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076809e+09
1704076809
1704076810 人们带到外宾商店的不仅有贵重宝石、黄金、铂金和白银,还有“非金属”古董——绘画、小雕像、民间和实用艺术作品。其中有货真价实的杰作:“有一天,有人带了一幅弗兰德斯派画作和一幅荷兰派的画作来到一家莫斯科商店(外宾商店——作者注),那个人两幅画要价50卢布。
1704076811
1704076812 在国外,这两幅画可以卖1000马克。”597这件事发生在1933年饥荒横行的4月份。尽管这笔交易有利可图,但是外宾商店不得不予以回绝。
1704076813
1704076814 从民众手里接收古董和艺术品并在外宾商店寄售的决定和苏联大量艺术品出口的增长密切相关。1932年春天,列宁格勒外宾商店的领导就已经向外贸人民委员部要求允许接收单位和个人的古董予以寄售。5981932年11月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上讨论了莫洛托夫委员会的报告。599委员会认为,已拨出的出口古董资源无法确保1932年和1933年的计划任务,由此要求提供新的牺牲品。为了填补外汇缺口,政治局批准“古董管理局”更广泛地抛售博物馆的杰作。外宾商店应当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从民众手里接收古董并在国内向外宾出售。从此之后,古董销售在外宾商店的计划中就有了专门的一行。按照苏联的制度,1932年12月的政治局决议转化成了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议。600不过,收取民众的古董放在外宾商店寄售直到1933年8月才开始实施。601在此之前,人们往外宾商店送“非金属”古董是没用的。
1704076815
1704076816 外宾商店的艺术品一古董办公室负责古董业务。按照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议,为了扩大商品种类,外宾商店不仅接收单位和民众的古董珍宝,还接收现代苏联画家的作品。此外,外宾商店获得了和“古董管理局”一样的权力,即从普通的寄售商店和古董商店取走那些可以卖出以换取外汇的艺术珍宝。602非外汇商店被禁止出售“适合出口的”西方和俄罗斯画家的作品。603为此,外汇人民委员部还编制了一份“特别有价值的俄罗斯画家”的名单,甚至连他们的“普通作品”也只有取得外宾商店特别许可后才能用卢布购买。604
1704076817
1704076818 如果在拍卖会、非外汇寄售店、当铺以及别的国家单位发现了具有外汇价值的古董,外宾商店会“按照成本价”购入。605外宾商店从公民手中接收艺术品寄售的期限为1个月,佣金为成交价的30%。606对于珍宝的销售款,物主可以领取卢布,也可以领取外宾商店流通券。607外宾商店验收员会对古董进行估价。应当强调的是,外宾商店并不从民众手里收购古董,而只是寄售,原因是如果东西卖不出去的话,外宾商店不用承担亏损风险。608相比经过时间检验的西方和俄罗斯绘画精品,年轻的苏联画家把自己作品送到外宾商店寄售的条件不甚理想:售价的20%可以用外宾商店流通券兑现,剩下的只能领取卢布。
1704076819
1704076820 当外宾商店获准接收、寄售带有钻石和车白金的艺术珍宝时,已经很晚了。饥荒带来的外汇潜力已经错过,与之相关的、对于很多人而言依靠出售传家艺术珍宝生存的可能性也消失了。外宾商店古董业务的外汇效果并不显著。1932年,莫斯科外宾商店出售了价值10.5万卢布的古董,列宁格勒外宾商店7.3万卢布(相当于140千克纯黄金),黄金和白银制品在其中占据了大部分(62%)。6091933年,外宾商店预计从古董和艺术品销售中收入20万卢布。6101934年,列宁格勒外宾商店从“古董管理局”拿到的商品卖得1.73万卢布。随着外宾商店业务的收缩,下属商店转由全苏机构“古董管理局”管辖。
1704076821
1704076822 除了值钱的古董,人们同时把普通的东西也拿到外宾商店寄售。从被捕者和被驱逐者那里充公的财产也进入了外宾商店:外宾商店最先料到了“充公物品商店”的出现,这些商店在1937-1938年大肆抛售了被镇压者的物品。611关于外宾商店所辖寄售商店的资料很少,但有两个不能不讲的故事,它们让人看到了外宾商店和大规模镇压开始之间的联系。1935年3月,在列宁格勒的外宾商店第四百货商店寄售处,一个属于被逮捕者的落地灯底座中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藏的不是黄金和钻石,而是1934年1月1日《列宁格勒苏维埃通报》片段。物主在灯里藏东西的原因和具体隐藏的信息并不清楚。这个发现引来了对所有流入外宾商店寄售商店的被捕者财物的检查。列宁格勒刑事侦查处在检查时找到并没收了物主的私人通信,包括“哈尔滨的来信”,以及“记录册”。612很明显,商店的职工在发现《通报》片段后,并没有把它当成没用的废品丢弃,而是暂停了检查并叫来了国家安全部门。另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财物并没有失去个人特征——寄售商店知道前物主的名字。
1704076823
1704076824 大镇压对外宾商店外汇交易的贡献还有其他特点。1935年2月至3月,列宁格勒办事处的领导通报了面粉需求的急剧增长。在文件中,面粉的购买者被定义为“从列宁格勒跑出来的人”。613显然,这里指的是“基洛夫事件”——谢・米·基洛夫遇刺后大量人员被逮捕,“可疑分子”被驱逐出列宁格勒。如果外宾商店的业务能延续到1937—1938年,那么关于大规模镇压对外宾商店业务的影响可以专门写一章,但是外宾商店的历史在这之前就终结了。
1704076825
1704076826
1704076827
1704076828
1704076829 苏联的外宾商店:为了工业化所需的黄金 [:1704073677]
1704076830 苏联的外宾商店:为了工业化所需的黄金 “把美元汇到外宾商店”
1704076831
1704076832 外汇转账危机的天才解决方案。国际投机生意和代理网络的清理。天文数字般的关税。“今天只是买一条苏联鲜鱼——明天就会到格别乌去告发。”白俄移民在思想和美食之间的两难取舍。“订购食物的公司”还是作为无产阶级武器的邮包。一袋面粉——最好的节日礼物。犹太人的帮助。钱的味道!足以支撑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体的金额。
1704076833
1704076834 从境外往俄罗斯汇款自古就有。在战前那一年,往俄罗斯汇去了大约4000万卢布。在布尔什维克当政期间,汇款仍在继续流入。1928年,境外流入苏联的汇款大约为3000万卢布。614此后,境外来的钱流急剧干涸:按照国家银行和外贸银行管委会的数据,1930年境外流入苏联的汇款不足1000万卢布,1931年更少。615汇款急剧减少的原因之一是世界经济危机和西方大萧条,后者首先导致了移民失业:基本上正是这些移民把钱汇给了留在苏联的亲朋好友。
1704076835
1704076836 苏维埃国家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由于从1920年代末开始的工业化所需的外汇严重不足,国家开始“捏紧”给个人的外汇付款,尝试着把个人的境外汇款转化成国家外汇收入项目。人们越来越难从银行汇款中获得“有效外汇”——美元、英镑等货真价实的钱。国家银行按照强制性的低汇率以苏联卢布支付给收款人。616在此情况下,人们为了竭力取到境外汇来的外汇、摆脱银行渠道,变得更频繁地拒收汇款:通过邮政或者走私获得汇款。外汇制度趋严对于苏联有害无利——“拒收”汇款的数量增加了,渴望的美元退回了西方。
1704076837
1704076838 19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陷入了两难:怎样增加境外汇款的流入,但同时又不用给苏联收款人付一分“真正的外汇”。饥荒和外宾商店找出了答案:饥民对帮助的恳求迫使境外的亲戚朋友往苏联汇钱,但是苏联人取到的不是外汇,而是外宾商店流通券,而且不得不以垄断的高价在外宾商店里购买商品。所有汇来的外汇现款都进了国家的口袋。外宾商店是解决外汇汇款危机的真正夭才的解决方法:“狼能吃饱,而羊安然无恙。
1704076839
1704076840 饥民提出的倡议加速了外宾商店汇款业务的发展:还在1931年夏天时,外宾商店将向同胞出售商品的传言就传开了,人们开始擅自要求银行把给自己的外汇汇款转至外宾商店。1931年夏天,国家银行各地的分支机构中出现了混乱,甚至是恐慌。617由于上级的批准未到,财政人民委员部不得不秘密同意国家银行各地分支机构把外汇汇款转至外宾商店о1931年8月,该业务全面推行,关于允许往外宾商店汇款的官方决议直到9月才出台。618
1704076841
1704076842 随着外宾商店新业务的开启,出现了汇款—邮包业务局,稍后,该局改组为外国业务局。619该局由外宾商店管委会副主席伊・雅.柏林斯基分管。620苏联在国外的贸易代表处通过自己的商务伙伴和思想上的伙伴开展了新业务的宣传:在银行和企业的办公室、在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上出现了外宾商店的广告招贴画。并不是一切顺利:例如,在伦敦的贸易代表处报告,英国的银行不同意悬挂关于接受往外宾商店汇款的招贴画。621但事实上并不是广告推动了外汇汇款的增长,而是饥荒。“把美元汇到外宾商店”的口号与其说是广告页上的一行字,倒不如说是关于援助的回应。多亏了饥荒,关于外宾商店的传闻在国外流传得很快。
1704076843
1704076844 新业务开始初期,汇款的收款人在外宾商店拥有特殊地位:他们可在专门的商店里以比其他顾客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他们和1932年春天外宾商店提价并无联系。原因是,当时外宾商店在邮递业务方面尚不具备垄断地位:外国人可以在外国购买食品通过外国公司邮寄到苏联。正是由于这种竞争,外宾商店在对待外汇收款人时不得不遵照西方市场的价格,该价格低于外宾商店的商品价格。随着外宾商店垄断邮递和汇款业务,苏联收款人的特权也就没有了。622
1704076845
1704076846 境外汇来的钱通过各种路径流进外宾商店,外汇争夺伴随了相关部门之间的斗争。苏联外汇垄断者——国家银行和外贸银行认为,外宾商店并不是银行机构,应充当纯粹的外汇收款者,而外汇只能通过银行渠道流入。外宾商店试图摆脱外贸银行和国家银行的中介623:外宾商店未与两家银行协商并令它们大为不满的是,外宾商店直接和境外的代理人签订了关于接收汇往外宾商店款项的合同。624
1704076847
1704076848 在新业务初期,接收汇往外宾商店款项的代理人网络颇有些混乱:外宾商店、外贸银行和国家银行的外国业务局与苏联贸易代表处、苏联货运公司的海外分公司625、境外的苏联银行、苏联参股企业签订了协议,而这些机构又和外国银行、船舶公司、旅行社、百货商店、慈善机构签署了关于接收汇往外宾商店的汇款的协议。此外,外国的银行和企业拥有自己的代理人网络,这些代理人会宣传外宾商店的业务并接收汇往外宾商店账户的汇款。626
1704076849
1704076850 代理人数量不受控制地快速增长导致外宾商店的“伙伴”中有很多从事往苏联汇款的白俄移民所开的公司。627对于苏联体制的敌对态度并不妨碍这些公司依靠苏联账户赚钱。围绕着往外宾商店汇款的投机活动蓬勃发展。在邻近苏联的芬兰、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生活着大量白俄移民的巴黎和哈尔滨,从事往苏联运送外汇的公司发展迅猛。当时的移民报纸充斥着各种广告,它们保证“按切尔文券实际价值向俄罗斯汇款,而且是通过合法的渠道”。有些广告公开承认走私行为:“23法郎汇兑1切尔文券——此为合法渠道,20法郎汇兑1切尔文券——此为私人渠道”628,同时还警告不可相信太吸引人的报价,“要记住,寄款人接受不熟悉的机构或个人的汇款服务时,自己并没有什么风险,但是可能不经意地给俄罗斯的亲人带去了麻烦”629。
1704076851
1704076852 为了抑制代理网络中充斥的混乱情况,外宾商店管委会加强了经济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管控。管委会建议贸易代表处不要和“外国单位”签订协议,如果签约不可避免,那么不要承担长期义务并应保留随时解除协议的权利。630按照管委会布置的任务,贸易代表处不仅需要了解合作伙伴的经济状况,还要了解其政治可靠性,并与那些商业道德缺失或者带有反苏联情绪的代理终止关系。631苏联在巴黎的贸易代表处呈上了新业务开展初期关于管委会工作方法和商业伙伴的报告:
1704076853
1704076854 就您关于“Ванк Контуардю Сантр”银行的查问,答复如下,这是一家白匪从事各类小规模投机活动的小银行……这家银行有三四名职员,属于一个名叫西尔伯施泰因的移民。我们讲一个真实的偶然事件,对这家“银行”进行补充说明:不久前,一群“客户”在银行里大肆杀戮其领导层(显然是为了某些“事情”),西尔伯施泰因本人脖子被刀砍伤。另一家同样正从事往外宾商店汇款业务的”Банк Эдюстриельдю Сантрм银行属于西尔伯施泰因的儿子。632
1704076855
1704076856 境外汇款业务集中化和代理网络清理工作同时展开。苏联货运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和贸易代表处停止接收汇往外宾商店的款项。外宾商店管委会要求将外国代理网络限定为大型银行,这样就承认了银行汇款渠道的优先地位以及国家银行和外贸银行的最高领导地位。为了终止“围绕汇款业务的投机行为”,外宾商店管委会禁止下属的汇款一邮包业务局与那些早期在境外宣传外宾商店并助其拓展客户的外国企业(旅行社、船公司等企业)直接签订协议。然而,外宾商店保留了通过苏联驻外贸易代表处与境外的苏联和外国银行就接收汇往外宾商店账户钱款签订协议的权利。633从1934年秋天起,外宾商店开始根据汇往外宾商店的金额向境外的签约方支付报酬。634
1704076857
1704076858 外宾商店驻苏联各贸易代表处的全权代表是在莫斯科的管委会和境外汇款业务代理人之间的联络员。635由于在美国没有设立贸易代表处,因此“美国贸易公司”636和“苏联—美国运输公司”637负责往外宾商店汇款的业务。档案中留下的外宾商店和苏联一美国运输公司协议证明,在境外接收汇往外宾商店钱款的苏联股份公司和银行处在苏联法律和关系的环境中。638根据协议,所有的争议由在莫斯科的外贸人民委员部解决。外宾商店实施思想上的管控,确定广告内容。经济间谍活动是外宾商店的境外苏联伙伴的任务:因此,苏联一美国运输公司不仅应当向外宾商店报告公司代理人、与外宾商店相关的美国银行和企业的活动,还要报告外宾商店竞争对手的活动。苏联一美国运输公司的职责还包括收集外宾商店价格竞争力的信息、通过“本公司”更有利的汇款费率“削弱投机中介的地位”。639
[ 上一页 ]  [ :1.70407680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