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078527
1704078528
注释:大苏联领导人在1935年秋末更改了卢布汇率。这时的卢布汇率为5 卢布75戈比兑1美元,从1937年7月起,卢布汇率为5卢布30戈比兑1美元。卢布汇率变化发生在外宾商店关闭前后,所以在表格中没有按照新的汇率计算外宾商店获取黄金的成本。
1704078529
1704078530
**世界金价在1934年初被美国的《黄金储备法案》所改变。
1704078531
1704078532
***按照1932—1937年期间每克黄金4卢布57戈比的开采成本计算
1704078533
1704078534
****按照1932—1935年期间每克黄金2卢布13戈比的开采成本计算。本书在“外宾商店的秘密”中对外宾商店黄金“开采”成本的计算进行了说明。
1704078535
1704078536
急需贵金属、外宾商店黄金“开采”成本相对较低、新生的苏联采金业的能力不济,这些因素解释了为什么国家会容忍外宾商店经营亏损导致的数百万卢布的预算窟窿。然而,当苏联采金业开始起步,“远北建设”开动、扩大起来,黄金问题得到了解决,人民的积蓄大部分被清洗时,政府关闭了外宾商店。
1704078537
1704078538
外宾商店还有一个秘密。但关于这个秘密,将在下一章节详述。
1704078539
1704078540
1704078541
1704078542
1704078544
苏联的外宾商店:为了工业化所需的黄金 外宾商店的尾声
1704078545
1704078546
不招人爱的孩子。为什么关闭外宾商店?苏联外汇市场的天鹅之歌。卖掉不需要的人。商贸复兴。有多少外汇在黑市上“行走”?“苏联内贸”。
1704078547
1704078548
外宾商店五年计划的制定者预计,它至少能经营到1938年。但外宾商店的尾声提早到来了。在饥荒消退后,它立刻就开始收缩其商贸网络。1934年和1935年,收缩工作全面推进。虽然政府压缩了外宾商店的经营活动,但是最初并不打算将其完全关闭。原本的意图是,停止接收苏联公民的贵金属,为外宾商店保留港口服务、使用外汇和境外汇款支付的商品销售。1047换言之,苏联领导人想在苏联保留一个合法的外汇交易绿洲,但外宾商店应当面向对外的外汇收入来源。这个计划注定无法实施。
1704078549
1704078550
从1935年11月15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停办全苏联合公司“外宾商店”的决议》那一刻起,外宾商店就停止收取民众有价物品和签发商品册。1048寄往外宾商店的外汇汇款一直持续到1935年12月15日,向手里留有外宾商店的“钱”的民众供应商品本应于1936年2月1日正式停止,但一直持续到夏天。1049外宾商店关闭后,在苏联境内包括为外国人提供服务的所有货币结算全部使用卢布。1050来自境外的外汇汇款此后汇入苏联国家银行,而银行只向收款人支付普通卢布。国家银行继续从民众手里收购贵金属锭和制品,但使用卢布支付,而且评估也发生了变化。1051合法外汇市场的改革包括修正卢布汇率——政府终于承认,俄罗斯帝国时代以来,作为一种货币结算标准单位的金卢布严重“消瘦了”。1052进入1936年后,国家留出了短暂的外汇宽容期,随后就回到了国家外汇垄断原则。前面的章节中具体研究了外宾商店关闭的经济社会原因和意识形态原因。现在对它们进行一下总结。
1704078551
1704078552
丰收和粮食出口骤减导致了1934年苏联粮食状况的正常化。在1935年和1936年,人民的粮食和商品供应继续得以改善。从1935年1月1日起,取消了面包票证,10月——取消了肉类、糖、油脂和土豆票证。和票证一起消失的是品种固定且贫乏的封闭式定量配给单位。在它们的原址上出现了食品杂货店、百货商店、鞋子衣服的专营店,这些商店对所有人开放。虽然,上述商店的价格比过去的配给单位贵,1053但是品种多得多,销售也不受定量配给额度限制。1054而且,在这些商店里购物时,不用像在外宾商店里那样牺牲家庭有价物品。随着饥荒的消退,商品品类得到了改善,农民市场、集体农庄市场上的价格下降了。外宾商店难以和开放式的商贸单位竞争。它销售商品是为了换取有价物品,而商品品类比非外宾商店要少。对于外宾商店的购买兴趣在衰减:外汇、有价物品收入和外宾商店的营业额都大幅下降了,外宾商店里的商品价格不得不进行下调。流通开支在外宾商店最好的年份就十分庞大,但是借着堆积如山的有价物品进行了自我辩解,现在已成了国家预算的沉重负担。
1704078553
1704078554
1930年代中叶,不论是民众,还是国家,都已不再迫切需要外宾商店。正如前面提到的,苏联外汇紧缺是外宾商店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出口额在增长,出口收入却仍不足以支付工业设备和原料进口的开销。但是,在1931年达到顶峰的“出口疯狂”在1933年前就结束了。由于工业进口骤降,苏联恢复了外贸顺差:从1933年起,出口收入超过了进口支出(表四),并减少了工业腾飞年份积累的苏联外债。1055而且,从1920年代末开始,斯大林领导层认真地建立了现代采金业。从1932年起,古拉格“远北建设”开始运转。到1930年代中叶,每年稳定增长的工业采金量把苏联送进了世界领先国家之列。斯大林领导层解决了黄金问题,1930年代初由“白手起家”的工业化导致的外汇危机被克服了。苏联声明已取得黄金、外汇独立。的确,外宾商店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考虑到大饥荒的持续性和强度,以及外宾商店网络实际已经覆盖全国,由此可以断言,1930年代中叶时,苏联领导人已经“榨出了”苏联公民大部分外汇积蓄。1056
1704078555
1704078556
谈及外宾商店关闭的原因,不应忘记思想上的动机。外宾商店是大规模市场化外汇业务的重现,而且,这个无产阶级国家就是经营者。允许外宾商店存在违反了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公理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为了外宾商店,斯大林领导层牺牲了阶级立场、国家外汇垄断和国家去市场化经济等原则。在外宾商店的经营场所、商店周围、城市市场和二手市场里,外汇、外宾商店的钱以及商品的倒卖行为每一天都在上演。外宾商店就像苏联的眼中钉。在苏联的黄金、外汇问题得以解决后,斯大林领导层再也没有理由容忍在外汇和思想方面的让步。
1704078557
1704078558
斯大林领导层的不招待见的孩子、诞生于1930年代初外汇恐慌的产物——外宾商店注定走向毁灭。不过,外贸人民委员部的领导不愿放弃自己的外汇企业,希望把外宾商店转型成精英外汇商店以便将其保留下来。1934—1935年的资料证实,外贸人民委员部和外宾商店一边不断呼吁通过精美食品和高质量日用品来打造文明贸易,一边继续寻找新的外汇来源,这对政府而言也是保留外宾商店的最有力的理由。
1704078559
1704078560
早在外宾商店初期,未来的帮手饥荒还没出现,管委会就有办法让民众交出有价物品。在1932年10月,外宾商店管委会建议在大城市设立使用外汇结算的时装店、药房、“牙医诊所”和门诊部、寄售商店、女士理发店,并销售外汇疗养券、剧院票和建材。很多时候,拓展外汇业务的发起人就是人民自己。比如,苏联公民坚持要求用外汇购房:文献证明,某人甚至提议“支付5000美元”1057。1932年在“自下而上”的推动下,外宾商店管委会不止一次地请求政府批准其开展住房销售业务。1058还有一个例子:1932年12月,为了应对外国人的需求,政府研究了向外宾商店移交长途火车餐车业务的问题。1059
1704078561
1704078562
有些东西一经想出就付诸实施。1932年和1933年,经财政人民委员部的外汇和国际结算部门同意,外宾商店销售了苏联各疗养胜地的疗养券。外汇疗养服务一开始就是专门针对苏联人的,因为据财政人民委员部所言,其服务水平吸引不了外国人。文件显示,疗养的价格从60到80美元不等,低于卢布价格,不够抵偿服务成本,但为了获得“货真价实的”外汇,财政人民委员部允许卢布亏损。1060经财政人民委员部同意,从1931年起,外宾商店开始接受黄金和外汇以购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剧院票、火车票。1061为了回应生活在苏联的外国专家的请求,外宾商店开始接受外汇购买汽车和零部件:1932年,劳动和国防委员会为外宾商店订购了价值3万金卢布的100辆汽车和零部件。汽车部件购自美国福特汽车厂,在莫斯科的“吉姆”汽车厂组装。对于国家而言,一辆汽车的成本为460美元,而销售价至少为720—750美元。外宾商店销售零部件的“油水”更多。1062
1704078563
1704078564
在寻找外汇时,简直不择手段,甚至把苏联当局不需要的人“售卖”到境外。亚历山大-格里亚宁在描述在美俄国移民命运的《俄罗斯人的新世界》一文中讲述了牧师遗孀叶列娜-阿列克谢耶夫娜-斯洛博茨卡娅的故事。她在爱沙尼亚出生、长大,1935年时“通过’外宾商店’系统”赎回了全家,她按照每人500金卢布的价格付钱给苏联政府以获得出国护照。1063档案文献确认了格里亚宁讲述的事。提出允许支付外汇后移民的表面上是财政人民委员部的外汇和国际结算部门,1932年6月,其领导在给劳动和国防委员会的信中这样写道:“在苏联有大量国家不需要而且希望移居国外投靠亲友的人。他们的亲友愿意承担这些人的移民费用,并支付费用以获准离境,这种移民活动是我们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1064请注意,问题是这样的:不是那些离开的人不愿意待在苏联,而是我们苏联政府不需要他们。1932年10月,苏联人民委员会迅速回应了这个提议并就外汇移民做出了决定,反应速度是苏联官僚体制中罕见的,这证明财政人民委员部的倡议只是落实政治局的决定。1065
1704078565
1704078566
各地苏维埃执委会的外事部门会依照“简便程序”为愿意支付外汇的人签发出国护照。“赎金”取决于潜在移民的社会地位,通常是个天文数字:“劳动者”办理一本出国护照需支付500金卢布,“非劳动者”为1000金卢布。到1933年,办理费用分别上涨到550金卢布和110。金卢布。1066可以做一个比较:在“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初,办理出国护照需要38卢布。1067除了护照之外,移民需要用外汇向“全苏外国游客服务股份公司”购买其“出境安排”服务,同时向交通人民委员部和苏联商船队支付外汇将其运到“目的港”。财政人民委员部承认,外汇移民价格中包含了外汇汇款损失,因为如果这些人不移民,会有外汇汇款寄给他们。牵涉其中的外交人民委员部担心,出国护照的高价会减少外汇移民的数量,也就意味着不能获得大量收入。这些担心在某种程度上被证实。即使在国外亲人的支持下,也很少有“非劳动者”能利用外汇赎金的机会。1933年,“全苏外国游客服务股份公司”领导由于能担负费用的人太少而要求取消这个类别。
1704078567
1704078568
在讨论格别乌发起的外汇移民可行性的问题时,财政人民委员部推测每年支付外汇赎金的人数在3000人至5000人之间。多少人利用了外汇出逃的机会?被外汇“润滑过”的出境证件简化办理程序导致苏联移民数量的增加。1932年,在批准外汇移民之前,苏联公民提交了478份离境申请,只完成了其中的259份:没人会否认,剩下未完成的申请是因为官僚主义的拖沓о1933年,这项工作的速度是前一年的3倍:1249份离境申请中,批准了804份,拒绝了104份。1068但是,尽管申请数增加了,外汇移民人数仍然低于财政人民委员部和格别乌的设定值,这不光是因为出国护照的价格高得令人望而却步。苏联领导人为了外汇,绝不会对移民过程放手不管:1933年外汇移民计划仅允许“全苏外国游客服务股份公司”外运1000人。1069移民外汇收入的最大来源地预计为美国、加拿大和南美,但苏联公民移居目的地包括整个欧洲、中东和南美。1070
1704078569
1704078570
档案文献证实,外汇移民是通过“全苏外国游客服务股份公司”实施的,如果格里亚宁的故事属实,那么斯洛博茨卡娅一家是通过外宾商店赎买的。如何解释两者的出入?财政人民委员部最初的建议没有规定是“全苏外国游客服务股份公司”还是外宾商店参与组织外汇移民。外汇“赎金”应当直接流入地方苏维埃执委会。换言之,希望离开的人应当付钱给苏联政府。外交人民委员部因为害怕国际名声不好而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件事应当让’全苏外国游客服务股份公司’这样的商业单位参与作为掩护1071
:如果是苏联政府部门从事外汇移民业务是一回事,如果是某个股份公司就是另一回事。西方可能不知道“全苏外国游客服务股份公司”是一个国有单位,甚至是一个政府机构,其创始者是外贸人民委员部和交通人民委员部。1072在外交人民委员部的干预下形成了一个制度,即用于购买出国护照的外汇汇款进入外汇贸易单位外宾商店的账户,而“全苏外国游客服务股份公司”负责把人运到境外。苏联领导竭力获取外汇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奇怪的是:苏联领导在用出国护照做交易时,试图保持一种家长式的语气。苏联人民委员会关于允许外汇移民的决议让各地苏维埃执委会“在正当的特殊情况下可以降低护照收费”。搞清楚下面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政府认定的逃出苏联的正当原因有哪些?1933年的资料证实对于老人移民有优惠价,尤其奇怪的是,孩子的收费仅为275金卢布。1073
1704078571
1704078572
1933年,政府研究了苏联公民用外汇购买临时出国许可的问题:这种“外汇服务”收到了民众的很多申请。我不知道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但是我不认为国家领导人会为了外汇而放松临时出国许可管理:如果出访者未全额购买移民权就永远留在国外怎么办?
1704078573
1704078574
饥荒的爆发妨碍了外宾商店寻找其他的外汇来源。外宾商店凭借成袋地卖出面粉和修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计划——房子或者汽车的诱惑对于有价物品上交的促进作用未必强于饿死的威胁。随着饥荒消退以及外宾商店外汇营业额的下降,可替代外汇收入来源的问题重新变得迫切起来1074:外贸人民委员部和外宾商店的领导试图说服政府,它们的企业有资格长期存在下去的主要依据就是外汇收入规模。1075外宾商店存续的关键是服务质量、商品质量和品类的问题:外宾商店的新措施是配给制取消后在全国广泛开展的“争取文明贸易”运动的一部分。
1704078575
1704078576
在“能吃饱”的条件下,需求转向了工业品。1076顾客这时追求的是香料和化妆品,而不是面粉。1077在研究1934年的前景时,外宾商店管委会主席斯塔舍夫斯基寄希望于鞋类、时装、日用品专营商店。由于不满意国产日用品的低劣质量,斯塔舍夫斯基要求动用最好的手工劳动组合去为外宾商店缝制鞋子和衣服。1078在列宁格勒,外宾商店开始提供新的外汇服务——浏览时尚杂志和复制模特画。1079在新事物中还包括进口商品的外汇寄售商店1080,以及“美国市场此前不久在莫斯科开设外汇寄售商店的经验让人心生希望,斯塔舍夫斯基呼吁各地办事处的管理人员到首都学习其运营情况,以便在各地开设外汇寄售商店。“美国市场”复制了单一价格的西方廉价综合商店。“奸险之处”在于,“美国市场”用定价10戈比到1卢布的进口商品吸引顾客前来的同时,在外宾商店货架上偷偷塞入了过期的国产日用品。斯塔舍夫斯基写道:“我们所设想的,美国市场’是个有用的出路,在它的帮助下,我们可以通过表面上的降价和组织促销更快更好地处理掉滞销商品。”1081西方类似的商店通常位于廉价的场所,而斯塔舍夫斯基挑选了一家莫斯科最好的百货商店作为苏联的“美国市场”,并计划为这家商店在境外采购专门品类的商品。为了节约外汇,他要求各地办事处开始寻找有能力仿制进口商品的好的劳动组合。斯塔舍夫斯基写道
:“外宾商店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外汇抽水机,还是促进改善日用品质量的重型推弹臂,就像我党所理解的那样。”1082由于在莫斯科的试行结果良好,斯塔舍夫斯基计划在苏联各大城市都开设“美国市场”。1083此外,他还要求通过流动售卖和小贩兜售实现对边远地区的覆盖。“兜售者”应当从受人“信赖”的当地居民中挑选。1084
[
上一页 ]
[ :1.7040785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