,但是必须按照团体价格以普通卢布支付。3141933年,在外宾商店引入了差异化配给制:配给数量取决于服务“有价物品上交者”的人数。315
1704075957
1704075958 把有价物品拿到外宾商店的人常常并不完全清楚,国际市场上黄金、铂金、白银或是钻石的价格。他们把外宾商店的收购价“对标”食品价格:这点钱能买多少面粉或是糖316,比国有营利商店317、农民市场或黑市是更贵或者更便宜。在国际市场经济情报有限的条件下,国家可以规定于己有利的任何收购价,不用担心人民揭发其卑鄙行径。70年过去了,是时候搞清楚,外宾商店的收购价和国际金价是否一致318以及有价物品换商品是否等价了。
1704075959
1704075960 由于外宾商店被视为出口外汇企业,其价格并不以普通卢布计,而是以金卢布计。金卢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实质性的物理形态。金卢布是一种假定结算单位,类似于革命前的黄金卢布——俄罗斯帝国假定结算单位和主要货币单位。319苏联领导人借用了“一战”前沙皇时期金卢布兑美元的汇率:1美元相当于1.94金卢布。这个官方汇率在苏联一直沿用到1930年代中叶,即外宾商店的整个存续期。金卢布的价值高于普通纸卢布。按照官方比价,1个外宾商店金卢布相当于6卢布60戈比的“普通”苏联货币。320
1704075961
1704075962 外宾商店从人们手里购入白银、钻金和钻石的价格远低于国际价格。苏联利用有价物品(尤其是钻石)的收购价和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售价之间的差距,获得了巨大的“利润”。321黄金的上交者在外宾商店更为有利。根据美元兑卢布的官方汇率,外宾商店的每克黄金收购价为1卢布29戈比,1934年2月前其卢布价格与世界黄金价格相当。322和白银,铂金以及钻石收购价相比,相对较高的黄金收购价证明了在1930年代上半叶黄金对于国家生存的重要性。
1704075963
1704075964 但是,我们不要急着赞扬国家的正派作风。在1934年初,世界黄金价格发生了变化。每盎司黄金比过去贵了大约15美元。323按照苏联的官方汇率,新的世界黄金价格按照卢布计算相当于每克2卢布18戈比。324然而,外宾商店仍旧按照旧的价格1卢布29戈比从民众手里收购黄金。因此,1934年和1935年间,人们交到外宾商店每克纯金少得89戈比。考虑到这些年外宾商店从民众手里收购了大约30—33吨黄金,那么仅按照这个指标外宾商店就少支付了大约2700万一3000万金卢布,或者按照官方汇率计算约为1500万美元!325
1704075965
1704075966 还不该遗忘的是,美元和黄金卢布的汇率是苏联领导人借用自“另一个世界”——战前的俄罗斯帝国经济的。在1930年代的经济生活中,在最严重的商品短缺和通货膨胀之下,这个汇率是人为确定的,脱离了卢布和美元的实际购买力关系。326按照为苏联工业化工作的美国工程师的看法,1930年代初卢布的购买力为4一10美分,即1美元约合10—25卢布。327根据这个更加真实的卢布和美元之间的购买力关系,黄金上交者每克黄金的应得金额较之实得金额应高5—13倍,即不该是每克黄金1卢布29戈比,而是6金卢布50戈比至17金卢布。考虑到外宾商店在存续期内从民众手中取得了大约100吨纯金,那么由于人为降低卢布兑美元汇率而导致少支付的金额十分巨大——6.5亿一17亿金卢布!
1704075967
1704075968 在评估外宾商店商品兑换黄金是否等价时,必须考虑很多别的因素。这里所谓的外宾商店金卢布本质上是普通纸质的东西——流通券或者结算册。在外宾商店存续期间,无法通过官方的方式把外宾商店金卢布换“回”外汇或有价物品,除非是在黑市上。在苏联之外,只有票券收藏者对外宾商店金卢布有点兴趣。外宾商店金卢布在小范围内流通——在外宾商店以及与之比邻的黑市上。外宾商店金卢布之所以有价值,仅仅是因为苏联政府保证,在相当短的时期内可以用金卢布购买食品和商品。如果在一个下雨的早晨,苏联领导人宣布,外宾商店创造了人民公敌,这些公敌已被枪决,外宾商店金卢布就会一下子化为乌有。人们用货真价值的有价物品换来了一些可疑的纸币,斯大林时期的领导层对其提供了担保。在这种条件下,让人民免于被彻底欺骗的唯一保障是苏联对黄金的极端渴求,因为在正常思维下,苏联政府绝不会杀鸡取卵。
[ 上一页 ]  [ :1.7040759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