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091323e+09
1704091323
1704091324 徐有泮:1933年生,时任沈阳电缆厂厂长,1995年接受沈阳物业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聘请。
1704091325
1704091326 霍荣华:1941年生,时任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病逝。
1704091327
1704091328 应治邦:1934年生,时任西北国棉五厂厂长,1997年以玩忽职守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后隐居深圳。
1704091329
1704091330 于志安:1932年生,时任武汉长江动力公司总经理,后出逃在外。
1704091331
1704091332 黄春萼:1940年生,时任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后升任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副总经理、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副局长。
1704091333
1704091334 邢起富:1935年生,时任天津飞鸽集团总经理,1996年退休后被推举为天津自行车协会会长。
1704091335
1704091336 陈清泰:时任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总厂厂长,后来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
1704091337
1704091338
1704091339
1704091340
1704091341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纪念版) [:1704089048]
1704091342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纪念版) 1989“倒春寒”
1704091343
1704091344 我有一所房子,
1704091345
1704091346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704091347
1704091348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989年
1704091349
1704091350 北大诗人海子,把25岁的头颅放在冰冷而漫长的铁轨上。这是1989年3月26日的深夜,中国最具才华的诗人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两个月前,他刚刚写下了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它日后将常常被人传诵:
1704091351
1704091352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704091353
1704091354 这是一首幸福而清淡的诗歌,谁也没有想到它的主人会在两个月后选择自杀。这个世界,人心与世事一样难料。
1704091355
1704091356 我们先来看看1989年的全球局势。
1704091357
1704091358 在政治上,这是一个动荡变幻的年份。横亘在东西方世界的铁幕正在倒塌中,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发动的改革冲击了计划体制的理念,瓦文萨的团结工会在波兰如火如荼。日裔美国教授弗朗西斯·福山在这年夏季的第十六期《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历史的终结?》一文,认为西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构成了“历史的终结”。这一观点很快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全球各国的思想家们对这个时代的整体思考。在这种国际时事和思想背景下观察这一年发生在中国的一切,也许会有更真切而客观的结论。
1704091359
1704091360 在经济上,日本的经济扩张走到了巅峰时刻。9月10日,一项令人震惊的消息在纽约和东京同时宣布,日本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收购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10月30日,又一个新闻轰动全球,日本三菱房地产公司以8.46亿美元收购美国洛克菲勒公司51%的股份,其中,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心、一向被视为“美国的象征”的洛克菲勒广场归属三菱旗下,此外,还有五家日本房地产公司以三亿美元买下了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四幢综合大楼。当月的《新闻周刊》封面刊登了被收购的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的标志——站在基座上、手持火炬的女士,并让她穿上了日本和服,头发梳成日本的发型,一条标语上写道:“日本入侵好莱坞。”几乎就在同时,日本右翼政治家石原慎太郎和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合著出版了轰动一时的政论书籍《日本可以说不》114,全书洋溢着不可一世的信心。日本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复兴,在过去的18年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450%,民族自信心更是空前膨胀。
1704091361
1704091362 在当时,全世界没有一个人会预想到,1990年9月,东京股票交易所的市值将在四天内下挫48%,股市惨况远远超过1987年华尔街的“黑色星期一”,再过三年,日本地产泡沫彻底破灭。
1704091363
1704091364 耶鲁大学的汉学家史景迁在考察中国历史时曾经得出结论:“我们所考察的历史在其演进的过程中充满了崩溃和重构、革命和进化、征服和发展的循环交替。”115在某种意义上,1989年,便是这种“循环交替”中一个比较敏感而动荡的一环。
1704091365
1704091366 从元旦开始,全国上下就弥漫着阴郁的紧张空气,1月1日,一向严谨而慎言的《人民日报》在《元旦献词》里非同寻常地写道:“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经济生活中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党政机关和社会上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也使人触目惊心。”尽管中央政府开始采取强硬的宏观紧缩政策,过热的经济开始降温,然而因通货膨胀和闯关失利而造成的社会心态失衡并没有很快地消退。
1704091367
1704091368 2月,刚刚过了春节,百万民工“进城潮”就弄得各地政府手忙脚乱。从上年底开始的治理整顿,迫使很多建设项目下马,约有500万农民建筑工返乡,而此时在乡村,整顿也使得大量乡镇企业倒闭萧条,民工们只好再次涌回城市里找工作。春节后,从河南、四川、湖北等人口大省出发的数百万民工就把全国的铁路、车站挤得客流爆满,各大中城市的就业和治安面临巨大压力。3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民工盲目进城”。
1704091369
1704091370 在整个年度里,经济发展的速度降到了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尤其是刚刚萌芽不久的私营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记载,1989年下半年,全国个体户注册数减少300万户,私营企业从20万家下降到9.06万家,减少一半多,这个数字要到1991年才略有回升。
1704091371
1704091372 经济局势的动荡,加上苏联和东欧地区的政局持续“恶化”,使意识形态的争论变得非常敏感,一些人士担心私营企业的膨胀发展最终将造成社会主义中国的“变色”,那些针对改革政策的质疑从四面八方射来。《人民日报》评论员马立诚在《交锋》一书中记录说,“那些密集的连珠炮似的批评文章满天飞。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十分罕见的现象。”116
[ 上一页 ]  [ :1.70409132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