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092043e+09
1704092043
1704092044 正如我在前言中所提及的,本书的创作动议是我在哈佛大学当访问学者时萌生的,我要感谢肯尼迪政府学院对我的邀请,感谢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接受我的访问。我还要感谢张五常教授以及未曾谋面的傅高义(Ezra F.Vogel)教授和黄亚生教授(2014年年初,我与84岁高龄的傅教授结识于北京,彼时他出版了《邓小平时代》,而与黄教授的接触则早在2009年,我主持的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还有幸出版了他的著作《“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他们对中国问题的深入研究给予我启迪。张五常教授接受我的恳请,题写了本书书名,他在西湖边的一个茶楼里,铺纸研墨,一口气连写了十多遍,那个认真劲令人难以忘怀。我要感谢本书两位最主要的直接参与者,郑作时和朱琳。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每两周碰面一次,讨论相关的主题,然后又分散到各自的工作中。每次会面前,我总是坐在书桌前,双手轻抚键盘,眼望远方,像一个磨刀霍霍的战士等待另外两个战士的到来。为本书的创作,我们尽可能多地查阅了重要的国内外报刊和相关书籍,我要感谢所有报道的写作者。
1704092045
1704092046 我要感谢大学同学胡劲军,他让我确信,结交在青春时的友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最后,我当然要感谢我的家人,妻子邵冰冰和女儿吴舒然。邵冰冰是书稿每个章节的第一阅读者,她和女儿的支持是我度过每一个寂寞而枯燥的创作之夜的动力。
1704092047
1704092048 本书是我计划中的“中国企业史”中之一卷。在未来几年内,我还将完成“19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卷(我后来兑现了这个承诺,在2009年到2013年间,先后完成了《跌荡一百年》上下卷、《浩荡两千年》和《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我要感谢中信出版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对这部书稿的青睐,中信出版社的王斌社长、臧永清副社长(已离任)、潘岳总编辑、责任编辑蒋蕾、沈家乐、黄维益以及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楼贤俊社长(已退休)、杨林海副总编辑(已离任)等都对本书的出版投注了让我感动的热情。感谢我的助理王留全、陶英琪、程娟,协助我完成本书的再版修订。本书已被翻译成繁体字版和英、德、法、日、韩、西班牙、意大利和阿拉伯等国语言出版,感谢所有的翻译者,感谢九洲出版社和台湾远流出版社。我希望我的创作不至于辱没了“中国崛起”这个当代最伟大的神话。罗马史的研究者尼克尔·马基雅维利曾经说,“改革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改革如此,创作亦如此。
1704092049
1704092050 吴晓波
1704092051
1704092052 2006年秋冬之际于杭州
1704092053
1704092054 2014年6月修订于三亚
1704092055
1704092056
1704092057
1704092058
1704092059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纪念版) [:1704089053]
1704092060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纪念版) 人物索引
1704092061
1704092062 A
1704092063
1704092064 艾柯卡 1978、1985
1704092065
1704092066 B
1704092067
1704092068 步鑫生 1983、1989
1704092069
1704092070 C
1704092071
1704092072 陈春先 1980、1984
1704092073
1704092074 陈伟荣 1978、1989
1704092075
1704092076 陈光 1991
1704092077
1704092078 迟斌元 1992
1704092079
1704092080 陈东升 1992
1704092081
1704092082 D
1704092083
1704092084 戴尔 1984
1704092085
1704092086 邓小平 1978~1992
1704092087
1704092088 段永基 1978
1704092089
1704092090 段永平 1984
1704092091
1704092092 邓韶深 1987
[ 上一页 ]  [ :1.704092043e+09 ]  [ 下一页 ]