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078587e+09
1704078587
1704078588 苏联的住房问题不如生存威胁那么紧迫,待饥荒消退,这个问题又成了首要问题。1934年底,外宾商店请求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外汇委员会批准其制订的以销售公寓和别墅赚取外汇的计划。1101只有具有住房合作社社员身份的苏联公民才拥有购房权。外汇购房试验仅在大城市开展,主要是在莫斯科,但也涉及了列宁格勒、梯弗里斯、哈尔科夫、罗斯托夫、基辅、明斯克和文尼察。外宾商店领导领受的任务是在1935—1936年销售200套公寓,价值35万一40万金卢布。住房需求是以百万套计的,但是外宾商店能力有限,不愿自行组织建设1102——按照协议原则,建造单位应当为其建设。外宾商店只承担保障建材供应的责任,他们希望从政府那里以优惠供货价获得建材。此外,外宾商店请求政府批准其向房主和建设单位购买住房,并赋予转卖这些住房赚取外汇的权利。住房每平方米的成本为500卢布,而其销售价为35—40金卢布,1103一套两居室的公寓价值1200—1400金卢布,一套三居室的公寓价值1700—2000金卢布。
1704078589
1704078590 在讨论向苏联公民销售住房赚取外汇的同时,外宾商店还讨论了向外国人出租住房的问题。每个租房申请都要专门审查,并需征得内务人民委员部和外交人民委员部同意后才能做出决定。租期不得超过3年。在租赁期内,必须向外宾商店支付租金和市政服务费用。房屋所有权归外宾商店。在莫斯科,不带家具的公寓的租金为每平方米每月2金卢布,带家具的为每平方米每月2卢布50戈比。1104外宾商店列宁格勒办事处建议为外国人提供外汇别墅。1105
1704078591
1704078592 “积少成多”,零钱能汇集成一大笔钱,但是在外宾商店史上并未发生这样的事情。尽管不断推出新的举措,但是1934年和1935年的有价物品收入还是稳步减少。面对实现温饱后挑剔的精英需求,不可能重现严酷的、饥饿的、“闪耀的”1933年。境外的外汇汇款数量下降了——从苏联寄出的信里没有饥饿的绝望,此时世界的关注投向了德国犹太人的命运。外宾商店的价格政策并没有刺激购买需求——政府违背行情,不准外宾商店下调价格。各地纷纷报告商品滞销的情况。1106政府不得不下调了外汇计划并压缩了外宾商店的经营活动。1107在1934年和1935年,外宾商店逐步缩减了工作人员的规模和贸易网络,首当其冲的就是亏损的小型商店(表二十七)。11081933年,外宾商店下辖1500家贸易单位,1934年7月前关闭了300家。1109越往后越多:截至1935年1月1日外宾商店还有702家下属网点,截至1935年7月1日还剩493家商店。1110以前的外宾商店网点变成了非外汇商店:这些商店连同货架上和仓库里的滞销商品一起转隶负责苏联内贸的供给人民委员部。1111外宾商店工作人员失去了“外汇”特权地位,变成了普通的商店店员。从1935年10月1日起,苏联人民委员会取消了外宾商店贸易工作者的“黄金定量配给”,拉平了与普通贸易商店工作者的收入,按照其领导所言,他们的工资下降了三分之一。1112
1704078593
1704078594 表二十七
1704078595
1704078596 外宾商店贸易网络缩减计划
1704078597
1704078598 (根据1934年5月13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关于外宾商店》的命令)
1704078599
1704078600 地区
1704078601
1704078602 截至1934年4月20日的商店数量
1704078603
1704078604 关闭数量
1704078605
1704078606 截至1935年1月1日商店数量
1704078607
1704078608 北方边疆区
1704078609
1704078610 53
1704078611
1704078612 40
1704078613
1704078614 13
1704078615
1704078616 列宁格勒市
1704078617
1704078618 31
1704078619
1704078620
1704078621
1704078622 32
1704078623
1704078624 列宁格勒区
1704078625
1704078626 50
1704078627
1704078628 25
1704078629
1704078630 25
1704078631
1704078632 西部州
1704078633
1704078634 35
1704078635
1704078636 5
[ 上一页 ]  [ :1.70407858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