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076575
1704076576
外宾商店的领导把1933年白银收购量不理想归咎为收购价格低,并请求提高白银收购价,但是政府到了1934年12月才制定新的收购价。由于1934年苏联粮食状况改善而且收购价偏低,当年外宾商店的白银收购量继续下跌:第一季度,外宾商店“产出了”价值420万卢布的白银,第二季度——370万卢布;第三季度——240万卢布,根据国家银行的数据,1934年全年收购量为——1290万卢布(表十五),约合超过900吨纯度为84的白银(约为780吨纯银)。509因此,外宾商店在1934年没有完成甚至看似微不足道的计划。510不过,未付给民众的、国家在国际市场出售白银所获得的“溢出部分”补偿了收购缺口:据十分不完整的数据,“溢出部分”为530万卢布。511
1704076577
1704076578
1935年的白银收购计划看起来微不足道——750万卢布,按照新的收购价每千克纯银20卢布计算约为375吨白银。512外宾商店并未完成这一计划。5131935年,外宾商店从民众手里收购的白银仅价值450万卢布(约为225吨纯银)。1935年底,由于业务萎缩,外宾商店的白银收购停止了。
1704076579
1704076580
白银流入的构成证明,人们带来的主要是日用白银——生活用品和装饰品:日用白银储备高于沙皇银币,饥饿使人民交出了家里值钱的东西。1933年,在外宾商店白银中,银币仅为1.5吨(约合300万卢布),同时期的日用白银为17吨(约合2000万卢布)。5141934年,外宾商店收购了价值约合80万卢布的银币,而日用白银则超过了1200万卢布。515按照最后一任外宾商店管委会主席利文森的话说,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即使人们上交白银获得不足1卢布的零钱,也会立刻用来买食品。516
1704076581
1704076582
在整个白银收购期间,外宾商店“产出了”价值超过4000万卢布的白银(不计“溢出部分”),约合3000吨(纯度84)。政府希望收购更多,但是由于收购启动较晚以及收购价格偏低,政府失算了。白银在外宾商店史、苏联工业化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比黄金小得多。当时,黄金收购量(按价格计算)占1932—1933年度所有有价物品收入的一半以上,而1934—1935年度黄金收购量约占所有有价物品的三分之一;相比之下,在收购量最多的时候(1933—1934),白银也仅占外宾商店所有有价物品收入的五分之一,而1935年为10%,在总决算中为14%。由于白银相对而言不够重要,因此白银在外宾商店最终的报告中并未单列,而是计入宝石和铂金金额中。517
1704076583
1704076584
表十五
1704076585
1704076586
外宾商店白银流入额(单位:百万金卢布)
1704076587
1704076588
年份
1704076589
1704076590
白银收购计划
1704076591
1704076592
白银收购量
1704076593
1704076594
所有有价物品收购量
1704076595
1704076596
(按照收购价值,不计“溢出部分”)
1704076597
1704076598
1932
1704076599
1704076600
—
1704076601
1704076602
0.3*
1704076603
1704076604
49.3
1704076605
1704076606
1933
1704076607
1704076608
40.0
1704076609
1704076610
23.4
1704076611
1704076612
115.2
1704076613
1704076614
1934
1704076615
1704076616
18.2
1704076617
1704076618
12.9**
1704076619
1704076620
65.9
1704076621
1704076622
1935
1704076623
1704076624
7.5
[
上一页 ]
[ :1.7040765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